第387章 序幕_宋朝的脊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87章 序幕(1 / 1)

天佑二年,冬,汴梁城。

鑾駕歸京,帶回了南國的暖意與沿途的見聞,卻未能驅散籠罩在帝國上空那層無形的、日益沉重的寒意。今年的冬天,來得格外早,也格外酷烈。仿佛要將秋日那場連綿陰雨所積蓄的濕冷,加倍地償還給這片土地。自進入十一月以來,天空便始終是一副鉛灰色的、拒人千裡的麵孔,再也未曾有過一滴雨雪落下。北風如同刀子般,終日呼嘯著刮過空曠的街道,卷起枯枝敗葉和塵土,抽打在緊閉的門窗上,發出淒厲的嗚咽。空氣乾燥得仿佛一觸即燃,護城河早早覆上了一層薄冰,在慘淡的日光下反射著冰冷的光。

這種反常的乾旱與嚴寒,在諳熟農事的老人眼中,絕非吉兆。民間已有竊竊私語,擔憂來年春旱,夏糧無著。一種無聲的焦慮,如同這乾冷的空氣,滲透進汴梁城的每一個角落,也沉沉地壓在了剛剛返京的皇帝趙桓與秦王陳太初的心頭。天象示警,仿佛在催促著什麼,又像是在預示著前路的艱難。

秦王府內,氣氛則更添一層壓抑。

趙明玉的病情在汴梁夏天溫潤氣候的滋養與悉心調理下,總算有了起色,麵色不再那般慘白,偶爾能在婢女的攙扶下到院中曬曬太陽。這或許是數月來唯一能讓陳太初稍感寬慰的消息。然而,這絲慰藉尚未捂熱,一封來自開德府老家的急信,便如同冰錐般刺穿了他剛剛放鬆些許的心神。

信是留守老宅的管家親筆所寫,字跡因焦急而略顯潦草:老太爺陳守拙入冬後病情急轉直下,如今已臥床不起,水米難進,全靠參湯吊著一口氣,整個人意識昏沉,形銷骨立,大夫私下坦言,恐難熬過這個嚴寒的冬天……信末,是老管家顫抖的懇求,望王爺得暇,速歸一見。

捏著這封薄薄的信箋,陳太初獨自在書房中默然良久。窗外北風怒號,案頭燭火搖曳,將他映在牆上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更顯孤寂。他抬手揉了揉刺痛的太陽穴,指尖觸到的鬢角,竟已悄然生出數縷刺眼的銀絲。鏡中那張原本英挺的麵容,如今寫滿了疲憊,眼角的皺紋深刻如刀刻,連日的殫精竭慮與此刻驟聞的噩耗,仿佛一瞬間抽乾了他所有的精神氣。改革綱要的草案雖已初步擬定,千頭萬緒卻才剛剛開始,各方勢力的博弈、舊有利益的阻撓、新製推行的細節……無數難題如同亂麻,亟待他這根主心骨去梳理、去決斷。而今,家事國事,如同兩座沉重的大山,同時壓了下來。

“父親。”一聲輕喚打斷了他的沉思。陳忠和不知何時已悄然入內,手中端著一碗剛煎好的參湯。他看著父親憔悴不堪的側影和案頭堆積如山的文書,眼中滿是難以掩飾的心疼。他將湯碗輕輕放在父親手邊,低聲道:“開德府來的信……孩兒也看到了。”

陳太初沒有回頭,隻是沉沉地“嗯”了一聲。

陳忠和猶豫片刻,語氣堅定地說道:“父親,京中改革之事千頭萬緒,您分身乏術。祖父病重,孩兒身為長孫,理當回去侍奉湯藥。孩兒想明日就動身,返回開德府。京城中最好的大夫,還有庫房裡那些珍藏的老山參、靈芝,孩兒一並帶上。無論如何,也要儘力延長祖父的時日,讓老人家……走得安詳些。”他頓了頓,看向父親,“如此,父親在京,也能稍安於心,專注國事。”

陳太初緩緩轉過身,凝視著兒子。陳忠和臉上已褪去了少年的青澀,多了幾分沉穩與擔當。他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暖流,既有為人父的欣慰,也有對兒子即將麵對生離死彆的憐惜。他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聲音有些沙啞:“你有此心,為父……甚慰。”

他端起那碗溫熱的參湯,呷了一口,暖流緩緩注入冰冷的四肢百骸,讓他略微振作了些精神。他放下碗,目光恢複了幾分銳利,看著陳忠和,語氣變得鄭重:“回去照料祖父,是你的孝道,為父準了。但忠和,你需記住,你此番回去,不僅是儘孝,更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他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巨幅地圖前,手指劃過北疆:“朝中變革,如同逆水行舟,暗流洶湧。你身在開德,要密切關注汴梁動向,尤其是舊黨勳貴、乃至……宮中可能傳來的任何風聲。多與你何栗世叔、嶽飛世叔通信,但切記,莫要輕易表態,多看,多聽,多思。”

他的手指最終點在遼東區域:“此外,遼東的沈括,至關重要。新政若行,遼東作為聯通海外、牽製金人的戰略要地,不容有失。你要與他保持密切聯係,了解彼處軍民實情,韃靼、女真諸部動向,皆需了然於胸。糧草、軍備、民情,事無巨細,都要留心。”

陳忠和凝神靜聽,一一記下。

陳太初轉過身,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兒子的眼睛,語氣陡然變得冷峻而深刻:“忠和,為父今日再教你一句,你需刻骨銘心!對待外族,無論是遼東的女真,還是西北的黨項,乃至將來可能遭遇的任何蠻夷,我教給你的,從來不是書上那套‘仁義禮智信’的空泛道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幾乎是一字一頓地說道:“你要記住的,唯有二字——利益!”

“要洞察他們的欲望,知曉他們的恐懼,掌握他們的弱點。能利誘時,便以財貨、土地、權位誘之;需威懾時,便以強兵、堅城、毒計懾之!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皆以此為基。切不可心存幻想,妄圖以仁德感化豺狼!那是宋襄公之仁,足以亡國!唯有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順從我們,能得到好處;反抗我們,將付出慘痛代價,他們才會老實!這,才是駕馭四夷、保境安民的不二法門!你,可明白?”

這番毫不掩飾的、近乎冷酷的現實主義教誨,如同重錘,敲在陳忠和的心上。他怔了怔,看著父親那因極度疲憊而愈發顯得深邃銳利的目光,重重地點了點頭:“孩兒……明白!”

陳太初長長舒了一口氣,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他走回書案前,開始快速整理文書:“明日,為父會向陛下告假旬日,與你一同返回開德府。改革草案已具雛形,具體細則非一蹴而就,正好借此機會,讓朝中諸公先行消化議論一番。你且去準備吧。”

“父親,您也回去?”陳忠和有些意外。

“嗯。”陳太初沒有抬頭,聲音低沉,“有些事,終究要麵對。有些路,也需暫時停下,才能走得更穩。”

窗外,北風依舊凜冽,夜色濃重。

書房內,燭火下,父子二人的身影,

一個即將踏上歸省之路,肩負孝道與窺探時局的雙重使命;

一個則在國事與家事的漩渦中,暫作喘息,準備著下一場更為艱巨的跋涉。

這個冬天,注定漫長而寒冷。

喜歡宋朝的脊梁請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以抄經得長生,一字一句皆神通 祭壇獸武 我在三國當鍵盤俠 快穿:當心機女配拿了攻略劇本 魔門聖女懷身孕,爹是百歲老雜役? 全員攻略:是誰老婆還不一定呢! 穿越60我的簽到係統能爆肉 退休滿級大佬的養崽日常 瘋權:星核陷落 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