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聽後十分震撼,一個君主能為臣子考慮得如此周到,這絕不僅僅是一種重視,而是弘武帝真的把賈環當作自己的子侄一般看待。
但他又忍不住多疑,擔憂這樣的關係能否在弘武帝真正掌控天下時依然保持。
“陛下對寧侯的恩德千古難尋,我也希望陛下與寧侯能成為千古傳頌的明君賢臣典範!”
次日,早朝開始。
“臣彈劾賈環,違背人倫綱常,不敬長輩!”
一位年輕禦史出列奏報。
賈環閉目不語,站得筆直,對周圍的一切充耳不聞。
弘武帝沉聲喝道:“詳細陳奏。"
“賈環在府中行為放肆,忤逆榮國府太夫人,對嫡母也不儘孝道,還霸占了賈珍之妻尤氏以及賈蓉之妻。
他所做的這些事情實在令人厭惡,這樣的人怎麼能夠享受高位?請陛下明察。"
弘武帝看向賈環,問:“賈環,你有何辯解?”
賈環睜開眼睛,走近禦史,問道:“你所言之事,可有確鑿證據?若沒有證據就在朝堂上冤枉朝廷重臣,這可是重罪!”
禦史的臉色變得有些蒼白,但仍然堅持道:“寧侯,禦史根據傳聞彈劾是慣例。"
“哦?那就是沒有證據了?那你說這麼多有什麼意義!”
賈環輕蔑地說道。
這時劉唐站了出來,“寧侯,空穴不來風,如果你沒有做過,為何會有如此多的議論?”
趙好改名後)插嘴道:“劉大人,沒有證據的事情就不要提了。
如果有證據,我立刻辭職;如果沒有證據,劉大人還是回去休息吧。"
弘武帝轉向那位禦史,問道:“你有證據嗎?”
年輕的禦史冷汗直冒,緊張地說:“臣無證據,但市井間的傳言或許並非全假。"
張廷玉說道:“市井中的傳言大多不可信。"
弘武帝冷眼看向那位禦史,說道:“若無確鑿證據,你還是退下吧。"
林如海此刻冷冷瞥了年輕禦史一眼,令其心生寒意,不知何時得罪了這位頂頭上司。
作為左都禦史,林如海統領天下禦史,得罪他無疑會帶來諸多不便。
他此刻也在反思,不該因一時衝動被人而站出來。
元興三大國公對此事毫不在意,認為不過是無端猜測,就算屬實,也難以對賈環有所影響。
散朝後,賈環隨林如海回府,在書房坐下,黛玉親自奉茶,泡的是上等大紅袍。
林如海品了一口茶,閉目片刻,才開口問賈環:“你知道這謠言從何而來?”
賈環微微一笑,道:“姑父是在考驗我嗎?”
見林如海笑而不語,便接著說:“謠言不外乎兩個來源,一是朝中有人故意為之,但這種小事不至於對付我,他們不會做無意義之事。
二是來自我們賈府內部,明顯是內宅手段,幕後人自然浮出水麵,老太太不會做此等事,因此隻能是王氏所為。"
林如海點頭稱讚:“不錯,你進步很大,分析得十分透徹。
那你打算如何處理此事?你並無直接證據,即便有證據,老太太也不會容許你動王氏,畢竟她是元妃之母。"
黛玉聽到這裡愣了一下,她也曾聽聞關於賈環的流言,向來不信,如今得知是王夫人所為,對她的看法更加負麵。
賈環笑道:“姑父,本不想與內宅之人爭鬥,但看來她越來越得意了。
這次我定要給她點教訓,具體如何,暫且保密,日後您自會知曉。"
林如海捋須點頭:“很好,你自己掌握分寸,彆太過火。"說完,拿起茶盒離開,留下驚訝的賈環和黛玉。
黛玉轉頭看向賈環,表情明顯。
賈環苦笑,再次拿出一盒大紅袍遞給黛玉。
黛玉滿意地收起茶葉,調皮地說:“環兒,今天留下吃飯嗎?”
賈環無言。
午飯非常豐盛,尤其是那道銀耳拌魚唇,讓賈環吃得格外滿足。
“三爺,味道如何?”
紫鵑一邊為賈環添酒一邊問。
賈環笑道:“確實清爽可口,很好吃。
你家廚子的手藝不錯,我打算帶回去。"
紫鵑愣了一下。
黛玉瞪了賈環一眼,“環兒,你剛才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