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剛睡醒,晴雯告訴他王熙鳳來訪的事,這時一個小丫頭進來通報:“三爺,西府的璉二爺來了,在寧安堂等您,說是有十萬火急的事。"
賈環驚訝道:“二嫂子剛走,這璉二爺就來了,難道他們商量好了一起行動?”
平兒勸道:“三爺去看看吧,璉二爺說十萬火急,或許真有大事。"
賈環來到寧安堂,看見賈璉在屋內來回踱步,一見到賈環,賈璉急忙說道:“三弟,快幫我請太醫,二姐現在難產,怕是撐不住了。"說著眼眶都紅了。
賈璉感激地道:“多謝三弟出手相助。"
賈環搖手道:“二哥不必如此,咱們都是自家人,先去看看尤二姐的情況。
要是生下男孩,記得送回榮國府讓二嫂撫養。"
賈璉拱手道:“一切聽三弟安排。"
兩人來到外宅時,恰巧遇到尤三姐和尤老娘。
尤三姐見到賈環微微一愣,但此刻她顧不上這些,她姐姐還危在旦夕。
尤老娘急切地上前,還未及向賈環行禮,就問賈璉:“璉二爺,可有請到禦醫?”
賈璉答道:“放心,三弟已派人去請,是婦科名家,二姐兒定能化險為夷。"
尤老娘這才安心,與尤三姐一同向賈環行禮道:“民婦拜見侯爺。"
賈環擺手示意免禮。
不久,親兵引著禦醫進來。
禦醫先向賈環行禮:“下官見過寧侯。"
賈環虛扶道:“先生不必拘禮,請進屋看看產婦情況。"
禦醫入內查看後出來說道:“寧侯,產婦身體虛弱,若無老參補氣,恐有生命危險。"
賈璉忙問:“需要多少年份的老參才夠?”
禦醫看了賈璉一眼,說:“至少百年,最好是三百年的人參。"
賈璉一驚,即便百年老參,榮國府也未必有多餘的,更彆提三百年的人參,那是家族傳承的重要藥材。
他不由期待地看著賈環。
賈環歎息一聲,不論他對尤二姐有何看法,畢竟性命要緊,轉頭吩咐親兵:“回府取一支三百年的人參來。"
親兵剛要出發,禦醫開口:“寧侯,三百年的人參隻需取參須即可。"
賈環點頭,親兵隨即離開。
賈璉感激地說:“三弟,多謝你,若非你,二姐和孩子可能就……”
賈環拍了拍賈璉的肩笑道:“二哥何必言謝,咱們兄弟之間,一根人參又算什麼!”
賈璉聽後既羞愧又感動,想起自己從前未對幼年的賈環給予幫助,而賈環卻對他這般情義,不禁感歎:“三弟,我遠遠不及你啊!”
深夜子時,一聲嬰兒啼哭傳來,尤二姐誕下一女,母女平安。
賈環笑賀道:“恭喜二哥再添千金,能否討杯喜酒?”
雖生的是女兒,賈璉並未失望,若生男孩需送回榮國府,恐難瞞過家中嚴厲之人。
想起未用晚餐,尤二姐責備賈環疏忽,忙命人備宴。
送走禦醫後,賈璉陪賈環用餐。
賈環離去後,賈璉進屋見尤二姐凝視孩子,問她在想什麼。
尤二姐自責未能為賈璉生男孩,賈璉卻安慰她,表示日後還有機會,女兒也可由她親自撫養,未來再生男孩更佳。
尤二姐聞言釋然,提到給孩子取名之事。
賈璉告知三弟已取名嫻姐兒,因巧能生閒之意,與巧姐兒相呼應。
尤二姐輕聲對女兒說話,眼中滿是母愛。
賈璉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幸福感,這種平靜與滿足是他經曆變故後久違的感受。
賈環回寧國府後宅,眾人已睡,晴雯仍在燈下縫紉。
見賈環晚歸,她抱怨幾句。
賈環心疼她未休息,勸她不用等候。
晴雯體貼地說,若他不歸自己難以入眠。
賈環將她擁入懷中,叮囑她今後不必如此。
晴雯漲紅了臉,惱道:“三爺,你的手!”
恰在此時,小吉祥在床上怪聲提醒:“三爺,你的手!”
這突如其來的提醒讓晴雯立刻掙脫了賈環的懷抱,她羞憤交加地說:“小吉祥子,你竟敢偷看,我要撕爛你的嘴!”
炕上的彩霞、晴月和香菱都忍不住笑得直不起腰,原來她們都沒睡著。
轉眼到了大年三十,賈府後街。
賈芸正和母親聊天,如今他已有了官職。
五嫂子打算為賈芸操辦婚事,便說道:“芸兒,娘打算給你找個媳婦。"
賈芸聽後一愣,急忙回應:“娘,我還年輕,不必著急定親。"
五嫂子笑著說:“胡說,你不小了,現在又是官身,娘自然要為你好好挑選。
前天璜奶說她侄女知書達理,模樣也很好,娘想先去看看再說。"
賈芸連忙站起身說:“娘,您彆操心我的婚事了,我已經有了心上人。"
五嫂子驚訝地問:“是誰家的姑娘?門當戶對嗎?”
賈芸的臉微微發紅,說道:“娘,不是外人,是三叔府上的一個丫鬟,名叫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