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來到榮慶堂。
黛玉與賈環向賈母行禮:"給老祖宗請安。"賈母看著這對璧人,滿心歡喜:"好孩子,鴛鴦快來扶他們起來。"賈環與黛玉起身後再向邢夫人、王夫人點頭致意,按國禮本應二人回禮,但未在意。
隨後與姐妹們重新見麵,探春打趣:"妹妹,今後該稱呼姐姐了。"黛玉皺眉:"三丫頭休想!"王熙鳳附和:"妹妹,可彆學大姑姐那樣,否則吃虧的是你哦。"稍作停留後,賈環與黛玉帶著人來到趙姨娘的小院。
賈環與黛玉雙雙跪拜:"娘親,請安!"
趙姨娘見到跪在地上的賈環與黛玉,眼眶微濕。
她出身低微,從未想到會有今日這般境遇,哽咽著說道:“快起來,地上涼,小鵲,快扶你三爺太太起身。"
二人站起,走近趙姨娘身旁坐下。
趙姨娘越看黛玉越是喜愛,對她說:“林丫頭,要是環哥兒敢對你無禮,你就來找娘,娘定不會輕饒他。"
黛玉聞言,帶著笑意瞥了賈環一眼,對趙姨娘說:“娘,以後我就靠您作主了。"
趙姨娘立刻擺出長輩的姿態,點頭道:“放心,林丫頭,環哥兒雖不成器,能娶到你這樣的好姑娘,是他幾世修來的福氣。
若他不懂珍惜,娘必定好好教訓他!”
說著,她竟忘記了賈環如今的身份,已是國朝一等寧國公,地位尊崇。
賈環無奈地說:“娘,隻要林姐姐不欺我,我就謝天謝地了,哪裡還敢欺負她。"
黛玉聽後,柳眉微揚,虛瞪賈環一眼:“你剛才是說什麼?”
“沒,沒什麼。"
“噗嗤!”
黛玉被賈環的模樣逗笑了。
離開趙姨娘的院子後,兩人返回寧國府,進了後宅,黛玉才卸下濃妝,舒了口氣道:“真是累壞了。"
小吉祥忙上前為黛玉捶肩,問道:“太太,好些了嗎?”
黛玉笑著回答:“小吉祥子,你怎麼沒出去玩?”
小吉祥低頭扭捏道:“晴雯姐姐說,今日是大婚第一天,要在家侍候三爺和太太呢!”
說著,腳尖還在地上畫著圈圈。
黛玉被小吉祥逗笑了,說道:“你還小,正是貪玩的時候,去吧,跟小幺兒一起玩,若有事會叫你們回來的。"
小吉祥高興得跳起來:“太太最好!”
說完,拉著旁邊的小幺兒,轉眼間就消失了。
晴雯笑著說:“太太您就慣著她吧,以前有三爺慣著,現在又有您慣著,將來可怎麼辦呢。"
黛玉笑道:“晴雯你也彆嘴硬,你不也是一樣慣著她嗎?我又不是外人,以前怎樣,以後還是怎樣好了。"
賈環被母親趙姨娘喚至跟前,她語重心長地說:“你身邊的人都是一家人,我向來寬厚待人,今後無需拘束。
隻要咱們後院和睦,你在外做事也能安心。"平兒、晴雯等人忙恭敬應承。
皇城內,弘武帝近期較少涉足後宮。
禦書房中,禦醫為其診脈後道:“陛魄尚佳,隻是精力不足或因勞累所致。
若需調養,可服些補藥,但不宜長期依賴丹藥,以免傷身。"弘武帝聽罷揮手示意退下。
趙戴權奉命暗間名醫,以求確認身體狀況並非無端惡化。
作為一位隱忍多年的,他的心機可見一斑。
榮國府內,賈母聞太監所報喜訊,即賢德妃懷孕三個月有餘,歡喜地給予重賞,並決定全府連賞三月月錢,令眾人心情振奮。
王夫人激動落淚,認為這是家族榮耀。
薛姨媽則提醒大家保持冷靜。
另一邊,寧國府黛玉聞此消息,憂心忡忡。
她擔心一旦元春產下嫡子,王夫人或將再度掌權,引發諸多紛爭。
平兒見狀笑道:"太太無需憂心,林府之前的事情已讓二太太銘記於心。
更何況,您不僅是國夫人,還是郡君,她無權乾涉我們東府之事。"
晴雯附和道:"太太,即便大姑娘誕下皇子,我們也無需害怕。
老太太尚在,且大姑娘未必會偏幫二太太。
上次省親時,她對三爺親近得很,若想在宮中順遂,也不會輕易得罪我們三爺。"
黛玉雖明白這些道理,但身為元春之母,怎能不焦慮?元春怎會坐視不理?
一旦元春的兒子將來得享大福,賈環又怎會不受牽連?
賈環進門時,正好聽到晴雯的話,他笑著對黛玉說:"林姐姐,你這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
若真要說,也是因為你太關心我罷了。"
黛玉聽後啐道:"誰關心你?真是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
賈環繼續說道:"不論大姐姐的兒子是否能得到大福氣,如今宮中已有五位成年的皇子,即便再有新皇子出生,也難有大作為。
二太太不過是個普通婦人,掀不起什麼大浪。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