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繼宗點頭道:“聽說過,比如孔家這樣的家族,已經傳承了不知多少代,根深蒂固,關係複雜,還互相聯姻扶持,簡直深不可測。
但即便如此,他們也沒能力對抗朝廷吧。"
賈環笑道:“世伯既然了解千年世家,是否也聽說過千年王朝?曆史上最長壽的大周不過八百年,再沒有其他王朝能超越它,這難道不是個警示嗎?”
牛繼宗拱手道:“還請王爺為我們解答疑惑。"
賈環示意他坐下後解釋道:“王朝每三百年就會陷入輪回,就是因為世家勢力的危害。
土地兼並讓百姓生活艱難,遇到災荒隻能鋌而走險,一旦王朝衰弱,就會有人揭竿而起取代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推行新政是為了大乾江山的長遠穩固。
這些古老世家不事生產,卻剝削百姓,囤積糧食,在災年高價出售,再用所得購買更多土地和奴仆,如此循環下去,哪個王朝能承受得住?
陛下推行新政正是觸動了這些世家的根本利益。
為何江南地區反對新政的人那麼多?還不是因為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雖然殺了幾家,但這不足以讓他們畏懼。
若說鐵網山事件中沒有他們的參與,我是不信的。"
牛繼宗、柳芳等人陷入沉思,陳瑞文說道:“王爺既然知道是世家的問題,那還不簡單,派兵剿滅不就行了?”
賈環聽後笑了,說道:“世叔,您說得輕巧,陛下難道不清楚世家的危害嗎?陛下當然明白,否則怎麼會推行新政?陛下恨不得把這些世家徹底清除!但事情並不像您說的那麼簡單。"
陳瑞文疑惑地問:“王爺,為何不可行?直接派兵剿滅豈不是更穩妥?”
賈環笑著搖頭道:“世叔此言差矣。
您可知道天下有眾多世家?若強行對付,他們定會聯手反抗,屆時天下必生動蕩。
即使最終平息叛亂,國家也會元氣大傷。
何況四周還有虎視眈眈的外敵,不可不防。
再者,沒了世家和商賈,朝廷經濟必然衰退,百姓生活也會愈加艱難,此事需從長計議。"
牛繼宗說道:“王爺不說,我們這些粗人實在難以理解其中利害。
今日聽聞,才知世家竟如此棘手。
照王爺的意思,鐵網山事件背後似有他們的身影?”
賈環點頭道:“雖未直接參與,但他們提供了資金支持。
一旦皇子遇害,陛下無嗣,新政恐遭阻撓,這正是他們所願。
當然,若陛下不幸遇難,對他們更為有利。
本王早料到鐵網山會有變故,卻沒想到牽涉皇子。
也許雙方都起了心思,隻是其中一方出了意外。"
牛繼宗問:“王爺說的是寧王和康親王?”
賈環笑道:“不到最後一刻,誰能確定?朝中局勢複雜,我看康親王未必敢插手,他既無軍權,根基又淺,僅靠文官和太後支持,即便陛下有失,他也無力掌控大局。
而寧王不同,他與先皇關係匪淺,暗中勢力不容小覷,且身為太上皇之孫,一旦陛下失勢,他便是最佳繼承人選。"
柳芳嘟囔道:“王爺,這些事情我們這些人搞不定,腦子也跟不上。
但我明白王爺絕不會害我們,隻需跟隨王爺即可。
日後王爺一聲令下,我柳芳定為先鋒!”
眾人紛紛附和。
夜幕降臨,皇城內燈火通明。
禦書房內,弘武帝閱完密折,滿意地點點頭:“賈環確實懂事,他所言條理分明。
戴權,命校事處加強對寧王、康親王、忠順王等宗室近支的監視,同時徹查皇室成員中與天下巨商往來密切者。"
戴權躬身領命:“遵旨!”
鳳藻宮中,賈元春挺著大腹正在榻上專注地縫製嬰兒衣物,眉眼間滿是慈愛。
弘武帝步入宮室時,看到的就是這溫馨一幕,他柔聲詢問:“愛妃在做什麼?”
元春專心於針線活,未察覺皇帝到來,此刻被驚動,慌忙將小衣藏至身後,輕嗔道:“陛下!”
弘武帝拿起那件小衣衫,笑意盈盈:“愛妃是在為咱們的皇子準備衣物吧?何須如此費心,有浣衣局負責即可。"
元春淺笑回應:“陛下,臣妾並不覺得辛苦,親手為孩兒縫製衣衫,心中歡喜得很。"
望著滿臉慈愛光輝的元春,弘武帝溫和地說:“這萬不可行,若傷了身子豈不遺憾?你現在肩負兩人安危,需格外小心才是。"
元春聽罷點頭應允:“一切聽憑陛下吩咐。"稍作閒談後,弘武帝返回禦書房,對元春腹中骨肉愈發珍視。
次日,王子騰述職返京,拜見弘武帝後回府。
路過中路院抵達後院時,李氏笑容滿麵迎上前:“老爺旅途勞頓,先去休息片刻,春桃伺候您更衣沐浴。"
更衣完畢落座,王子騰問起家中近況及雲兒的情況。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