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媽皺眉道:"我不是說過讓你少跟那些官宦子弟來往,免得被人算計嗎?你怎麼就不聽呢!"
薛蟠笑著說:"媽,我又不傻,這次請我的都是些五六品官員的孩子,在神京不算什麼,就算沒有環哥兒,他們也不敢明麵上得罪我,不過是看不起我罷了。
媽,您放心,我不會和他們來往太多的。"
薛姨媽這才放下心來,笑著說:"蟠兒,這次你妹妹回金陵可給我們長臉了,薛家的人都盼著你妹妹呢。"
薛蟠笑著說道:“妹妹成了郡王側妃,是內命婦,地位遠高於外命婦,我們薛家無官無職,自然要依仗妹妹。
聽說她們還想讓妹妹送個女兒來服侍環哥兒呢。"薛姨媽看著兒子,覺得他似乎也不像之前那麼糊塗了。
六月,茜香國偷襲西海岸,南安郡王戰敗被俘,沿海失守,朝野震動。
皇城,大明宮養心殿。
弘武帝麵色陰沉,坐在龍椅上,心中痛斥南安郡王無能,導致沿海淪陷,內陸安全受威脅。
他沉聲問群臣:“諸位愛卿有何建議?”
張廷玉出列奏道:“陛下,唯有迅速調動八千兵馬,阻止茜香國深入內陸,否則一旦西南動蕩,後果不堪設想。"
陳廷敬亦言:“懇請陛下擇將速平沿海,以保百姓安寧。"
李泰上前道:“陛下,茜香國雖小兵弱,實難侵占我國疆土,臣願赴西海為陛下平定此事。"
鄧達也請纓:“臣願往。"
弘武帝沉聲道:“二位愛卿退下,神京城尚需二位守護。
一個小小茜香國,還不配勞煩兩位國公。"自知鄧達可能與寧王有關,他怎會放任其掌兵?
在弘武帝眼中,李泰所言甚是,茜香國不過彈丸之地,隻需遣軍征討即可。
“戴權聽旨,命平山伯嶽鵬率十萬大軍剿滅茜香國逆賊!”
十日後,嶽鵬領軍至西海岸,長途跋涉使人馬疲憊。
紮營後,派探馬查探敵情。
探馬回報:“伯爺,茜香國共有三萬兵力,駐紮於西海岸邊,似無意深入內陸。"
嶽鵬皺眉,若茜香國占領沿海卻按兵不動,其中必有蹊蹺。
即便如此,既已至此,便不能退縮,自己十萬大軍豈懼區區三萬敵軍?若是取勝,回朝爵位或許能更進一步。
次日清晨。
大乾軍整裝待發,前往西海沿子。
途中收容了不少南安大營的潰兵,平山伯妥善安置。
從西海大營潰兵處得知,茜香國的大炮極為厲害,正是憑借這種武器攻破了大營。
其士兵擅長使用火器,戰鬥力極強。
平山伯聽聞此消息,眉頭緊鎖,意識到步兵已難以應對,隻能依賴騎兵作戰,否則傷亡將十分慘重。
與茜香國交鋒後,方知對方為何選擇固守而不深入內陸。
其戰船上的火炮威力巨大,導致平山伯在損失數千騎兵後被迫撤退三十裡。
次日,茜香國使者抵達軍營傳達國書內容,平山伯隨即派專人向神京城的弘武帝彙報。
神京城內,南安王府氣氛凝重,下人們行走時都小心翼翼,生怕觸怒主子。
南安王太妃感歎家族僅存的倚仗——西海沿子的軍隊已經覆滅,擔憂家族未來命運。
南安王世子則憂慮父親被俘、戰事不利將使家族陷入困境。
皇城中,大明宮養心殿內,弘武帝閱看平山伯的奏折後震怒不已,拍案斥責:“實在太過分!”
奏折中提到茜香國提出的苛刻條件:每年需進貢歲幣,並且要求迎娶公主和親。
這些條件完全違背了太祖定下的“致死不和親”
的原則,若弘武帝答應,無疑是對皇權威信的巨大損害。
群臣看過奏折後均沉默無言,各自心中自有考量。
兵部尚書何文沉默片刻後說道:“陛下,現今國家剛有起色,不宜再起戰端。
此次戰事由南安王引發,不如讓南安王獻一女,與茜香國和親以止戰亂。
待我朝國力強盛時再圖複仇未遲。"
弘武帝聽後沉吟,何文所言亦有道理,如此既能避免違背太祖遺訓,又能阻止一場戰爭。
隻是提及歲幣,弘武帝仍覺不舍,畢竟他向來節儉。
張廷玉上前道:“陛下,何不召陽平郡王前來商議?此公勇猛善戰。"
弘武帝隨即命戴權傳令陽平郡王賈環入宮。
寧國府中,賈環得知西海沿子一戰失利,南安郡王被俘,但這些事與他無乾,因薛寶釵已有身孕。
“寶姐姐,你最近可有特彆想吃的東西?我去為你準備。"賈環在偏房陪伴著寶釵。
寶釵撫摸著腹部,微笑道:“爺,我並不嬌氣,若有想吃的,自會告知您。"
此時晴雯急匆匆趕來,說前院有天使到訪,陛下傳喚三爺至養心殿。
賈環聞言笑著對寶釵道:“那我這就進宮,你要好好保重身體,切勿過度進補,以免胎兒過大導致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