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賈環在眾人的送彆下離開寧國府,前往京畿大營校場集結部隊,隨後朝著雁門關進發。
雁門關上,烈日高懸,熱得人呼吸都困難。
平西侯站在城牆上,目睹蒙古軍的猛烈攻勢以及不斷發射的火炮,眉頭緊皺。
如今蒙古軍的攻擊愈發猛烈,城內的士兵傷亡嚴重,這樣下去遲早會被攻破,他不知道朝廷的援軍究竟在哪裡。
副將說道:“侯爺,這樣下去我們撐不了多久。"
平西侯歎息道:“還能怎麼辦?我們隻能固守待援,難道還要出去拚命嗎?我真不知道李泰在做什麼!”
與此同時,在距離雁門關五十裡外的大乾軍營中,中軍大帳裡,柳芳焦急地問:“大帥,難道我們真的眼睜睜看著雁門關被攻陷嗎?一旦雁門關失守,我們怎麼向陛下交代?”
李泰臉色陰沉地說:“我豈能不知後果?但我們隻剩下二十萬兵馬,其中步兵十萬,叫我怎麼去救援?蒙古軍人數占絕對優勢,難道我要帶二十萬兄弟去送死嗎?”
帳內眾將聽後都神情沉重。
他們曾多次試圖牽製蒙古軍的力量,為雁門關的守軍減壓,但每次靠近時都被蒙古鐵騎打得潰敗,損失慘重。
因此,李泰選擇按兵不動,等待朝廷的增援。
柳芳道:“大帥,朝廷的援軍什麼時候才能到達?如果雁門關被攻破,就算援軍來了也沒用了。"
李泰沉聲回答:“柳將軍不必著急,雁門關城牆堅固,守軍也有二十多萬,蒙古軍想攻破並不容易。
等朝廷援軍一到,我們就能解雁門關之圍。"李泰沒有明說的是,隨著時間推移,蒙古軍的實力也會削弱,這對他們來說反而是好事。
眾將明白李泰的話很有道理。
以目前的實力,硬拚蒙古軍隻會全軍覆沒,因此也隻能耐心等待朝廷的援軍到來。
數日後,賈環率軍抵達大乾軍營。
轅門前,李泰帶領眾將迎接,恭敬地說道:“恭迎陽平郡王!”
賈環擺手示意免禮。
進入中軍大帳後,賈環占據主位坐下。
待眾人落座,他詢問道:“目前雁門關的情況如何?”
李泰答道:“王爺,雁門關形勢嚴峻,蒙古大軍攻勢愈發猛烈,若持續下去恐難以支撐。
他們不知從哪弄來了十幾門火炮,對守城士兵威脅極大。
加上您帶來的十二萬騎兵,我們的總兵力僅二十萬,即便加上雁門關原有的騎兵,也隻有三十萬,而對方尚有五十萬兵力,差距明顯。"
聽罷,賈環說道:“難道實力懸殊就要坐視雁門關陷落嗎?那豈不是成了大乾的罪人?”
李泰嚴肅回應:“王爺,硬拚隻會自取。"賈環堅定地說:“即使戰死,我也相信大乾將士不會後悔。"柳芳起身附和:“王爺所言極是,我們絕不能退縮。"眾將隨之響應:“誓死一戰!”
賈環笑著擺手:“我隻是強調策略,不必正麵衝突。
我帶來了五門火炮和一千陽平衛,足以給驕傲的敵人一個深刻教訓!”
次日清晨,賈環養精蓄銳,指揮二十萬騎兵與十萬步兵向雁門關進發。
到達五裡處時,他布置好火炮,並留下充足的炮彈及一萬名步兵保護,隨後繼續前行。
果然,在距離雁門關三裡時,近二十萬蒙古軍傾巢而出,直衝賈環而來。
賈環神色從容,下令布陣迎敵。
諸將拱手應命:“遵命!”
當蒙古軍距大乾軍五百米時,賈環的親兵揮動紅旗,頓時炮聲震天。
李泰和鄧達見狀,忍不住冷笑。
火炮他們並非初次見識,僅憑五門火炮就想對抗二十萬蒙古大軍,簡直異想天開。
二人等著看賈環出醜,畢竟他們的部隊還在後方,衝鋒陷陣的不會是自己。
轟隆轟隆的炮聲響起,炮彈落入蒙古大軍之中,開花彈的威力立顯,每一發都帶走了十多人甚至幾十人的生命。
數十發炮彈落下後,蒙古軍隊竟已有近千人傷亡,短短兩三分鐘內,蒙古軍隊被打得措手不及,陣型開始混亂。
前方的首領怒吼道:“兄弟們,衝上去殺光這些南蠻!靠近了這些火炮就失去作用了。"
然而令他們失望的是,這種火炮的射速遠超他們的想象,每間隔幾秒就有五發炮彈落下,每次都能造成近百人的傷亡。
大乾一方的將領也看得目瞪口呆,李泰和鄧達更是驚歎不已:“這是什麼火炮,竟然如此厲害,我大乾何時有這樣的武器?”
且不說大乾將領的震驚,戰場上已是血肉橫飛,蒙古大軍在推進到三百米時,已損失近五千人。
看到如此慘烈的場麵,蒙古將領雙眼通紅,高呼:“兒郎們,衝啊!為死去的兄弟!”
蒙古士兵也變得瘋狂,不顧一切地衝過火炮的封鎖線,在付出數千人傷亡後,終於接近到了兩百米範圍內。
大乾士兵的麵容清晰可見,這讓蒙古士兵激動得雙眼赤紅,奮力向大乾軍隊發起衝擊,卻不知更大的危機正在等待他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賈環見蒙古軍隊逼近兩百米,便對周揚點頭示意,周揚隨即命令親兵揮動紅色小旗。
這時,火炮的射擊範圍迅速調整,向後延伸近百米,將萬餘名蒙古士兵引入包圍圈。
蒙古大軍後續兵力龐大且密集,火炮落在其中威力更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