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赦走上堂前,問道:"不知大人召我前來,所為何事?"
順天府府尹拍響驚堂木,說道:"賈赦,你強搶石呆子扇子致其一事已被揭發,還不如實交代?"
賈赦辯解道:"大人,當年我確實看中了石呆子的扇子,但我已付過銀兩,絕非搶奪。
石呆子之死與我無乾。"
身旁一名年輕人反駁道:"胡說!我大哥不願出售祖傳之物,是你強行奪取,僅給了一點微薄的銀錢,我大哥因此含恨而終。
賈家仗勢欺人,壓製此案多年。"
順天府府尹冷眼看著賈赦,問道:"賈赦,你還有什麼可說的?"
見賈赦啞口無言,府尹命人將石呆子的鄰居傳喚上堂。
令賈赦意外的是,那些當年沉默的鄰居們,如今竟一致指證他當年的惡行。
賈赦頓時憤怒地斥責他們膽大包天。
府尹提醒道:"賈赦,你如今已不再是神威將軍。"賈赦猛然想起,自己的爵位早已傳給孫子賈茂。
在賈赦愣神之際,府尹已從鄰居口中查明,證實當年確是他強取扇子致使石呆子。
轉頭再次質問賈赦:"賈赦,你還有什麼話要說?"
賈赦這才醒悟,忙辯解道:"大人,我所說句句屬實,當年確實支付了銀錢,請大人明察。"
順天府尹冷哼一聲,“賈赦,證據確鑿,你還想抵賴?莫非你以為我不敢對你用刑?”
隨即下令,“來人,拉下去重打二十板子!”
衙役立刻上前製住賈赦,還未等他開口,第一板子便重重落下,打得賈赦措手不及。
一向養尊處優的賈赦如何受過這般苦楚,頓時痛呼出聲。
二十板子過後,賈赦已是氣息微弱,額頭冷汗直冒,喘著氣說:“府尹大人,您就不怕我們賈家報複嗎?我們家可是有親王撐腰的!”
順天府尹冷笑,“縱使你家有天大的權勢,隻要觸犯律法,本府同樣可以懲治你。
況且陽平親王向來明辨是非,絕不會偏袒你。"
圍觀的百姓議論紛紛,“這位張大人一向剛正不阿,連陽平親王的麵子都不買賬。"
有人附和,“沒錯,上次我親戚的兒子被冤枉入獄,全靠張大人主持公道,不僅洗清了他的冤屈,還懲罰了陷害之人。"
另一人卻擔憂,“話雖如此,但陽平親王終究是親王啊。"
旁邊一人反駁,“你胡說什麼,陽平親王愛民如子,之前判案時,不管對方身份多高貴,隻要犯法,親王都秉公處理。
聽說前幾年鬨瘟疫,親王捐出四百萬兩銀子賑災,至今山東、河南等地的百姓還供奉著他的長生牌位呢。"
又有人補充,“再往前幾年,要是沒有親王及時控製天花疫情,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喪命。
神京城能安然無恙,全靠親王之力。"
還有人激動地說,“親王不僅是賢德之人,更是英勇無比,多次抵禦外敵入侵,立下赫赫戰功,堪稱國之棟梁!”
順天府府尹聽見門外民眾議論,雖對賈環頗為讚賞,但並未因此偏袒。
他果斷擊響驚堂木,吩咐手下前往榮國府取回賈赦強奪的扇子。
兩名衙役迅速行動。
不久,扇子被送至公堂,府尹審視托盤中的物品後說道:“賈赦,證據確鑿,無需狡辯!”
賈赦聽罷判決,雖未直接致人死亡,但仍難辭其咎。
按律判以流放之刑,兩名差役隨即帶走了行動不便的賈赦。
民眾議論紛紛,“我就說陽平王爺不會乾預此事。"有人附和,“賈赦仗勢欺人,遭此報應實屬應當。"眾人散去時,路人丙向遠處的李大示意後離開。
榮國府內,賈母、賈政和賈環在榮慶堂等待消息。
鴛鴦通報稱賈赦被判流放千裡。
賈環自信一笑,賈政則歎息兄長行為不當。
賈母得知結果鬆了一口氣,囑咐賈政妥善處理此事,避免賈赦受過多折磨。
賈環卻認為適當的懲罰有助於其吸取教訓。
東院中,刑夫人得知賈赦流放的消息十分欣喜。
過去賈赦對她態度惡劣,但現在她有了靠山——親侄女已是親王側妃,她在榮國府的地位不再堪憂。
賈赦因罪被流放,他的私房自然歸刑夫人所有。
想到這一點,刑夫人內心激動不已。
此時,王保善家的進來,神情有些凝重,對刑夫人說道:“太太,老爺在獄中說要把私房留給自己兒子茂哥兒,現在奶正在清點老爺的私庫。"
刑夫人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但她明白,賈赦還未去世,此事尚無定論。
王保善家的見狀安慰道:“太太不必為此煩惱,即便老爺把私房給了茂哥兒,東大院以後仍由您做主,這也是好事。"
刑夫人聽後點點頭,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