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先帶著孩子們去了一家餛飩攤,給每人買了一碗餛飩,孩子們吃得十分開心。
之後他又帶他們去看雜耍和馬戲表演,孩子們樂得合不攏嘴。
最後在一家酒樓用餐。
雖然酒樓的菜肴不及家中美味,但孩子們已經餓了,吃得很儘興。
飯桌上,珺姐兒問:“爹爹,我們什麼時候還能出來玩?”
旁邊的孩子們也滿懷期待地看著賈環。
賈環摸了摸珺姐兒的頭,笑著說:“等爹爹有空了就帶你們出來玩,好嗎?”
珺姐兒眉開眼笑地回答:“好,爹爹最好了。"
回到寧國府後,孩子們立刻去找巧姐兒和嫻姐兒炫耀去了。
第二天,弘武帝撤走了禦林軍,榮國府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榮慶堂裡,
賈政滿臉愧疚地跪下道:“都是我太輕信他人,差點毀了家族基業,請母親責罰!”
賈母看著這個不通世故的兒子,歎息道:“算了,這也不是你的錯,有人故意陷害我們賈家。
你先起來吧,以後做事要更加謹慎。"
賈政站起身,恭敬地說:“兒子明白了。"
賈母終於有空看向跪在一旁的傅秋芳。
此刻的她麵如白紙,心中滿是絕望。
因家事,她自知難逃被榮國府休棄的命運,甚至開始盤算著一旦被休,就找個地方結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寶玉突然跪下懇求賈母開恩,表示此事與傅秋芳無關。
傅秋芳見狀淚流滿麵,感慨今生能嫁給寶玉已屬萬幸。
她含淚說道:"二爺,無需為我求情,這一切都是我哥哥造成的過錯。
他太過功利,我隻是他的工具罷了。
二爺,請您不要為我費心,隻希望您能照顧好我們的孩子。"
寶玉聽後悲從中來,哭訴道:"姐姐,切莫有輕生之念,孩子還年幼,需要您的照料。
您怎能丟下我們父子獨自離去?"
見寶玉如此難過,傅秋芳心痛不已,安慰道:"二爺,能成為您的妻子是我畢生的福分,隻盼您日後好生生活,勿以我為念。"襲人站在一旁,暗自竊喜,若傅秋芳被休,自己在府中的地位將更穩固。
寶玉急忙轉向賈母哀求:"祖母,您發話吧!"賈母想起賈環的話,又見傅秋芳態度堅決,歎息道:"寶玉,按理說傅秋芳不該留,但環兒說得對,她入府以來一向安分守己。
此事我做主,既往不咎,今後誰也不準再提。"
傅秋芳難以置信,淚眼朦朧地望著賈母,顫聲問道:"祖母,您說什麼?"賈母見狀,笑著寬慰她:"我已決定既往不咎,你安心留在府中相夫教子吧。"
傅秋芳激動地磕頭謝恩:"多謝祖母開恩。"寶玉也破涕為笑,連聲道謝。
王熙鳳在一旁打趣道:"老太太果然仁慈,如今寶兄弟夫妻得以團圓,剛才看他倆的模樣,真讓人心疼。"
寶玉羞澀地回應:"二嫂子取笑我了。"
賈母笑著說:“鳳丫頭,你彆急著說話,年輕人感情好也是常事。"
這時,黛玉等人來到榮慶堂,幾個孩子彎腰向賈母行禮道:“曾祖母安好!”
賈母見到他們非常開心,說道:“快起來吧,地上涼,你們年紀小,著涼可不好玩。
鴛鴦,快扶他們起來。"
黛玉等人這才向賈母問安,問道:“外祖母身體還好嗎?”
賈母笑道:“好,一切都好。"
黛玉看到額頭微紅的傅秋芳,問道:“二嫂子這是怎麼了?”
王熙鳳忙把事情經過告訴了黛玉等人。
黛玉聽後說:“外祖母,這件事和二嫂子沒關係,環兒也誇她人品好,您就原諒她吧。"
王熙鳳笑著說:“林妹妹,老太太已經原諒了,還說以後誰都不能再提這事。"
黛玉笑著回應:“外祖母英明,這樣既能讓小夫妻和睦,也能讓孩子們從小有個完整的家庭,真是好事。"
傅秋芳聽後感激地說:“多謝王妃體諒。"
黛玉說:“二嫂子,還是叫我黛玉好了,一家人不必這麼客氣。"傅秋芳笑了笑沒說話,黛玉也就不再堅持。
薛姨媽這時也到了榮慶堂,對賈母說:“老太太,這次真是虛驚一場,現在事情清楚了,也算是撥雲見日了。"
賈母笑道:“讓姨太太擔心了。"
薛姨媽說:“老太太這麼說就不對了,咱們是一家人,榮辱與共。"
薛姨媽坐下後,珺姐兒立刻走到她身邊問候:“外祖母安好!”
薛姨媽一把抱起珺姐兒說:“幾天不見,我都想死了。"
珺姐兒也說:“珺姐兒也很想念外祖母,特彆是外祖母做的糟鵝掌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