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笑道:“不如將愉哥兒喚來,聽聽他的想法。"
不久,林愉跑進來說道:“父皇母後,您們找孩兒嗎?祖父也在啊,孫兒向祖父請安。"
林如海忙起身道:“皇子殿下不必客氣。"
賈環見狀搖頭歎息,對林愉說道:“愉哥兒,此事關乎你的未來,請認真回答。"
林愉見賈環神情嚴肅,也正色道:“父皇請問,孩兒定如實回答。"
賈環點頭道:“愉哥兒,你知道自己為何與兄長姓氏不同嗎?”
林愉答道:“因母親家香火斷絕,需我繼承香火,所以我姓林而非賈。"
賈環聞言點頭,又問:“你可知過繼林家即意味著失去皇子身份?若父親曾是親王,世子自是兄長的,但如今不同,將來立儲時以才德為先,你或許有機會登基。
今日父皇母後給你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你要仔細考慮後再作決定!”
林如海和黛玉直視林愉,看他如何回應。
林愉語氣堅定地道:“無需選擇了,孩兒仍願姓林。
雖留在宮中可能問鼎大位,但為了報答母後的養育之恩,孩兒甘之如飴;而且祖父視我如珍寶!”
黛玉聞言淚流滿麵,如此年幼便能說出這般話,足見其孝心。
為了報答母親,竟願放棄皇位,黛玉顫抖著說:“愉哥兒,真是好孩子。"林如海亦激動不已,能得到如此孝順的孩子,實乃林家之幸。
賈環沉聲問:“愉哥兒,你所言皆是真心話,將來不會後悔?”
林愉鄭重地點點頭。
林愉神情嚴肅地說:“父皇,兒臣無悔,但能否請父皇母後允許兒臣多入宮探望?否則兒臣會想念父皇母後。"說到此處,林愉眼中含淚,滿是對即將離家的不舍。
黛玉不禁失聲哭泣,緊緊抱住林愉,心中滿是感動。
賈環拍案而起:“好!不愧是我的兒子,這般明理懂事!”
望著淚眼婆娑的林愉,他摸了摸孩子的頭,“彆哭,不論你姓什麼,你永遠都是父皇母後的孩子,想來就來。
你年紀還小,未到去林家的時候,將來去了林家,也要每日上書房讀書,每天都能見到父皇母後。"
林愉聽後眼中閃過一絲亮光:“真的不用與父皇母後分開嗎?”
見黛玉點頭,他才安心地說:“那我就放心了。"
林如海也欣慰地說道:“愉哥兒懂得孝順,是個好孩子,我也很高興。
你就繼續住在宮裡,七歲時再去林家,但功課絕不能落下,否則我會責罰的。"
林愉立刻恭敬地回答:“祖父放心,孫兒定不會荒廢學業。"
賈環滿意地說道:“愉哥兒,你孝順母親,父皇也不會虧待你。
待你長大成人,我便封你為郡王。"
林愉仰起臉龐道謝:“謝謝父皇。"
賈環摸了摸他的小腦袋:“去玩吧。"林愉應聲離去。
賈環轉向林如海:“嶽父這次該放心了吧。"
林如海笑道:“陛下教育愉哥兒有方,若論教子之道,陛下確實堪稱楷模。
這些皇子皇女都十分懂事,沒有半點嬌生慣養的習氣。"
黛玉聽了,白了賈環一眼,對林如海說:“父親,環兒整天隻知道玩耍,哪裡教過什麼,孩子們的教育還不是我們負責?”
林如海捋須而笑:“這才是真正高明之處啊。
陛下借著與孩子們嬉戲的機會,就把人生哲理傳遞給他們,這才是真正的本事!”
賈環聞言得意地看了黛玉一眼,黛玉回以一個白眼,問道:“那秦可卿的事情你怎麼安排?”
黛玉提到秦可卿時,林如海的臉色微紅,急忙說道:"後宮事務皆由林姐姐操持,朕向來不管這些,姐姐何必問我?"
黛玉聽後心中不悅:"既然你不問後宮之事,那我明日便讓她離開宮中!"
賈環無奈地望向林如海,林如海隻得對黛玉解釋:"玉兒,高門大戶中的這類事情實屬常見。
陛下在這方麵已做得很好,從不涉足外界風月之地,還請多體諒。"
黛玉雖有些不甘,但也隻能低聲應道:"玉兒明白了,若非看他還算本分,怎能輕易放過?"說完,她調皮地朝賈環皺眉輕哼。
宮內一群孩童正在玩捉迷藏,周圍站滿宮人以防意外。
自珺姐兒等人入宮後,安平宛如脫韁的小馬,每日都與她們嬉戲玩耍。
儘管常被元春訓斥,她仍不改頑皮本性,這讓元春頗為苦惱。
一次遊戲中,小安泰不慎摔倒,珺姐兒連忙扶起她,關切地問:"安泰妹妹,摔疼了嗎?"
小安泰乃雲妃之女,母逝後性格變得孤僻,現由元春撫養長大,因此常與安平一起找珺姐兒玩,漸漸變得活潑開朗。
小安泰拍掉身上的塵土,笑著說:"珺姐姐,我不疼!"這幾日,珺姐兒通過大姑姑得知安泰的情況,對她格外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