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秀皺眉反駁:“不能這樣看,國舅的優勢不在財富,而在於人脈廣博,在太上皇和麵前頗有人望。”
“老六本就受太上皇和太後偏愛,若是再加商國舅的支持,看似無關緊要,實則地位提升迅速!”
陸航微微一笑,他當然明白這些,隻是有意點撥楚秀才這麼說。
此時見楚秀有所領悟,他也鬆了一口氣。
但下一瞬,他心頭的輕鬆感瞬間消散!
楚秀接著說道:“接下來老二那邊的布局暫時放緩,集中所有力量對付老六!冶造局決不能再搶儘風頭!”
陸航急切勸阻:“王爺!眼下最緊迫的是徹底解決吳王,所謂‘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如今吳王已無多少實力,隻要計劃周密,完全可以名正言順地將其製伏。”
“否則一旦他找到機會反撲,必將對王爺展開瘋狂報複!要知道張謙、李愢之事,吳王全然認為是王爺所為……”
肅王雖然聲勢浩大,但實際上不過是虛幻之物,賈史王薛四家看似顯赫,實則根基動搖。
相較之下,平國公府與元平一脈才是真正掌控軍權的存在……
陸航通常不會這樣對楚秀直言,但他深知楚秀的缺點——容易固執己見。
如今這種狀態便是典型例子。
若全心對付楚稷,先前針對二皇子的布局便前功儘棄。
陸航始終認為五皇子是可以爭取或壓製的對象。
隻要解決二皇子的問題,五皇子便不足為懼。
再通過掌控元平一脈的力量,誰能比得上身為嫡長子且權勢兼具的楚秀?
楚秀聽後眼神驟然冰冷,冷冷說道:“陸航,你是在教我如何行事?”
陸航愣了一下,連忙拱手道:“屬下不敢,是屬下失言,請王爺恕罪。”
但心中卻暗自歎息:必須阻止殿下如此任性,當務之急是二皇子,而非六皇子。
正當他思索如何勸說楚秀時,管家前來通報:“王爺,兵鑄局派人來了,說之前研發的火炮已完成,請王爺驗收。”
楚秀聽聞頓時大喜。
此事是他一直關注的重點,正是為了在雍和帝麵前展現實力。
他為何不急於關注楚稷治下的冶造局成果?在他看來,隻要自己的火炮成功,那些零散發明便毫無意義。
“哈哈,好得很!準備轎子!”
陸航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大驚道:“王爺萬萬不可!”
陸航聰慧過人,從不相信運氣,隻信靠努力。
若非楚稷意外崛起,他早有策略逐步削弱二皇子楚秩。
他深知太上皇與雍和帝期待怎樣的繼承人,因此一直試圖助楚秀以正當方式贏得儲位之爭。
楚秀一直努力扶持一位皇子登基,特彆是以正當方式。
他一直在幫助楚秀增強勢力,削弱二皇子楚秩的力量。
然而,意外的是六皇子楚稷的崛起。
他曾建議楚秀暫時避開與楚稷的爭鬥,避免無謂的爭論,但沒想到楚秀已經與楚稷正麵衝突。
他知道楚稷同時挑戰兩位皇子,是為了向朝廷中的觀望者證明自己是最合適的人選。
楚稷采取的是激進策略,依靠強硬手段迅速擴張勢力,而他則主張穩健發展,逐步積累力量。
此刻局勢需要的是謹慎而非冒險。
陸航焦急地勸阻楚秀不要輕舉妄動:
“王爺切勿前往!此事恐有埋伏。
您剛與肅王產生摩擦,兵鑄局便傳來捷報,這未免太過巧合。
極有可能是其他皇子設下的圈套,尤其可能是二皇子所為。
若您親自前往,一旦發生變故,後果將不堪設想。”
他提議讓兵鑄局先行測試火炮,或者由他代替王爺出使,王爺隻需留在府中等待消息即可。
以往楚秀都會聽從陸航的建議,畢竟身為嫡長子,沒人願意拿性命冒險。
但陸航今日的態度令他極為不滿,甚至有些輕視之意。
楚秀深知陸航隱藏了自己的智慧,過去他享受陸航奉承的感覺,但現在陸航的行為讓他難以容忍。
楚秀冷眼看著陸航,嘲諷道:
“陸航,你以為這世上隻有你一人聰明嗎?如今誰敢公然對本王下手?這種愚蠢的挑釁方式怎麼可能成功?”
"即便老二與本王在朝堂上有爭執,也僅限於公事之爭,怎敢私下使此手段?他難道不怕父皇震怒嗎?就算他有此意,他敢這樣做嗎?"
陸航心中不安的情緒愈發強烈,但他也清楚自己得罪了楚秀,於是緩和語氣說道:"王爺,是屬下措辭不當。
不過兵鑄局之事,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不如讓王爺另派他人,待確認無事後您再去如何?"
楚秀冷哼一聲,甩袖離去,不再理會他。
陸航越發焦急,他認為此次前往必定會有變故,咬牙跟隨楚秀,隻盼著能及時應對突發狀況。
...
林府內。
楚稷指著一麵兩米高的鏡子說道:"林妹妹,你覺得這麵鏡子如何?雖價格低廉,但鏡框為名匠所雕,飾以金銀玉石,雕刻龍鳳,也算勉強配得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