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內心是期待的,畢竟楚稷對她可謂是一往情深……
忽然,李紈想起了薛寶琴的事情,低聲問道:“梅家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在娘家時聽父親說起過,梅家是耕讀傳家的名門,真正的清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楚稷冷笑一聲:“清流?這世上又有多少真清流?要是人人都如你所說的這般清流,這大乾早就完了!”
梅翰林皺眉沉思:
薛家如今究竟意欲何為?是想借此宣揚兩家的婚事,還是意圖逼迫我們梅家表態?真是荒唐至極!竟以為攀附肅王後,我們就得卑躬屈膝?簡直癡心妄想!來人,告知薛家,我梅家不承認這門親事!
薛家,
寶釵看完手中的信,遞給寶琴,笑著說:
“你瞧,這事根本無需煩惱。
梅家不僅不認可這門親事,還退回了生辰帖子。
這種以清流自居的家庭,強硬施壓隻會適得其反,必須讓他們自鳴得意。”
“如今稷哥哥最受寵愛,那些清流偏要唱反調。
以為這樣能顯示高潔,殊不知完全是胡鬨,毫無為國為民之心。”
薛姨媽哭笑不得地問:
“所以你是讓人在梅家的老親舊友麵前傳播琴丫頭的事?目的是讓梅家認為薛家要將此事鬨大,還是用王爺的身份來施壓?”
寶釵點頭笑道:
“正是如此。
梅家即便為了所謂的清流、耕讀世家的名聲,也不會對此置之不理。
據我觀察,梅家最初本打算冷處理此事。”
“讓琴妹妹和姨母以為事情已無希望,主動退親。
這樣壞名聲全由薛家承擔,而梅家毫發無損。
可見梅家遠不如外界傳聞中那般高尚,也有小人之舉!”
寶琴欽佩地看著寶釵,薛姨媽也連連讚歎。
母女倆急得團團轉,束手無策。
然而寶釵隻說了幾句話,梅家便迅速回信。
薛姨媽有些擔憂地問:
“有了信和生辰帖子,是否就不用再擔心被牽連了?要不要告訴王爺?”
寶釵抿了抿嘴唇,想起在蘅蕪院的經曆,臉頰泛紅道:
“那……明日我去一趟王府,向稷哥哥說明情況。”
薛姨媽和薛夫人見狀以為她是害羞,笑著調侃幾句。
寶釵更加害羞,因為她此刻想的並不是少女該有的心思……
寶琴在一旁問道:
“姐姐,我能不能一起去,親自向王爺道謝?”
寶釵急忙回答:“不必了,這件事是稷哥哥讓林妹妹轉告你的,這就表示他不便參與其中。
你若是一同前去,反倒讓稷哥哥難以推辭。”
“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段姻緣。
雖然這是為你好,但旁人不知內情,稷哥哥最好完全不沾邊。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清楚梅家究竟犯了什麼錯,謹慎為上。
而且,也不知道這次滅佛是否與外界的滅佛行動有關。”
薛夫人歎息道:“是啊,現在還不清楚梅家到底出了什麼事,但從王爺的態度來看,肯定不是小事。
也不知是否與滅佛一事相關……”
薛姨媽念佛道:“這次滅佛行動實在太嚴厲了。
聽說神京城內外的僧尼總數不能超過一千人,幾天後就要進行辯法,超過一千人的僧尼都會被強製還俗!”
“神京還能保留這麼多僧尼,已經算是不錯了,其他縣不超過五十人,各府不超過一百人。
這樣算來,不知會有多少高僧被迫還俗,如塵大師真是罪孽深重啊!”
薛夫人連連點頭:“是啊,如塵大師確實是做錯了。
天下寺廟眾多,會有多少高僧被迫還俗?到時候恐怕會生出不少事端,都怪藥王廟這種淫寺,連累了各地寺廟。”
這就是報社的力量!
這幾日,報社大力宣傳藥王廟的事,如今藥王廟已經被‘實錘’‘豢養私兵數千,囚禁少女數千’……
百姓們憤怒不已,尤其是那些失去女兒或媳婦的家庭,把藥王廟拆得隻剩一片廢墟……
既然藥王廟是,那麼作為執行者的如塵大師自然會被報社塑造成特定的形象。
然而,目前佛教信徒仍不相信這些說法,稱如塵為佛教叛徒、朝廷走狗。
時間尚短,但各地滅佛計劃一旦展開,佛教信徒遲早會反抗。
寶琴天真地說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家賢良寺竟抄出如此多銀兩,天下又有多少寺廟,多少銀子?百姓艱難,朝廷亦不易,他們不僅不援助,反而趁機聚斂財富,侵吞民產。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