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各種疾病輪番侵襲他,簡直像在考驗他的承受力!
他家原是小地主,但因長期為其治病耗儘家財,如今隻剩兩間破屋和幾畝薄田……
此次入京,他也是為了備考明年春闈,這很平常。
許多偏遠地區的學子在鄉試後便直接赴京租房苦讀,唯恐途中發生變故耽誤行程。
杜若聽楚稷提起此事,苦澀一笑。
“有時候想想,我還真覺得自己能活到現在是個奇跡。
年輕時身體很好,但從第一次鄉試生病後,感覺身體一年不如一年。”
“三年前總算通過鄉試成為舉人,家裡的境況才有所改善。
可這次進京,又接連遇到麻煩,差點在路上丟了性命,多虧大叔相救,不然……”
楚稷笑著搖頭說:“見到先生時就覺得瘦弱,原以為是沒吃飽飯,沒想到是身體緣故。
回頭我會讓人給你好好調理一下,明年的會試可不能再出岔子了。”
“不過,我想讓你先去冶造局幫忙,不知是否會影響你的備考?雖然會耽誤些時間,但這段經曆對將來參加會試應該大有裨益。”
杜若卻顯得豁達,“我覺得這輩子也差不多走到頭了,既然沒彆的路可選,就隨遇而安,在王爺這兒做事也好。”
回想起來,那天跟如塵聊天隻是因為實在壓抑太久,否則絕不會涉及朝政。
再說,楚稷確實需要人手,若自己能有所作為,未來或許也有好處。
既然已住進肅王府這麼久,也沒必要糾結太多,安安心心給王爺辦事便是。
一切聽王爺安排,會試的事不用操心,隻要身體不出狀況,我定能考中!
楚稷愣了下,心想你還是彆那麼自信了,我擔心的不是病,是……某種更玄的東西。
像杜若這樣命運多舛的人,老天似乎總不願讓他順利科考。
要不是最近接觸下來發現他的能力,他相信杜若要是當年沒出問題,現在至少也是個四品官了。
楚稷想了想說道:“你就先暫時代理主事,在冶造局掛個名。
那裡目前沒什麼大事,但關係重大。
你可以常去看看,跟陸先生多交流。”
杜若點頭答應,接著問:
“王爺,聽說昨與陸航、鐘離閒談時提到,陛下派治國公府的馬尚大人接管了三千營?”
楚稷苦笑一聲:“父皇之前就想讓我決定三千營提督的人選,因洛哲即將戍邊。
這其中還有很多事,一時難以說清。
我當時沒答應,父皇也就沒再提。”
“但我當時就知道,父皇必定會選擇我們開國一脈的人。
元平一脈手中的兵權過多,如今大乾發展迅速,不能再讓他們一家獨大,父皇追求的是權力平衡!”
“馬尚原是兵部右侍郎,本是用來製衡元平一脈的。
如今元平內部有了矛盾,洛哲又不在京城,這個職位已無必要,索性讓馬尚掌管三千營。”
杜若略一思索便心中有數。
她仔細打量楚稷,微微眯眼說道:“王爺在陛下麵前不會這樣說話吧?否則恐怕會被陛下察覺端倪。”
楚稷一愣,皺眉問:“什麼端倪?”
杜若輕笑,低聲說:“王爺這般反應分明表明您與馬尚早有交集,而非因與賈家訂親後才有所關聯。
不過這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方才王爺的態度,顯然是不想卷入三千營事務。”
“如此良機,還是經陛下認可後的結果,王爺卻仍不願接受,唯一合理的解釋便是三千營內藏著某些關鍵人物……”
楚稷深知杜若絕非尋常之輩,與鐘離、陸航、衛宇、賈雨村等人不同,她有著獨特的才能。
楚稷屬下文臣不多,故而個個都是精心安排。
賈雨村負責報社工作,衛宇在船廠,陸航協助他穩固冶造局,鐘離則作為門客。
鐘離將來會參加科舉考試,日後走上仕途。
有些過於隱秘的事情,楚稷不願讓他參與。
這些人的特長各不相同,鐘離尤其需要他的庇護。
其中,賈雨村擅長謀略,在體製內遊刃有餘;而鐘離需要楚稷的保護,因他性格較為柔弱。
衛宇行事嚴謹,始終堅持原則;鐘離同樣有原則,卻更懂得靈活應對,且學識豐富、見多識廣;陸航則傾向於劍走偏鋒,常以奇策製勝。
然而,杜若與眾不同,他的思維極具創造性,尤其擅長邏輯推理。
加之年長於人,經曆更為豐富,僅憑點滴線索便能抽絲剝繭地得出結論。
楚稷萬萬沒料到,杜若竟從他短暫的表情變化中推測出三千營之事!
得知杜若無虞後,楚稷不再隱瞞,苦笑著說道:“實話告訴您,馬尚在我離宮前便已歸我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