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稷連忙否認:“一點都不閒,每天都陪著父皇處理奏折呢。”
楚秀和楚穠羨慕地看著楚稷,他們也希望能像他那樣從容不迫。
可惜他們不敢如此大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神京南門外,皇陵位於神京城南約五十裡的群山之間。
此時聖駕準備從南門出發,周圍有數萬精銳護送。
太上皇與雍和帝並肩而坐,神情平靜。
這輛聖駕如同一座移動的宮殿,比普通馬車豪華得多。
道路兩旁,百姓跪伏於士卒劃定的警戒線外,太上皇輕聲笑道:“你覺得城中會有叛黨嗎?”
雍和帝笑著搖頭回答。
“眼看就要出城門了,應該不在城內而在城外設伏。
城牆上是守軍,前方有錦衣府的衛隊,後方還有四大營的精銳,此時設伏豈不是自尋死路?”
此時,聖駕離城門不過四五百米,雍和帝認為在此動手絕非明智之舉。
換位思考,若他是叛賊,定會在接近皇陵時下手。
因為那時眾人容易鬆懈,且地形更利於埋伏。
太上皇笑了笑,指向城門說道:“來打個賭吧,我覺得出城前必有人行刺。”
雍和帝以為太上皇隻是開玩笑,便笑著點頭同意。
隨後對站在一旁的老七楚秱和老十楚秂說:“一會兒無論發生什麼,你們都彆亂動,明白嗎?”
楚稷、楚秚、楚秀、楚穠在外騎馬,但楚秿和楚秂年幼,便隨聖駕同行。
兩個小家夥一本正經地點頭答應,太上皇卻搖頭道:“這兩個孩子太懂事了反而不好,他們跟在我身邊像個鵪鶉,將來如何擔當重任?大乾的未來無人可知,還得靠這些孩子守住江山。”
雍和帝明白他的意思,如今大乾準備三線開戰,開疆拓土雖好,但未來的擴張之路必然不會停歇,也許十年二十年後,但這趨勢定會延續!
屆時大乾版圖日益擴大,難道要分封異姓王?
倒不如封現下的皇子出去!
當然,已成年的皇子顯然不行,畢竟他們敗於奪嫡之戰,不能再給予機會。
但年幼的皇子可行,尤其是這兩個與楚稷關係密切的小皇子。
今日他見楚稷對這兩孩子的疼愛,確是真心,而兩孩對楚稷的感情亦真摯,這也是他深感欣慰的原因。
太上皇繼續說道:
“如今咱們穩固江山,稷兒誌向遠大,有開疆拓土、探索海外的想法。
皇家銀行涉及官員與百姓,報社掌控輿論,冶造局研發火器,多措並舉,大乾定會蒸蒸日上。
你也該考慮子嗣之事了。”
雍和帝略作沉思後點頭說道:“父皇所言極是,登基之初我就決心守護這片江山,從未留戀於後宮佳麗,唯有麗貴妃常伴左右。”
“其餘妃嬪或因身份受限,或已不宜生育,又或是我不甚喜愛。
待來年事務告一段落,我會讓禮部再行選秀。”
雍和帝堪稱明君,他不貪圖享樂,亦不好色縱欲。
自登基以來,皇宮除太上皇的道觀外,未大規模修建。
僅在登基時舉辦過一次選秀,後因與西域部落爭端接納麗貴妃,此後再無選秀之舉。
至今宮中不過三十多名妃嬪,多數出自朝中大臣之家。
他始終勤於政務,心係黎民蒼生。
然而近年天災頻發,加之人為之亂,致使大乾根基受損嚴重。
太上皇聞言歎息道:“這些年來你確實辛苦了,如今有稷兒協助,你的擔子會輕些。
來年三線開戰後,朝中老臣舊吏也會逐步替換。”
“翰林院可先挑些可用之才,明年即可入朝任職;同時從朝中選拔忠誠乾練之人派往地方。
如此一來,日後管理便會更為順暢。”
雍和帝聽罷一驚,旋即滿心歡喜。
這分明是太上皇要將權力全部移交於他的信號!
他理解為何要等到三線開戰,那時太上皇已成聖君,無需更多政績證明自己,而權力交接後,軍權自然也會隨之調整。
這對雍和帝而言,無疑是今年最振奮人心的消息。
......
“兒臣多謝父皇!”
他沒有絲毫推諉或虛偽,深知太上皇的敏銳,這些小伎倆在他麵前根本無所遁形。
太上皇笑著搖頭道:“是時候把擔子交給你了。
三線開戰後,你會成為武皇帝,到那時行事便會順遂許多。
但切記不可懈怠幕後之事,即便這次能捕獲敵人,也必定還有其他隱患潛伏。”
雍和帝認真點頭,此事哪怕太上皇不說,他也必須做到。
畢竟關乎自身血脈,關乎後代的安穩!
眼看即將抵達城門,雍和帝笑道:“父皇,看來兒臣這次勝券在握!”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