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帝笑道:“這不是錢的問題,牽涉太多。
首先是祖製,儘管六部尚書都同意冊立太子,仍有不少官員內心反對。”
“他們認為大乾從未有過這樣的先例,我們父子這麼做有違祖製。
但如今有六部尚書監督,加上刺駕事件的發生,他們也難以掀起什麼風波。”
“雖然後續太子冊立之事已成定局,但從表麵看,我們因刺駕心生恐懼,擔憂類似事件重演,所以百官也不敢輕易站出來反對。”
刺駕案涉及諸多官員,眾人皆心存畏懼。
然而地方官員並未受此影響,依舊各行其是。
冊立太子乃全國大事,各地守舊的儒生眾多,若引發爭議將十分棘手。
因此,我們借刺駕事件冊立太子,讓外界誤以為這是太上皇與雍和帝為避免皇子爭奪皇位而采取的臨時措施。”
太上皇笑著回應道:“暫時不設東宮正是向天下表明,這隻是權宜之策,並未真正違背祖製。
況且稷兒剛建立自己的府邸,若再回宮,恐怕心中滿是不願。”
宣皇後略顯無奈地說:“原來如此,我還疑惑為何不新建一座東宮,看來確實省了不少麻煩。”
雍和帝歎息道:“怎能不麻煩?光詹士府就夠讓人頭疼的了!父皇,此次朝堂換官不少,六部尚書都遞上了奏折要求調撥官員升任或平調。
這樣一來,翰林院恐怕也要空缺,詹士府該如何應對?”
詹士府即楚稷所指的東宮屬臣,絕非寥寥數人。
詹士府下轄左春坊、右春坊、司經局等機構,統領府、坊、局事務。
左右春坊各設大學士主持,另配庶子、諭德、中允、讚善、司直郎等職。
司經局官員包括洗馬、校書、正字等,還設有大本堂搜集古今典籍,召集四方名師教導太子。
文華堂作為太子讀書之所,由多位儒者輪值講授。
儘管曆代東宮屬官有所不同,但結合當時朝廷官職分析可得,所有東宮屬官在朝廷中均有對應職位。
東宮的官職設置基本仿照朝廷,隻是權限稍小,目的是為儲君日後治理國家做好準備。
一旦太子監國,詹士府便能立即掌握實權,與六部對接。
可以說,詹士府就是太子的班底,助其從小培養親信,迅速熟悉朝堂事務。
然而,如今朝堂缺員,候缺的舉人又不具備入仕資格。
若從翰林院抽調官員補缺,詹士府將無人可用。
……
太上皇撫須輕笑:“詹士府的事不必著急,先顧好朝堂要緊。
下半年事務繁重,朝局不可亂。
半年時間,翰林院的人足以適應朝堂需求。”
“至於詹士府,稷兒的冊立大典還需一個多月,再找個借口拖到春闈再說。
屆時新晉進士可補充東宮。”
“他手裡不是還有三人嗎?那個叫陸航的直接授四品少詹事,剩下兩人看春闈成績,屆時直接補入。”
雍和帝心疼道:“詹士府從正三品至九品需四十人,進士寥寥,就算六品以下用舉人充數,也需要十多個進士……”
人才,是每位帝王渴求的資源!
雍和帝此刻正欲施展抱負,實在不舍得將進士派往詹士府。
畢竟在那裡至少二三十年才有望出頭,不如留在身邊做事見效快。
太上皇哈哈大笑:“罷了,和兒子爭人也虧你能想得出。
你母後看你的眼神如何?”
雍和帝抬眸,見太後正怒視自己……
肅王府,後宅。
此時已過守夜時分,楚稷於肅和堂靜候姑娘們到來。
王熙鳳見楚稷那副著急的模樣,揚起好看的柳眉調侃道:"急什麼?這才剛開始呢,等成親後你想怎樣都行,至於這麼慌嗎?男人果然都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吧?"
楚稷聞言笑出聲,屋內隻有他們二人。
剛吃完年夜飯,元春她們還在整理東西。
楚稷握住王熙鳳的手,深情地望著她說:"下午是不是不服氣?"王熙鳳本有些歡喜,聽後卻啐道:"誰怕誰!彆嚇唬我!"
楚稷挑挑眉,故意刺激她:"不服的話再比試一次?你選哪個?"王熙鳳愣住才明白過來,伸手要咬他,卻被楚稷一把抱住,吻住她的唇。
片刻後,看著有些迷離的王熙鳳,楚稷戲謔道:"就這點本事還敢跟我鬥?小心今晚出不了肅王府。"
王熙鳳回過神來白了他一眼,掙紮著站起來:"你能欺負我,有膽量去欺負林妹妹給我看看。"
楚稷笑著揉揉脖子:"我可是正人君子,不會欺負人的。
就算我們關係親密,我照樣能告你。"
王熙鳳冷笑兩聲,察覺到楚稷眼神危險,忙示弱:"彆亂來,一會兒姐妹們就來了。"
看著楚稷逼近的臉龐,王熙鳳仰頭說:"你不擔心姐妹們發現我不對勁?好不容易才緩過來。"楚稷笑著親了她一口:"林妹妹半小時內到不了這裡,彆的姐妹更晚,這屋裡隻有我們,就算你喊破嗓子也沒人聽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