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劍光閃動,幾名欲撿便宜的衙役應聲斃命。清風手中利劍滴血,眸中滿是不甘。她仰天厲嘯,示意同伴速退。
雙方混戰間,諸多無辜百姓枉死,當真是天降橫禍,在劫難逃。而那位愛笑的古怪少女,早已消失無蹤。
嬴政暗自思量,吸食餛飩的聲響在寂靜中尤為刺耳。雙目赤紅的左千戶猛然暴喝:"何人藏頭露尾!"
嗖嗖嗖——
數支雕翎箭破空而至。錦衣衛箭矢鑿有氣孔,風聲灌入發出攝魂尖嘯。那白袍青年紋絲不動,箭矢卻凝滯半空,宛如定格。
千戶瞳孔驟縮,厲聲道:"原來是位道長!道長莫非也要與朝廷為敵,劫奪囚車?"
他長刀橫掃,刀氣縱橫三丈,這般武藝在凡塵堪稱驚世駭俗,卻難入嬴政法眼。
嬴政咽下最後一口餛飩,滿足地撫著腹部:"滋味甚妙。小千戶,且與我細說,那國師慈航普度究竟是何等妖物?"
第十六章
蜿蜒山道間,嬴政孤身南行。
三十裡外青山如黛,他的腳步不曾停歇。
他在尋一位佳人。
那位笑若春花的姑娘。
此間世界,《聊齋》異聞頻現,他已親曆數樁。而遍閱群書,最令他心馳神往的,莫過於那位以笑動人的狐女——
嬰寧!
此女乃狐仙與凡人所生,由鬼母撫育成人。承天地靈氣,性情純真,嫣然一笑可使百花失色。
因身具狐血,舉止偶有異於常人,亦通曉些許戲弄凡人的小術。
"傾城之貌,笑靨攝魂,縱使放縱亦難掩其風情......原著中她與王子服結為連理後,因戲耍覬覦其美色的西鄰之子致其身死,惹來官司遭婆母責罵,遂立誓永不再露笑顏。"
自那以後,世人再未見其展露歡顏。
嬴政不禁為這少女扼腕。世道衰敗,恰似故土明清之際,禮教枷鎖禁錮人心,對女子尤為嚴酷,那些陳規陋習遺禍匪淺。
正因如此,他未選擇以武力橫掃六合。
縱使山河一統,又能如何?
人心愚鈍,積習難返,除非動用仙秦偉力徹底重塑此界,否則終是徒勞。
然若借外力強行乾涉,必會提早與此界勢力衝突,屆時烽煙四起,蒼生遭劫,甚或天地傾覆。
此番他決意先為人族除患,將肆虐人間的妖魔儘數誅滅!
"蒲鬆齡以"嬰寧"為名,暗藏玄機——嬰寧者,實為攖寧也!"
此典出自《莊子·大宗師》:萬物皆可送迎,皆可毀成,超然物外而心神不擾,謂之攖寧。
簡言之,便是超脫俗世紛擾,持守本心澄明。
"未經磨難、未諳世事的赤子之心,當真算得上道心嗎?"
嬴政沉思之際,已行至山深處。但見群峰疊翠,空穀幽寂。
遠處山穀花樹掩映間,隱約現出村落輪廓。近看雖是茅舍,卻彆具清雅韻味。
北麵一戶宅院,門前垂柳婆娑,牆內桃杏爭豔,更有翠竹數叢。
忽聞牆內傳來少女清音:"小榮!"
這獨特聲線他絕不會聽錯——正是嬰寧。
一陣冷風拂過,幾瓣寒梅落於掌心。嬴政合指推算,梅花易數顯兆,今日恰是這少女命運轉折之始。
杏衣少女踏著碎步自東向西行來,指尖撚著一枝粉杏正欲彆入鬢邊。忽覺牆頭有異,仰首便撞見一襲白袍,眼中頓時浮起羞憤之色——這不正是上元夜那個直勾勾盯著她瞧的輕浮之徒?
嬰寧貝齒輕咬朱唇,攥緊花枝快步閃入院門,身後傳來陣陣促狹輕笑。
白袍人眉峰驟聚:眼下正是王子服與嬰寧重逢之期,若容他倆敘起姑表親緣,姻緣線便再難斬斷。
餘光掃過村口,果然有個青衫書生踉蹌而來。嬴政忽然展顏:"既如此,本座便做個善人斷了這孽緣。這丫頭半人半狐媚骨天成,若破了元陰......"他忽然頓住,竟自詡慈悲地合十:"貧道這可是在救你性命......阿彌陀佛。"
袖袍翻飛間,王子服已倒在草叢中。嬴政的麵容如水波蕩漾,轉眼竟與那昏迷書生有了七八分相似。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