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著的寧采臣並不惱火,溫聲答道:"在下乃金陵奉天書院學子寧采臣。道長還識得其他寧采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十六章水神之宗,起手屠龍
寧采臣麵色黧黑,蓄著短須,相貌頗為粗獷。
嬴政木著臉問道:"你是金陵人氏?"
"正是,不過祖籍在金華。"
金陵城坐落於杭州府西側,金華縣則位於杭州府南麵,兩處相距數百裡之遙。這般路程對修士來說不過轉瞬即至,尋常百姓卻要忍受半月有餘的車馬勞頓方能到達。
嬴政暗自推算,運轉靈目細看眼前這位傳奇人物:"怪哉,看你眉宇之間,竟早已婚配多年?"
寧采臣麵露訝色,仍舊謙恭回應:"不瞞閣下,在下確已成婚數載。"
三十多歲的人還自稱什麼"小生",當真古怪!
嬴政更覺蹊蹺:"不知閣下可曾娶過側室?"
寧采臣正色道:"一生隻守一人,怎會納妾?"
生平不二色?
原來如此。
此人並非戲台上那等白麵書生,而是《聊齋誌異》原文記載的寧采臣。
《聊齋》原文有雲:寧采臣,浙地人士,性情豪邁,操守方正,常道:"此生不近二色"。
告彆這位氣節高古的書生,嬴政漫步至長江岸邊。耳畔浪濤聲愈發震耳欲聾,恍若雷霆萬鈞,氣勢恢宏。
羽衣道人負手而立,獨自麵對奔湧長江。
其元神已與驚濤駭浪產生玄妙感應,翻滾的波濤在他聽來猶如黃鐘大呂之音。冥想中的先天腎神開啟水府玄關,隨江潮漲落,與天地交感。
"腎宮玄闕藏真精,童子冥玄舞龍幡,百厄消弭長生駐,水王相對天門開。"
雖不及若水那般能借萬裡水脈修煉,卻在身神修行上另辟蹊徑。天師道秘傳《五方五老靈元經》專研五臟五行玄機,奧妙無窮。
他將體內癸水真精化作浩蕩長河,與長江並流奔騰。以腎水之精統禦數百裡江流,氣息與江水共鳴,滔滔癸水精氣反哺肉身,既滋養人仙體魄,也為天仙之道打下根基。
證道天仙需參透先天後天元氣變化,突破的關鍵正在氣關。
如此靜立數個時辰,直至夕陽西下方緩緩睜眼。立於巨石遠望,隻見江天遼闊,波濤洶湧,胸中頓生萬丈豪情。
正欲離去,忽覺身後不遠處有道身影立於江邊高石之上。
那是個身姿挺拔的白衣女子,烏發飛揚,迎風而立,飄逸出塵。隻是那張過分柔美的容顏,與這般灑脫氣質稍顯違和。
她何時出現在身後的?
岸邊,少女靜靜佇立,任腳下巨浪滔天,幾乎要拍打至裙角,卻毫無懼色,單是這份膽識就已超越世間多數須眉,顯得格外不同尋常。
"姑娘為何在此駐足?"
"道長見諒,奴家心中鬱結,特來此處散心。"
她的嗓音如雛鶯初啼般清脆動人,卻又比嬰寧多了一分剛強。
道士轉身細看她一眼,略顯詫異:"倒是老夫眼拙,竟未看出姑娘身懷武藝?"
這世道對女子束縛甚嚴,習武之人鳳毛麟角,更何況她衣著華貴,分明是官宦千金,閨閣女子習武尤為罕見。
出乎意料的是,贏政竟能看出她身懷不俗武藝......
少女打量著麵前的道士,約莫二十出頭年紀,神色淡然,氣度不凡,忍不住開口:"道長在此許久,莫非有所參悟?"
"坎為水,水胎於午,長生於申,旺於子,庫於辰,辰土即戌土,申中亦藏戌土,是以坎納戌......此乃癸水之道。"
道士含笑問道:"這套先天水法,姑娘可曾領會半分?"
白衣少女輕輕蹙眉,隻覺對方在裝神弄鬼,便不再搭話,轉而望向江麵。
倏忽間,一葉輕舟順流飄來,船首立著個魁梧男子,身形如鬆,發髻隨意挽起,鋼針般的胡茬布滿下頜。
雖衣衫不整,卻自有一番氣度。他立於顛簸的舟上,任憑浪濤洶湧,身形穩若磐石。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背後那口巨大劍匣,三尺有餘,漆黑的劍柄自肩頭探出。
嗯?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