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少年,教會了我一件事。”林晚的聲音微微哽咽,卻帶著一種動人的力量,“再冰冷的技術,最終的目的,都應該是為了連接人心,彌補遺憾。這也是我們開發‘梨樹’係統的初衷。”
她身後的屏幕亮起,出現的不是複雜的數據圖表,而是一張她親手繪製的水彩畫——陽光下,梨花盛開,兩個小小的身影,在樹下依偎。
“‘梨樹’係統,不是一個簡單的視覺識彆算法。它是一雙,能看懂故事的眼睛。”
接下來,林晚用最詩意的語言,將“梨樹”的核心功能一一闡述。她把算法的迭代比作樹木的年輪,把數據的處理比作花開花落。
“現在,讓我們看看,這棵樹,為我們結出的第一顆果實。”
林晚話音落下,她看向台下的陳默。
陳默站起身,走到偏廳早已準備好的一台電腦前。他沒有說話,隻是將一段監控視頻拖入了演示界麵。視頻的畫麵很模糊,是在一個光線昏暗的地下通道裡,一個走失的小女孩正在無助地哭泣。
“這是我們從一個公益尋人網站上找到的真實案例,”林晚的聲音在一旁響起,“這個孩子,已經失蹤了七十二個小時,警方能找到的,隻有這段不到五秒的,幾乎沒有任何有效信息的監控錄像。”
陳默按下了啟動鍵。
屏幕上,“梨樹”係統開始飛速運轉。那些模糊的、破碎的像素點,在肉眼可見的速度下,被一點點地重構、優化、銳化。
係統的後台代碼,以瀑布流的形式,在大屏幕的另一側瘋狂滾動,向台下那些真正的行家,毫不掩飾地展示著它恐怖的運算能力和優雅的底層邏輯。
短短三十秒。
那張原本模糊到無法辨認的小女孩的臉,被清晰地還原了出來,甚至連她眼角的淚痣,都看得一清二楚。
“通過對城市上萬個攝像頭的實時數據進行比對,我們可以鎖定她的行動軌跡。”
大屏幕上,一張城市地圖亮起,一條紅色的軌跡線,迅速地從地下通道延伸出去,最終,定格在城郊一個廢棄的工廠裡。
“找到她了。”林晚輕聲說。
整個偏廳,死一般的寂靜。
落針可聞。
台下那些見慣了各種頂尖技術的專家、學者,此刻全都瞪大了眼睛,臉上寫滿了無法置信的震撼。
這已經不是技術了,這是魔法!
坐在第一排的李崇光教授,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他激動地摘下眼鏡,快步走到屏幕前,死死地盯著那行雲流水般的後台代碼,嘴裡喃喃自語:“鬼斧神工……這簡直是鬼斧神工……它繞過了所有傳統的算力瓶頸,用一種全新的維度在思考……”
“啪……啪啪……”
不知是誰,第一個開始鼓掌。
隨即,雷鳴般的掌聲,在小小的偏廳裡轟然炸響,經久不息。
林晚站在台上,看著台下那些為她起立鼓掌的業界大牛,看著最後排,那個眼中含淚,卻笑得無比驕傲的男人,她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流了下來。
那年梨花如雪,少年問她,想考去哪裡?
她說,北京,最好的大學,學建築設計。
她沒有去成北京,卻在十年後,在上海,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為他和她的夢想,搭建了一座全世界都能看見的,最堅固、最美麗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