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德元年,冬月。
長安城籠罩在一場罕見的大雪之下,
朱門高牆,飛簷翹角,儘數披上厚重的銀裝,天地間一片肅殺寂寥。
然而,這寂靜之下,一股無形的躁動卻在皇城深處醞釀。
子時三刻,萬籟俱寂。
深邃的夜空中,北方天穹,那顆象征著人間至尊的紫微帝星,毫無征兆地驟然亮起!
其光之盛,遠超皓月,刹那間竟將漫天星鬥儘數壓下,煌煌紫氣如天河倒瀉,光耀百裡!
純淨、威嚴、至高無上的紫色輝光,撕裂了沉沉的夜幕,將整個長安城映照得如同白晝,更精準無比地投注在皇城東北隅,那座門庭森嚴、氣勢恢弘的秦王府上!
王府內院,燈火通明,人影幢幢,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王妃長孫氏臨盆在即,劇烈的陣痛讓她臉色蒼白,汗水浸透了額發。
穩婆、侍女腳步匆匆,壓抑的喘息與低語交織。
就在紫微帝星光柱貫入王府上空的刹那——
“哇——!”
一聲異常嘹亮、中氣十足的嬰啼,猛地撕破了產房內緊繃的空氣,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遠遠傳開!
“生了!生了!是位小郎君!”穩婆驚喜的呼喊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
幾乎與嬰啼同時,產房之內,異象陡生!
一股肉眼可見的淡金色氣流,氤氳蒸騰,自那剛剛脫離母體的、渾身還帶著血汙的嬰兒周身彌漫開來!
氣流盤旋,隱隱竟有龍吟之聲低回,形成一道若有實質的屏障,將嬰兒溫柔地包裹其中。
那金光純淨而尊貴,帶著難以言喻的威嚴,驅散了產房內所有的血腥與汙濁氣息,更讓所有靠近的人,從心底不由自主地生出敬畏與臣服之感!
更令人驚駭的是,整個長安城的地脈,仿佛被這新生嬰兒的啼哭和紫微星光所引動,發出了低沉而悠遠的嗡鳴!
這嗡鳴並非聲音,而是直接作用於所有修行者或感知敏銳之人的神魂深處,
仿佛沉睡的巨龍被驚醒,在厚厚的積雪與凍土之下,慵懶地舒展了一下龐大的身軀。
“天……天降祥瑞!紫微帝星耀世,龍氣護體!”一位年長的穩婆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對著繈褓中那被淡金氣流環繞的嬰兒叩拜不止。
王府之外,距離秦王府僅一街之隔的欽天監觀星台上,氣氛卻截然不同。
寒風卷著雪沫,抽打在值守官員的臉上,冰冷刺骨。
監正李淳風,一個麵容清臒、眼神銳利的中年人,此刻正死死盯著那貫穿天地的紫微星光柱,以及秦王府上空那濃鬱得化不開的淡金龍氣。
他手中捧著的渾天儀,指針瘋狂地旋轉著,發出不堪重負的吱呀聲,表麵銘刻的符文次第亮起又黯淡,仿佛承受著莫大的壓力。
“紫微耀世,龍氣衝霄……這……這……”李淳風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驚懼,他猛地回頭,
對著身後同樣目瞪口呆的副監吼道:“快!速速記錄!詳述異象!
星耀方位,龍氣形態,地脈鳴動之方位與強度!一字不可差!此乃動搖國本之兆!”
副監手忙腳亂地攤開卷宗,筆墨幾乎拿捏不穩,
急促地在特製的、能感應微弱靈氣的玉版上書寫著,字跡都因激動而扭曲。
李淳風則快步走到另一側巨大的銅製星盤前,十指翻飛,掐算推演,口中念念有詞。
隨著他的動作,星盤上代表大唐國運的龍形虛影劇烈地波動起來,龍頭部位光芒大放,直指秦王府方向,但龍身卻隱隱顯出一絲紊亂的征兆。
他的眉頭越鎖越緊,額角滲出細密的冷汗。“帝星臨凡,本該穩固國運……為何龍脈之氣如此躁動不安?
這龍氣護體之象,霸道絕倫,竟似……在主動牽引地脈之力?
福兮?禍兮?”他心中的疑慮如同雪片般堆積。
“監正!記錄已畢!”副監呈上玉版。
李淳風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氣,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
沉聲道:“加蓋密印,我親自入宮,麵呈陛下!此等異象,必須由陛下聖裁!”他攏緊官袍,拿起玉版,
步伐沉重卻又無比迅疾地衝下觀星台,身影很快消失在通往太極宮的茫茫雪幕之中。
此刻,太極宮甘露殿內,暖爐熏香,驅散了冬夜的寒意。
大唐開國皇帝李淵,年過五旬,身著常服,正與幾位親近妃嬪圍爐閒話,享受難得的片刻安寧。
尹德妃,這位以美豔與心機著稱的寵妃,正依偎在李淵身側,巧笑嫣然,纖纖玉指剝開一顆晶瑩的葡萄,欲送入李淵口中。
殿外忽傳來宦官急促而壓低的聲音:“陛下!
欽天監監正李淳風,有十萬火急天象密奏!言稱天現異兆,關乎國運!”
李淵臉上的閒適瞬間消失,眉頭一皺。尹德妃遞葡萄的手也僵在半空,美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陰霾。
“宣。”李淵的聲音帶著帝王的威嚴。
李淳風幾乎是踉蹌著奔入殿內,顧不得滿身風雪,撲通跪倒,雙手高舉那方靈氣氤氳的玉版:“陛下!臣李淳風有驚天要事稟奏!
子時三刻,紫微帝星驟然大耀,光耀長安,其輝直貫秦王府!
同時,秦王府上空現濃鬱龍氣異象,護佑新誕麟兒!
更有長安地脈隨之鳴動!此三星同耀之兆,亙古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