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承乾在宮中的書房內,來回踱步,神色焦慮。武才人的事情敗露,雖然暫時沒有牽扯到他,但他心中明白,這隻是一個開始。他的野心如同被點燃的火苗,越燒越旺,可如今局勢卻越來越不受他的控製。
“殿下,武才人被押入冷宮,我們的計劃怕是要生變。”太子的親信謀士侯君集低聲說道。
李承乾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哼,武才人不過是個棋子,沒了她,我們還有其他辦法。如今父皇對我日漸不滿,對魏王李泰寵愛有加,若不早做打算,這太子之位遲早會落入他人之手。”
侯君集皺了皺眉頭,說道:“殿下,如今朝中大臣大多心係陛下,我們要想有所行動,必須得謹慎行事。”
李承乾冷笑一聲,說道:“謹慎?如今已經沒有時間讓我們謹慎了。我聽說突厥那邊有一些部落對大唐心懷不滿,我們可以暗中與他們勾結,一旦時機成熟,裡應外合,奪取皇位。”
侯君集心中一驚,他沒想到太子竟然有如此大膽的想法。“殿下,與突厥勾結可是大逆不道之事,一旦被陛下發現,我們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李承乾看著侯君集,說道:“侯將軍,你若害怕,現在退出還來得及。但我告訴你,這太子之位我勢在必得,誰也彆想阻攔我。”
侯君集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咬了咬牙。“殿下,我既然已經跟著您,就沒有回頭路了。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我們得找個可靠的人去與突厥聯係。”
就在太子李承乾密謀之時,李世民在朝堂上也察覺到了一些異樣。最近朝堂上的氣氛有些壓抑,大臣們似乎都有所保留,不敢直言。
“諸位愛卿,有何事儘管直言,莫要藏著掖著。”李世民說道。
這時,諫議大夫褚遂良站了出來。“陛下,臣聽聞最近朝中有些大臣與太子走得很近,而且行為舉止頗為可疑。”
李世民心中一緊,他沒想到會聽到這樣的消息。“褚愛卿,你可查清楚了?莫要冤枉了好人。”
褚遂良說道:“陛下,臣已暗中調查,發現太子的謀士侯君集最近頻繁與一些神秘人來往,而且這些人似乎與突厥有關。”
李世民臉色一變,突厥一直是大唐的心腹大患,若太子與突厥勾結,那後果不堪設想。“傳侯君集進宮,朕要親自問個清楚。”
很快,侯君集被召進了皇宮。他心中雖然有些忐忑,但還是強裝鎮定地站在李世民麵前。
“侯君集,朕聽聞你最近與突厥人有來往,可有此事?”李世民嚴厲地問道。
侯君集心中一驚,但還是矢口否認。“陛下,臣絕無此事。那些傳言不過是小人的汙蔑。”
李世民看著侯君集,眼中充滿了懷疑。“哼,你最好說實話,若讓朕查出你有二心,定不輕饒。”
侯君集跪在地上,說道:“陛下,臣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二心。還望陛下明察。”
李世民沉思片刻,說道:“此事暫且擱下,若讓朕發現你有任何不軌之舉,定斬不饒。”
侯君集謝恩後,匆匆離開了皇宮。他回到太子府,將此事告訴了李承乾。
“殿下,陛下已經有所懷疑,我們得加快行動的步伐了。”侯君集說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好,我這就派人去聯係突厥的部落。一旦他們答應相助,我們就發動政變。”
與此同時,在宮中的魏王李泰也聽到了一些風聲。他心中暗自得意,覺得這是一個扳倒太子的好機會。
“哼,李承乾竟然如此愚蠢,與突厥勾結,這可是犯了大忌。我得想個辦法讓父皇知道此事。”李泰自言自語道。
李泰找到他的謀士,商議對策。“謀士,你有什麼好辦法能讓父皇知道太子與突厥勾結的事情?”
謀士想了想,說道:“殿下,我們可以暗中收集證據,然後通過一位中立的大臣將證據呈給陛下。這樣既不會讓陛下懷疑我們,又能達到我們的目的。”
李泰點了點頭,說道:“好,就按你說的辦。”
在長安城外的突厥部落中,李承乾派去的使者正在與部落首領談判。
“首領,隻要您願意相助,等我們太子登上皇位後,定會與貴部落共享榮華富貴。”使者說道。
部落首領冷笑一聲,說道:“你們太子倒是想得美。不過,我也可以答應你們,但事成之後,你們得割讓邊境的一些城池給我們。”
使者心中一喜,說道:“沒問題,隻要能成功,一切都好商量。”
就在雙方達成協議之時,突然有士兵來報,說大唐的軍隊正在向這邊逼近。
部落首領臉色一變,說道:“你們大唐軍隊為何而來?是不是你們泄露了消息?”
使者連忙說道:“首領放心,我們絕對沒有泄露消息。可能是大唐軍隊例行巡邏。”
然而,部落首領並不相信使者的話。“哼,我看你們就是在耍我。來人,將使者押起來。”
使者被押了起來,心中充滿了恐懼。他不知道該如何向太子交代。
在宮中,李世民接到了前方傳來的消息,說發現突厥部落有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