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向天下公布了秘閣卷宗之事後,表麵上京城逐漸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但實際上,朝堂內外早已是風雲暗湧。各方勢力在暗中蠢蠢欲動,一場新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朝堂之上,大臣們分成了兩派。一派以老臣王丞相為首,認為此事雖已公開,但仍需謹慎處理,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引發更多的動蕩;另一派則以年輕激進的禦史大夫張衡為代表,主張借此機會徹底清查皇室宗親中的隱患,以絕後患。
“陛下,當年之事雖已過去多年,但如今真相大白,難保不會有彆有用心之人利用此事興風作浪。臣以為,應立即對皇室宗親進行徹查,將那些心懷不軌之人一網打儘。”張衡言辭激烈地說道。
王丞相連忙起身反駁:“禦史大夫此言差矣。此事已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若此時大張旗鼓地清查宗親,恐會引起人心惶惶,不利於國家的穩定。陛下應徐徐圖之,不可貿然行事。”
李璟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聽著兩派的爭論,心中也在權衡利弊。他深知此事處理不好,將會引發皇室內部的矛盾,甚至可能導致國家陷入混亂。
“二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此事朕自會慎重考慮,不會草率行事。”李璟說道。
朝會結束後,李璟回到禦書房,趙軒早已在那裡等候。“陛下,如今朝堂上的局勢十分複雜,各方勢力都在觀望陛下的態度。臣以為,陛下應儘快拿出一個妥善的方案,穩定人心。”趙軒說道。
李璟點了點頭,“朕明白。但此事涉及到皇室宗親,不可輕易下手。朕打算先暗中調查那些與當年謀逆之事有關聯的人,再做打算。”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匆匆進來,“陛下,皇後娘娘派人送來消息,說有要事相商。”
李璟心中一動,不知道皇後此時找他所為何事。他帶著趙軒,匆匆趕到了皇後的寢宮。
皇後見到李璟,連忙起身相迎。“陛下,臣妾得知卷宗之事後,心中一直憂慮不安。如今外麵流言蜚語不斷,臣妾擔心會影響到陛下的聲譽和國家的穩定。”皇後說道。
李璟安慰道:“皇後不必憂心。朕已經向天下公布了真相,隻要朕處理得當,相信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皇後點了點頭,“陛下英明。不過,臣妾近日聽到一些傳言,說此事背後可能有一股神秘的勢力在操縱。他們想要通過泄露卷宗的內容,引發皇室內部的矛盾,從而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李璟心中一驚,“皇後可有線索?”
皇後搖了搖頭,“臣妾隻是聽聞而已,並無確鑿的證據。但陛下不可不防。”
李璟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皇後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如今京城中流言四起,肯定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而那些神秘人盜走卷宗,又將內容泄露出去,其目的肯定不簡單。
“陛下,臣以為我們應該從那些神秘人的身份入手,調查他們背後的主使。隻有找出幕後黑手,才能徹底解決問題。”趙軒說道。
李璟點了點頭,“朕也是這麼想的。此事就交給你去辦,一定要儘快查明真相。”
趙軒領命而去。李璟則留在皇後的寢宮,與皇後商議如何應對當前的局勢。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趙軒四處奔走,調查那些神秘人的線索。然而,進展並不順利。那些神秘人仿佛十分謹慎,沒有留下任何破綻。
就在趙軒感到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突然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說,若想知道那些神秘人的下落,就到城西的廢棄寺廟中一探究竟。
趙軒心中一動,他覺得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線索。於是,他帶著幾名親信,悄悄來到了城西的廢棄寺廟。
寺廟中一片荒涼,雜草叢生。趙軒小心翼翼地走進寺廟,四處查看。就在他走到寺廟的後院時,突然聽到了一陣輕微的聲響。
趙軒警覺地抽出佩劍,朝聲響傳來的方向走去。在一個破舊的房間裡,他發現了一個黑衣人。黑衣人見趙軒進來,轉身就跑。
趙軒追了上去,與黑衣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打鬥。黑衣人武藝高強,但趙軒也毫不遜色。兩人你來我往,鬥了幾十個回合,難分勝負。
就在這時,趙軒的一名親信趕來支援。黑衣人見勢不妙,趁機逃脫了。
“大人,讓他跑了。”親信說道。
趙軒皺了皺眉頭,“沒關係,我們已經有了一些線索。這個黑衣人身上肯定有我們想要的東西。”
趙軒在房間裡仔細搜索,終於找到了一些有用的線索。原來,那些神秘人是一個秘密組織的成員,他們的目的是推翻李璟的統治,扶持一個新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