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宮內,晨鐘暮鼓之聲悠悠回蕩,卻掩不住那暗流湧動的緊張氛圍。太子李恪在東宮書房中來回踱步,手中的書卷早已被他揉得皺巴巴。他的心亂如麻,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昨日朝堂上那一幕——武昭儀黨羽在朝堂上咄咄逼人,竟公然彈劾他的親信官員,說他們結黨營私、貪汙腐敗。
“殿下,莫要如此焦慮,當務之急是想對策才是。”太子詹事裴矩輕聲勸道。
李恪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這武昭儀步步緊逼,我豈能坐以待斃。裴公,你可有良策?”
裴矩捋了捋胡須,沉吟片刻道:“殿下,如今之計,我們需先穩住朝堂局勢。那些被彈劾的官員,我們要儘快查明真相,若真有把柄在他們手中,便丟卒保車;若純屬汙蔑,就聯合朝中支持我們的大臣,在朝堂上予以反擊。”
李恪微微點頭,心中卻仍有擔憂:“武昭儀背後有聖上撐腰,聖上對她寵愛有加,我們若反擊,隻怕聖上會怪罪下來。”
裴矩目光堅定:“殿下,聖上乃一國之君,自然以社稷為重。隻要我們有理有據,聖上不會不明是非。況且,朝中也並非都是武昭儀的黨羽,像長孫無忌大人等老臣,對殿下一直是支持的。”
李恪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不安:“好,就依裴公所言。你即刻去安排人手徹查那些官員之事,我這便去拜訪長孫大人,爭取他的支持。”
與此同時,武昭儀在自己的宮殿中,正與心腹謀士商議著下一步的計劃。她身著華麗的宮裝,眉眼間透著一股狠勁:“那李恪最近越發不安分了,這次彈劾他的親信,不過是給他一個警告,接下來我們要加大力度,徹底擊垮他。”
謀士崔玄暐微微欠身道:“娘娘,如今太子根基已有所動搖,但他背後還有長孫無忌等勢力支持。我們若貿然行事,恐會引起朝中動蕩。不如先從長孫無忌下手,削弱他的勢力,斷了太子的左膀右臂。”
武昭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這長孫無忌,一直是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隻是他在朝中威望頗高,要扳倒他並非易事。崔卿,你可有什麼好辦法?”
崔玄暐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娘娘,長孫無忌雖位高權重,但他也有把柄可抓。他與一些地方官員來往密切,據說在某些事務上有利益輸送。我們可以暗中派人收集證據,然後在朝堂上參他一本。”
武昭儀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此計甚好。你即刻安排人去辦,務必收集到確鑿的證據。另外,密切關注太子的動向,看他下一步有何動作。”
李恪來到長孫無忌的府邸,長孫無忌早已得到消息,親自在門口迎接。兩人來到書房,分賓主落座後,李恪便將朝堂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長孫無忌皺著眉頭,臉色陰沉:“這武昭儀野心勃勃,妄圖掌控朝政。殿下不必驚慌,老夫定會全力支持你。隻是如今局勢複雜,我們需謹慎行事。”
李恪急切地說道:“長孫大人,還望您能幫我出出主意,如何才能應對這武昭儀的步步緊逼?”
長孫無忌沉思片刻道:“殿下,當務之急是要穩固自身勢力。你可以多結交一些朝中正直之士,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同時,要注意自身言行,莫要給武昭儀留下把柄。至於武昭儀背後的勢力,我們可以尋找機會逐個擊破。”
李恪連連點頭:“多謝長孫大人指點。隻是那武昭儀深得聖上寵愛,聖上對她言聽計從,這可如何是好?”
長孫無忌緩緩說道:“聖上雖然寵愛武昭儀,但也不會完全被她蒙蔽。我們要想辦法讓聖上看清武昭儀的真麵目。殿下可以找機會在聖上麵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忠心,讓聖上更加信任你。”
李恪心中燃起一絲希望:“好,我這便按照長孫大人所說去做。還望長孫大人在朝堂上多多幫襯。”
長孫無忌拍了拍李恪的肩膀:“殿下放心,老夫定會為你保駕護航。隻是你也要做好應對各種情況的準備,這宮闈之爭,從來都是殘酷無情的。”
李恪離開長孫無忌府邸後,便開始著手實施自己的計劃。他一方麵讓親信官員四處奔走,結交朝中大臣;另一方麵,自己也更加勤奮地處理政務,希望能在聖上麵前留下好印象。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武昭儀的黨羽在朝堂上不斷製造輿論,詆毀李恪的聲譽。一些不明真相的大臣開始對李恪產生了懷疑,朝堂上的局勢越發對李恪不利。
這一日,李恪在處理完政務後,正準備回東宮。突然,一名小太監匆匆跑來,跪在他麵前說道:“太子殿下,聖上宣您即刻前往太極殿。”
李恪心中一驚,不知道聖上突然召見自己所為何事。他整理了一下衣冠,跟著小太監前往太極殿。
來到太極殿,李恪看到聖上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武昭儀則站在一旁,眼中帶著一絲得意。
李恪急忙跪地行禮:“兒臣參見父皇。不知父皇召見兒臣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