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戰事平息,大唐迎來了短暫的和平。長安城內,百姓們載歌載舞,慶祝邊疆的勝利。李世民在宮中大宴群臣,嘉獎有功之臣。
“此次邊疆平亂,各位愛卿勞苦功高。尤其是李靖,指揮有方,一舉鏟除了危害邊疆的勢力。朕定當重重賞賜。”李世民微笑著說道。
李靖起身行禮,“陛下過獎了,這都是將士們浴血奮戰的結果,臣不過是儘了自己的職責。”
宴會上,眾人歡聲笑語,氣氛十分融洽。然而,在這表麵的祥和之下,卻暗流湧動。
在朝廷的一些官員中,有一部分人嫉妒李靖等人的功績,他們暗中勾結,企圖在朝廷中製造事端,打壓李靖等人。
其中,以禦史大夫王仁為首。王仁心胸狹隘,見不得彆人比自己優秀。他認為李靖等人的功績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
“諸位,李靖等人此次立下大功,陛下對他們寵愛有加。長此以往,我們在朝廷中的地位將岌岌可危。我們必須想辦法對付他們。”王仁說道。
一名官員附和道:“大人所言極是。我們可以在陛下麵前彈劾李靖等人,說他們在邊疆戰事中有貪汙軍餉、濫用職權等行為。”
王仁點頭,“此計甚好。我們要搜集一些所謂的證據,讓陛下相信我們的話。”
於是,這些官員們開始四處搜集關於李靖等人的“證據”。他們派人到邊疆,尋找一些曾經與李靖等人有過矛盾的士兵,威逼利誘他們提供虛假的證詞。
與此同時,後宮之中也並不平靜。德妃一直野心勃勃,她想在後宮中獨攬大權。她得知朝廷中有人企圖打壓李靖等人後,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若能借助朝廷官員之手,打壓李靖等人,再在陛下耳邊吹吹風,說不定能讓陛下對他們產生不滿。這樣一來,我在後宮中的地位也能更加穩固。”德妃心中暗自盤算著。
她開始與王仁等人暗中勾結,互相傳遞消息,共同謀劃著一場陰謀。
幾天之後,王仁等人搜集到了一些所謂的“證據”,他們聯名上書彈劾李靖等人。
“陛下,臣等有要事上奏。李靖等人在邊疆戰事中,貪汙軍餉,濫用職權,導致士兵們生活困苦,戰鬥力下降。請陛下明察。”王仁跪在朝堂上,呈上了彈劾奏章。
李世民接過奏章,眉頭緊鎖。他不相信李靖等人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李靖等人在邊疆立下赫赫戰功,朕相信他們不會做出如此行為。你們可有確鑿的證據?”李世民問道。
王仁說道:“陛下,臣等有士兵的證詞為證。這些士兵親眼目睹了李靖等人的惡行。”
李世民心中有些猶豫,他決定派人去邊疆調查此事。
“朕會派人前往邊疆,調查此事的真相。若李靖等人真有貪汙軍餉、濫用職權等行為,朕絕不輕饒。若你們是誣陷忠良,也必將受到嚴懲。”李世民嚴肅地說道。
王仁等人心中有些忐忑,但他們覺得自己搜集的“證據”足以讓李世民相信。
李世民派了一名親信大臣前往邊疆調查。這名大臣名叫張誠,他為人正直,辦事認真。
張誠來到邊疆後,開始深入調查。他走訪了許多士兵和百姓,了解真實情況。
然而,他發現士兵們和百姓們對李靖等人讚不絕口。他們說李靖等人對待士兵如同兄弟,關心百姓疾苦,在邊疆戰事中,身先士卒,帶領大家取得了勝利。
“大人,李靖將軍是一位難得的好將軍。他怎麼可能貪汙軍餉、濫用職權呢?那些彈劾他的人肯定是嫉妒他的功績,故意誣陷他。”一名士兵說道。
張誠又找到了那些提供證詞的士兵,經過一番詢問,那些士兵終於承認是被王仁等人威逼利誘,才提供了虛假的證詞。
“大人,我們也是沒辦法。王仁他們派人威脅我們,如果不提供證詞,就會讓我們全家遭殃。”一名士兵哭著說道。
張誠了解清楚情況後,立刻返回長安,向李世民彙報。
“陛下,臣已查明真相。李靖等人並無貪汙軍餉、濫用職權等行為。那些彈劾他們的人是誣陷忠良。提供證詞的士兵也是被威逼利誘才說出那些話的。”張誠說道。
李世民聽後,心中大怒。“奸臣,竟敢誣陷忠良。朕定要嚴懲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