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龍脈修複之議
李世民班師回朝後,迅速召集了之前召集的能工巧匠、修道之士,再次就修複大唐龍脈之事展開商討。朝堂之上,眾人圍坐在一起,氣氛嚴肅而凝重。
一位白發蒼蒼的風水大師率先發言:“陛下,龍脈受損嚴重,想要完全修複絕非易事。需找到龍脈的斷裂之處,以特殊的靈物為引,借助天地之力慢慢滋養。”
“但如今靈物難尋,且天地之力變幻莫測,該如何引導這股力量是個難題。”一位年輕的修道者皺著眉頭補充道。
李世民認真傾聽著眾人的發言,心中思索著對策。“無論多麼困難,我們都要嘗試。朕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搜尋靈物,尤其是與龍脈相關的天材地寶。”
袁天罡此時也開口道:“陛下,除了尋找靈物,還需一場盛大的祭典。祭典可彙聚天下百姓的願力,以此來輔助龍脈的修複。”
李世民點頭表示讚同:“好,祭典之事就由袁先生負責籌備,務必做到萬無一失。”
二、各方響應,靈物搜尋
旨意下達後,全國各地迅速行動起來。各地官員紛紛派出人手,深入山林、湖泊、古跡等地,尋找可能的靈物。
在一處古老的山脈中,一支搜尋隊伍發現了一株千年人參。這株人參通體泛著淡淡的金光,散發著濃鬱的靈氣。“此等靈物,或許對龍脈修複有幫助。”領隊興奮地說道,連忙將人參小心翼翼地采摘下來,送往京城。
與此同時,在海邊的一座神秘島嶼上,一位漁民發現了一塊奇異的石頭。石頭表麵刻滿了神秘的符文,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漁民將石頭獻給了當地官府,官府又層層上報,最終也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靈物被送到了京城。李世民看著這些珍貴的靈物,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有了這些靈物,龍脈修複或許有了更大的把握。”
三、祭典籌備,暗流湧動
袁天罡全身心地投入到祭典的籌備工作中。他親自選定了祭典的日期和地點,在社稷壇周圍布置了複雜的陣法。
然而,就在祭典籌備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朝廷內部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一些大臣對祭典的效果表示懷疑,認為這隻是一種徒勞的舉動。
“陛下,花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去舉辦一場祭典,是否值得?我們應該將精力放在發展經濟和軍事上。”一位大臣在朝堂上直言道。
李世民心中不悅,但還是耐心地解釋道:“龍脈關乎我大唐的國運,祭典是為了凝聚天下百姓的力量,輔助龍脈修複。這是為了大唐的長遠利益考慮。”
儘管李世民進行了解釋,但仍有部分大臣心存不滿。而這些不滿的情緒,被一些彆有用心的人利用了起來。魔門的殘餘勢力得知祭典的消息後,開始暗中策劃破壞行動。
“隻要破壞了這場祭典,李世民修複龍脈的計劃就會失敗,我們就有機會東山再起。”一個魔門的殘餘分子惡狠狠地說道。
四、密探來報,危機預警
就在魔門殘餘勢力密謀之時,李世民的密探將消息傳到了他的手中。“陛下,據可靠消息,魔門殘餘勢力企圖破壞祭典。”密探焦急地彙報。
李世民眉頭緊鎖,他知道祭典不能有任何閃失。“加強祭典現場的安保,安排秦瓊、尉遲恭等將領帶領軍隊駐守。同時,讓袁先生加強陣法的防護。”
秦瓊和尉遲恭領命後,迅速部署軍隊。他們在社稷壇周圍設置了重重關卡,對進出人員進行嚴格盤查。袁天罡也對陣法進行了加固,添加了一些防禦性的符文和禁製。
“陛下放心,有我們在,定不會讓魔門的陰謀得逞。”秦瓊堅定地說道。
五、祭典前夕,人心惶惶
祭典的日子越來越近,京城的百姓們都充滿了期待。但魔門殘餘勢力散布的謠言卻讓一些百姓心生恐懼。
“聽說這場祭典會引發災難,李世民是在拿我們的性命開玩笑。”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開始議論紛紛。
李世民得知這個情況後,決定親自出麵安撫百姓。他登上城樓,向百姓們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
“朕舉辦這場祭典,是為了修複龍脈,拯救我大唐的國運。這是為了天下蒼生著想。大家不要被謠言所迷惑,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度過難關。”
百姓們聽了李世民的演講,心中的恐懼逐漸消散。他們開始積極支持祭典的舉辦,紛紛表示願意為祭典貢獻自己的力量。
六、祭典開啟,儀式莊嚴
祭典的日子終於來臨。社稷壇上,香煙嫋嫋,彩旗飄揚。李世民身著龍袍,神色莊重地走上祭壇。
袁天罡站在一旁,口中念念有詞,指揮著眾人進行祭典儀式。首先是獻上各種靈物,這些靈物被擺放在祭壇上,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接著,百姓們紛紛跪地,向天地祈福。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充滿了對李世民的信任。
“天地神靈,保佑我大唐龍脈修複,國泰民安。”百姓們齊聲高呼,聲音響徹雲霄。
隨著儀式的進行,一股神秘的力量開始在祭壇周圍彙聚。這股力量來自於靈物的靈氣,也來自於百姓們的願力。
七、魔門來襲,危機四伏
然而,就在祭典進行到關鍵時刻,魔門的殘餘勢力發動了攻擊。他們從四麵八方湧來,手持武器,口中念著邪咒。
“破壞祭典,讓李世民的計劃破滅。”魔門首領大聲喊道。
秦瓊和尉遲恭立刻帶領軍隊迎了上去。一場激烈的戰鬥在祭典現場展開。魔門弟子們施展著邪術,一時間,祭壇周圍烏雲密布,電閃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