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梗撩開垂花門的棉布簾子,邁出四合院,沿著胡同往前走,兩側的青磚牆高低錯落,隻有偶爾能瞥見牆內探出的枝椏,點綴著些許綠意。
拐過幾個彎,眼前豁然開朗,走出南鑼鼓巷,喧囂熱鬨的氣息撲麵而來,叫賣聲此起彼伏。
街道上人來人往,偶爾傳來的自行車“叮鈴鈴”地響個不停,引來眾人的回頭駐足圍觀,眼裡全是羨慕的眼神。
而穿著的衣服也是非常的樸素,大多都是洗得泛白的藍、灰、黑三種顏色。
不少人背著軍綠色的挎包,步履匆匆,仿佛總有忙不完的事情。
副食店的貨架上,僅僅擺放著簡單的商品,種類並不像後世那麼繁多。
賣東西的櫃子裡幾罐玻璃罐頭在陽光下反射著光芒,旁邊堆放著一些麻袋,從開口看,裡麵裝著一些一般的粗糧,估計是商店等著人們拿著糧票前來兌換而備著的。
路邊的宣傳欄裡,醒目地張貼著大幅宣傳畫,畫上的人物笑容洋溢,充滿乾勁地投入到祖國的建設勞動中。
高聳的電線杆上,大喇叭不時傳來慷慨激昂的革命歌曲,旋律振奮人心,激勵著人們積極地投入生活和工作。
深深的吸了口氣,感受著空氣中混著的煤煙味兒、泥土味,以及烤紅薯的香味,這是生活的氣息。
看著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聽著耳邊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賈梗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微笑。
也許,這個時代的生活條件艱苦一些,物質匱乏一些,但人們卻活得真實、快樂、充滿希望。
而不像後世每個人都奔波於生計,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變得疏遠了,那種純粹的快樂,反而越來越難以尋覓。
沿著街道走過,目光所及,儘是低矮的青磚房,牆皮斑駁脫落,露出裡麵泛黃的土坯,刻滿了歲月的痕跡。
牆上“備戰備荒為人民”、“抓革命,促生產”的標語鮮紅醒目,帶著這個年代特有的激情與理想。
街邊不少人住戶的屋簷下都堆放著或是蜂窩煤或是煤球,碼得整整齊齊。
街道兩邊,有賣糖葫蘆的、烤紅薯的,還有爆米花的,吸引著一大群孩子圍觀,看得出他們的目光裡儘是渴望。
沿路的門麵看到有國營副食店、百貨商店、糧店、供銷社等……,牆上貼滿了標語。
每個店門口都排著長長隊的隊伍,跟長龍似的,一眼望不到頭。
賈梗看著人們手裡緊緊攥著的布票、糧票、油票……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這計劃經濟時代的風景,後世的孩子們怕是見都沒見過吧。
他目光落到副食店門口。
一個穿著藍色工裝的婦女,正踮著腳尖朝裡麵張望,手裡緊緊捏著幾張票和一些毛票。
她身後,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女孩,正眼巴巴地盯著店裡擺放的水果,手指放在嘴裡吮吸著,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賈梗注意到,那就是一些略顯乾癟的蘋果,可能在後世都是超市處理不要的把,但在這個年代的這個季節,也算得上是難得的水果了。
自己後麵或許可以搞點各種果樹來種在空間裡,這樣自己想吃什麼水果倒是方便了。
賈梗心裡想到了秦家村,那邊的山上或許可以計劃一下,不僅是果樹,還有其他野雞野兔的也可以往空間裡投放點。
再往前走,百貨商店門口,隊伍更長了。
賈梗隱約聽到有人在抱怨。
而到糧店門口,隊伍也排得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