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誌開門後,並沒有看到人。
正疑惑間,突然他好似想到了什麼。
他連忙四處查看,果然在靠牆邊的位置發現了幾袋熟悉的東西。
看到這東西,秦大誌心情略微激動。
隻有東旭會托人這樣給他送東西。
那說明自己女兒一家目前沒事兒,而且還能給自己托東西,處境應該也不會太差。
他左右小心的瞅了瞅,連忙上前打算把糧食搬進屋子。
就在他剛剛摸到糧食袋子的時候,借著微弱的月光,看到袋子上的一封信。
他拿起信封,臉色立刻變了,小心的再次看了看左右。
隨後趕忙開始搬糧食袋子進屋。
剛剛搬完他反手立刻就把門栓插上,並且找來一根木棒頂著。
劉桂英見秦大誌小心翼翼的樣子,來到院子輕聲詢問。
“當家的,這是?”
“噓!走,回屋說!”
秦大誌跑了幾趟把糧食袋子全部扛回了屋。
他把門掩上,這才低聲說道:“我懷疑這是東旭他們托人給我們送來的,跟前幾次一樣。”
“啊?快看看是什麼東西!”劉桂英催促。
“彆急,這裡還有一封信!”說著秦大誌從懷裡掏出了信封。
鼓鼓的一眼就能看到裡麵熟悉的樣子。
“這是錢?”劉桂英不確定的問道。
秦大誌點頭,“嗯,我猜也是!”
說著就把信封拆開,果然裡麵是厚厚的一疊大黑十一級一份信件。
劉桂英看到信的那一刻,反而沒怎麼在意那疊錢了。
“快看看是不是淮茹他們的來信?”
秦大誌深吸口氣,拿起信紙認真看了起來。
半晌!
“好,好啊,沒事就好啊!”
“你倒是給我念一下啊,是不是淮茹他們有消息了!”劉桂英急道,他們老兩口也就隻有秦大誌認識一些字。
秦大誌點頭,“是淮茹他們的來信,他們現在不在內陸,在港城那邊去了。難怪這麼久都沒有音信。”
“他們現在在港城可比在四九城混的還要好,這信裡說啊,他們現在在那邊住著大彆墅,還有花園和泳池,而且吃飯有廚師,掃地有傭人,生活有管家照顧。日子過的舒服著呢。”
“那就好,那就好,我這心裡的石頭可算是放下來了。”
“還有淮茹他們還在那邊開了很大的公司,有很多人在他們手底下乾事兒呢。”
“我就知道淮茹是個能乾的人,不然也不能把他兩個哥哥都給弄去當了工人。咱家有淮茹真是咱家幾輩修來的福氣!”
“那棒梗和小當他們呢?信上有說嗎?”
“小當繼續在那邊讀書,棒梗現在信裡說沒有讀書了,生意做的可大了,時不時還跑國外去談生意。”
“啊?可棒梗不是才10歲嗎?”劉桂英震驚。
“咱家棒梗,哪能當正常小孩,那在古代就是12歲的甘羅宰相。”秦大誌說起棒梗一臉得意。
隨後兩人又聊了會,這才把目光放在桌上的大黑十上。
劉桂英道:“這淮茹給的也太多了,咱老兩口在這村裡也花不了這麼多錢啊?他們自己留著比在咱手裡方便。”
“放心吧,你姑娘說,你這大孫子買啥東西都是好幾萬幾十萬的花出去,要不是這邊花不了多少,你姑娘都打算直接給你1萬塊呢。”
劉桂英嘴巴張大,不敢置信,自己這女兒一家變化這麼大。
曾幾何時,她們從沒想過自己女兒能過上這樣的日子。
以前想的最好的也不過是希望女兒能在婆家不受欺負。
沒想到自己女兒現在都成了一個大老板了。
劉桂英擦擦眼淚把桌上的錢收了起來。
隨後打開幾個麻袋,裝的跟以前一樣,都是吃的,米麵糧油肉以及一些賈梗準備的港城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