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賈梗開始從空間生產各種信號塔,電纜,用海運運到申城。
開始派人鋪設網絡,他可不想等待現實世界慢慢生產,那不知道得等到什麼時候去了。
在大量資金投入下,僅僅兩個月整個申城和珠三角的網絡就鋪設完畢。
賈梗再次在申城和珠三角推廣起了網吧,開始培養網民。
這個時期人們對電腦的認識僅限於那一部分高端知識分子。
賈梗的目的就是要讓這些科技快速落地,他有信心讓國內快速追上這失落的10年。
隨後他又複製了港城模式,開始給自己集團旗下的所有員工分期貸款彩電,冰箱,洗衣機,電飯煲,空調等等。
國內的這些都是在申城生產工廠生產出來,成本相對來說要便宜很多。
價格平攤到一年兩年甚至三年的話每個月並不多,主要是他並不打算收取員工的利息。
這一舉措直接讓所有西貝集團在申城和珠三角的員工沸騰了。
正好馬上快過年了,不少人都申請買了彩電冰箱洗衣機電飯煲等。
至於空調都是冬天了,暫時還沒人買,畢竟申城這邊的冬天並不算冷,同樣不熱。
一時間申城電力部門都差點被弄恐慌了,突然整個城市的用電量猛增狂飆,調查之後才發現是電器惹的禍。
而這些家裡有了電器的人又去周邊鄰居那裡炫耀,導致越來越多人了解知道了西貝集團的各種產品。
西貝集團的各種電器再次開始狂銷,即使對外沒有免費,依然銷量非常迅猛!
不知道這些人是不是把這麼多年存的錢都拿出來用了。
賈梗不知道的是他直接暴力提升了人們的欲望閾值,導致這幾個月結婚的姑娘要是男方家裡沒個幾樣像樣的電器都會嫌棄。
不少家庭為了兒子結婚,隻得咬牙買買買。
當電視產品豐富時,賈梗開始讓西貝娛樂集團發力,各種電視劇開始跟當地電視台合作。
人們的娛樂生活一下子就豐富了起來。
1981年很快到了,國內政策更加明顯和開放。
賈梗的西貝地產開始大規模拿地建設,同時也承建政府的一些基建設施項目,整個申城到處都在開工,建築工人在申城都有幾十萬人同時勞作。
當然這些不止有西貝集團的員工,還有其他新成立的地產公司。
整個申城都成了一個大工地在高速建設發展。
賈梗的西貝集團每天不停息的修建,到1981年四月的時候半年多過去,西貝集團負責的新城區已經初具規模和模樣。
寬闊的柏油馬路,兩側綠樹成蔭,路中央隔離帶的花草園藝,路上的每隔幾十米一個高大的路燈。
十字路口的各種整齊劃一的白線,兩側的高樓大廈,以及部分街道的的高層小區,這一幕幕都不斷震撼著那些聽說後來參觀的人的眼球。
賈梗完全按照21世界的標準建設的新城區,給這個剛剛對外開放的人們眼界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甚至天天都有媒體和居民跑來這邊蹲點,就是想看看那些建築的修建進度。
申城政府的領導來參觀後都打算把政府辦公地遷移到這邊來,跟這邊比起來,市裡就像一個小地方的城市一樣。
也因為西貝集團建立的新城,讓政府開始重新規劃城市建設,以新城高標準為指引進行建設。
時間漸漸又過去了幾月,西貝集團新城的房子開始對外出售,全是現房。
幾百塊一平的價格讓不少人望而卻步,不過就算如此所有房子也在一天內被哄搶一空,全部賣了個乾淨。
寫字樓那些賈梗沒賣,把西貝集團的各個公司企業開始遷移到新城區,頓時新城區熱鬨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