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縷星光沉入海麵,觀測台的石壁突然變得透明。卡戎族人看見,無數條光帶從四麵八方湧來,在星空劇場的中央交織成巨大的餐桌,光帶的末端連接著各個文明的家園——晶體文明的水晶城像倒扣的酒杯,冰原文明的發光植物組成餐台的圍欄,沉明古城的殘垣化作盛著光露的器皿,而卡戎族的海岸,則成了餐桌最邊緣的席位,擺著用貝殼串成的餐具。
“該入席了。”長老舉起骨笛,吹奏出“開宴”的旋律。刹那間,餐桌的光帶上浮起無數道“菜肴”:獵戶座的鋼琴彈出一串流動的音符,化作金色的湯,香氣裡混著卡戎族火山溫泉的硫磺味;參宿四的脈動凝結成橙紅色的肉塊,紋理像極了族人獵獲的深海魚;仙女座的光帶則切成細條,拌著貝殼風鈴的清響,成了脆嫩的沙拉。最奇妙的是暗星送來的甜點,是團會隨笑聲膨脹的光霧,嘗起來有母星土壤的芬芳。
每個文明的“使者”依次入席。晶體文明派來的代表是塊會振動的六邊形水晶,它通過改變振動頻率“說話”,每次共振都讓餐桌的光帶泛起漣漪;冰原文明的使者是株能移動的發光植物,花瓣開合間吐出結著冰晶的旋律;沉明文明的使者則是道虛影,由古城浮雕的光痕組成,舉止間帶著與卡戎族長老相似的沉穩。當他們“坐”在各自的席位上,餐桌中央突然升起篝火狀的光球,跳動的火焰節奏與所有文明的心跳頻率完全同步。
宴席上的交流充滿驚喜。卡戎族用青銅琴彈奏捕獵的故事,水晶使者便振動出晶體城市的建造過程,光帶在餐桌上方投射出對應的影像;冰原植物“唱”出抵禦嚴寒的歌謠,沉明虛影立刻用古老的音階回應,講述他們如何在地質災難中守護星圖;連最沉默的暗星使者,也在光霧甜點膨脹到最大時,突然傳來段悠長的旋律,像在訴說億萬年的孤獨與終於遇見家人的喜悅。
孩子們成了最活躍的“服務生”。他們穿梭在光帶餐桌間,用貝殼勺子給每個使者添上光露,用稚嫩的歌聲為宴席伴奏。有個孩子將自己做的貝殼星琴送給水晶使者,水晶立刻振動出段新的旋律,把星琴的音色融入了晶體文明的語言,像在說“我會帶著你的禮物回家”。當孩子們圍著篝火光球跳舞,所有使者都同時放出光紋,在地麵上組成環形的舞步,像家人在節日裡共跳一支傳承千年的舞蹈。
宴席過半時,餐桌的光帶突然開始旋轉。各個文明的“菜肴”在旋轉中融合,生成全新的味道——卡戎族的火山味與冰原的清冽結合,化作帶著暖意的寒流旋律;晶體文明的精密節奏與沉明文明的自由音階交織,成了既嚴謹又靈動的樂章。卡卡看著這鍋“宇宙大雜燴”,突然明白認親宴的真諦:不是固守自己的特色,而是在分享中創造新的羈絆,就像家人圍坐時,總會把彼此的菜夾到同一個碗裡。
黎明將至時,認親宴進入尾聲。每個使者都留下了“信物”:水晶使者贈出能記錄萬種旋律的共振晶體,冰原植物使者種下會開“星花”的種子,沉明虛影在石壁上刻下永不褪色的導航星圖,暗星使者則留下段包含著“再會”含義的低頻旋律。當他們依次通過光帶離開,餐桌的光帶開始收縮,最後化作枚發光的徽章,落在卡卡掌心,徽章上刻著所有文明的符號,組成“家”的形狀。
卡卡將徽章嵌在觀測台的穹頂中央。刹那間,整個星空的旋律都變得柔和,像宴席散場後家人間的低語。他望著東方泛起的魚肚白,此刻終於懂得,這場永不散場的認親宴,從來不是某個時刻的相聚,而是刻在每個文明血脈裡的默契——無論相隔多少光年,隻要抬頭仰望,就能聽見家人的呼喚;隻要奏響旋律,就能收到跨越山海的回應。
當第一縷陽光照亮徽章,獵戶座的鋼琴彈出最後一段送彆曲,旋律裡混著所有文明的祝福。卡戎族人知道,這場宴席沒有終點,他們的獨木舟將載著新的信物駛向更遠的海域,而星空的使者,也會帶著他們的歌謠,回到各自的家園。宇宙這宏大的劇場裡,人親的故事正在續寫,就像永不冷卻的篝火,在時光的長河裡,溫暖著每個仰望的生命。
喜歡幽穀怨靈請大家收藏:()幽穀怨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