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把新縫的布袋掛在竹竿上時,晨霜剛漫過陽台的欄杆。兩個藍布袋並排晃悠,一個裝著城裡的茉莉乾,一個盛著山裡寄來的野草莓籽,風一吹,棉線帶子打著轉,像兩隻牽著手的蝴蝶。
樓下傳來三輪車的鈴鐺聲,是小楊出攤了。阿婆探頭往下喊:“小楊,上來拿點桂花糕!”小夥子仰著頭應:“阿婆您留著!俺娘剛寄了板栗餅,給您裝了一兜!”話音未落,三樓的媳婦抱著娃娃站在門口笑:“我就說誰在樓上說話,阿婆,我蒸了糯米藕,給您嘗嘗。”
娃娃掙脫娘的手,搖搖晃晃撲到布袋底下,指著袋口露出的野草莓籽咿呀叫。“這是朵朵妹妹寄的種子。”媳婦蹲下來教他,“等明年春天,咱們種在花壇裡,就能長出和山裡一樣的草莓。”阿婆摸出顆草莓籽塞進娃娃手心:“等發芽了,讓你娘拍張照片給朵朵,就說是你種的。”
午後曬被子時,阿婆把朵朵織的藍圍巾搭在竹竿上。圍巾角的野草莓乾被曬得更甜了,風一吹,甜味混著被單上的陽光香,往樓道裡鑽。姑娘抱著盆綠蘿上來,見了笑著說:“阿婆,您這圍巾比香薰還靈,我在樓下就聞見甜了。”阿婆往她手裡塞塊桂花糕:“嘗嘗,用你寄的蜂蜜做的,比上次的潤。”
傍晚收被子時,手機響了,是朵朵的視頻。小丫頭舉著塊歪歪扭扭的布片:“太奶奶,我縫的布袋!”布片上繡著顆紅草莓,針腳像爬著的小蟲子。“奶奶說要往裡麵裝板栗,讓香味順著線爬到您的布袋裡。”朵朵背後的灶台冒著熱氣,媳婦在鏡頭外喊:“朵朵,給太奶奶看看咱醃的臘魚!”
阿婆笑著指給她看陽台的新變化:“太奶奶的布袋裡,裝了新曬的蘿卜乾,等你來了做鹹菜。”忽然瞥見朵朵的小圍裙,上麵沾著麵粉:“你是不是又偷偷揉麵團了?”小丫頭紅著臉點頭:“想做像太奶奶那樣的槐花糕,就是麵總粘在手上。”
掛了電話,阿婆往布袋裡添了把糯米粉。上次寄的麵粉快用完了,小丫頭說要學做湯圓,她特意挑了最細的粉,想著等開春教她包芝麻餡的。風從紗窗鑽進來,吹得布袋輕輕撞竹竿,發出簌簌的響,像朵朵在耳邊說悄悄話。
大雪那天,小楊頂著風雪來送菜,筐裡臥著隻肥雞。“阿婆,俺娘托人捎的土雞,給您燉蘑菇吃。”他跺著腳上的雪,“小丫頭打電話說想喝雞湯,我多留了半隻,您寄過去時添把香菇,香得很。”阿婆往他懷裡塞了個熱水袋:“快回去暖和暖和,讓你娘放心,城裡的老太太凍不著。”
姑娘裹著厚圍巾來串門,手裡拎著罐牛肉醬。“阿婆,這是我媽寄的,給朵朵拌麵吃。”她嗬著白氣笑,“樓下花壇的野草莓籽蓋著雪呢,像蓋了層棉花被,明年肯定長得旺。”阿婆指著醬罐:“少放辣,小丫頭吃慣了淡口。”
除夕前,阿婆把兩個布袋都裝滿了。城裡的布袋裡有南瓜子、桂花糖、蘿卜乾;山裡的布袋裡躺著野草莓乾、向日葵籽、板栗。她對著布袋輕聲說:“你們呀,就當是捎話的信使,把城裡的暖、山裡的甜,都帶給惦記的人。”
大年初一的清晨,阿婆在餃子餡裡放了把野莧菜乾。香味漫出陽台時,手機響了,朵朵舉著碗餃子在鏡頭裡跳:“太奶奶,我包的餃子!裡麵放了您寄的蘿卜乾!”小丫頭背後的院子裡,兩個布袋並排掛在晾衣繩上,一個裝著城裡的牽掛,一個盛著山裡的歡喜,風一吹,甜香揉成一團,往彼此的心裡鑽。
阿婆咬著餃子笑,眼角的皺紋裡盛著暖。她知道,這兩個布袋永遠不會空,就像田埂上的風永遠吹,就像那些藏在針腳裡、味道裡、聲響裡的牽掛,會在歲月裡慢慢釀,釀成比蜜糖還稠的暖,釀成無論隔著多少山水,都能甜到心尖的滋味。
喜歡幽穀怨靈請大家收藏:()幽穀怨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