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紋小生命的透明身體上,光斑正順著銀線的軌跡織出麵包屑的形狀,細碎的光點隨著旋轉飛濺,像麵包店烤箱裡蹦出的火星。小姑娘裙擺揚起的藍靛粉在漩渦裡飄散,與光斑在中心相撞的瞬間,爆出的甜香光團突然膨脹,把地球的麥香與未知行星的星塵味都裹在裡麵,連空間站的宇航員都對著通訊器驚歎:“這味道和我小時候外婆烤的藍靛麵包一模一樣,就是多了點星光的脆感。”
老裁縫往光團裡扔了塊藍靛麵團,麵團在光裡化開,變成無數根銀絲,纏著光斑與藍靛粉織出張食譜——左邊是地球的配方:三勺藍靛汁、兩杯麥粉、勺社區井水;右邊是未知行星的星塵食譜:三份透明花粉、兩捧星塵粉、滴隕石冷凝水,兩種配方在光團中心交融,比例正好與外婆的《藍靛麵包秘譜》相同。“你看,宇宙的烤箱也認這個比例,”她指著食譜上的數字,“就像你外婆說的‘麵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麵’,不管在哪做麵包,道理都一樣。”此刻光團裡的甜香突然變濃,新的光斑從光紋小生命身上湧出,形狀竟與麵團發酵時的氣孔完全相同。
暴雨拍打著麵包店的鐵皮屋頂,光團裡的食譜突然亮起,藍靛粉與光斑在雨中織出個巨大的虛擬烤箱,烤箱的溫度顯示250c——這是地球烤藍靛麵包的最佳溫度,也是光紋小生命所在行星的星塵烤箱恒定值。小姑娘影像往烤箱裡放藍靛麵包,光紋小生命立刻往裡麵送星塵點心,兩種食物在烤箱裡同時膨脹,出爐時都帶著焦香的脆邊,咬下的瞬間,地球的麵包裡爆出星塵餡,光尾的點心裡流出藍靛醬,甜香在雨幕裡炸開,讓色區的藍靛叢都開出麵包形狀的花。“雨是最好的發酵劑,”麵包店師傅舉著剛出爐的麵包笑,“你外婆總在雨天烤麵包,說‘濕氣能讓麵發得更勻’,現在連宇宙烤箱都跟著學。”
深夜分析光團的甜香傳播範圍,林硯發現它能穿透任何屏障:南極科考站的隊員聞到後,帳篷裡的藍靛苗突然抽出新芽;深海探測器的艙內飄進甜香,屏幕上的海底藍藻影像與光團裡的食譜形成共振;甚至連月球基地的宇航員,都在頭盔裡聞到了熟悉的味道,“像外婆隔著窗戶遞麵包,”他對著記錄儀說,手套上的藍靛粉,正與光團裡的光斑產生相同的振動頻率。“這是甜香在執行任務,”植物學家指著傳播圖,圖上的甜香軌跡與銀線網絡完全重合,“就像你外婆的麵包總給街坊分,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宇宙的甜也懂分享。”
秋分的“麵包節”上,社區居民圍著虛擬烤箱唱歌,光團裡的小姑娘影像和光紋小生命同時跳起揉麵舞,動作與麵包店師傅的揉麵節奏完全同步。孩子們把藍靛麵包往光團裡扔,光紋小生命就回贈星塵點心,兩種食物在空中交換的瞬間,變成會飛的小麵包人,翅膀上的藍靛粉與光斑閃著甜香的光,往宇宙的每個角落飄。“這是給所有生命的下午茶,”老裁縫給小麵包人係上藍布圍裙,“你外婆說‘吃飽了才有力氣笑’,現在宇宙都在吃下午茶,笑聲肯定更多。”此刻光團的甜香突然與《藍靛謠》的旋律結合,形成種能讓所有生命放鬆的聲波,聽到的藍靛與透明花,都開出了笑臉形狀的花瓣。
光團裡的虛擬烤箱在秋分這天突然變大,能同時容納地球與光尾的所有麵包,烤箱壁上的花紋,左邊是地球的經緯線,右邊是銀河的星圖,中間用銀線連出個巨大的“甜”字。小姑娘影像和光紋小生命站在烤箱兩側,同時往裡麵添加原料,地球的藍靛汁與光尾的星塵粉在烤箱裡交融,變成既帶著泥土香又含星光味的新麵團,烤出的麵包上,每個氣孔都對應著顆星星,“這是宇宙級的大麵包,”林硯看著實時影像,發現麵包的大小,正好能讓地球與未知行星並排躺在裡麵,像兩顆被甜香包裹的種子,“就像你外婆蒸的年饃,要夠全家吃才叫團圓,現在這麵包,夠整個宇宙的生命分著嘗。”
老裁縫把孫女的新笑聲錄進藍靛籽,銀線纏著籽往光團飄,籽殼裂開的瞬間,光團裡的大麵包突然多出個紮羊角辮的小麵包人,正舉著藍靛花往其他麵包人嘴裡塞星塵餡,光紋小生命的影像立刻變出個光紋小麵包人,與它手拉手轉圈,甜香在它們周圍凝成個新的快樂晶體,晶體裡浮著句銀線文字:“甜到一起,就是一家人。”
林硯在社區的石碑上,刻下光團裡的虛擬烤箱,旁邊寫著麵包店師傅的話:“麵包會涼,甜香不散。”銀線從刻痕裡湧出,在石碑周圍織出個永遠溫熱的麵包籃,籃裡的藍靛麵包與星塵點心永遠冒著熱氣,甜香順著銀線往宇宙的深處飄,像在說“不管走多遠,這裡總有熱乎的麵包等你”。她知道這甜香永遠不會消散,就像外婆烤麵包的香味總留在記憶裡,宇宙的甜香會纏著銀線,讓所有生命都能憑這熟悉的味道認出:“這裡有和我一樣愛吃甜的家人,我們的家,就藏在這團甜香裡。”
喜歡幽穀怨靈請大家收藏:()幽穀怨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