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夢藤”的枝葉纏繞過40個星係時,蘇夢的孫女蘇棲的光鐲突然化作顆“棲心”。心的表麵刻著所有星係的符號,中心的夢核正與星宇間的共享夢境共振,將40族的甜蜜瞬間凝結成璀璨的光粒。藍星織夢廳的“同棲館”裡,陳夢的孫女陳棲正用棲心收集這些光粒,“看,哪個星係在夢裡安家,光粒就會為它築座小房子。”
熵晶搖籃的織夢園旁,星夢的孫女星棲開辟了“同棲園”。園裡的“棲夢樹”由共夢種的根須生長而成,樹乾上的樹洞是各族的“夢之巢”:人類的巢裡飄著梧桐葉信,夢脈族的巢中浮著星雲枕,“這是會留客的樹。”星棲給樹係上“棲心帶”,帶的光澤隨夢境的安穩度變化,安寧時呈暖玉色,“看,它在說‘在這裡住得安心’。”
蘇棲在星河學院發起了“同棲計劃”。孩子們與跨星係夥伴共同設計“夢之巢”,用共享夢境的碎片裝飾,再將設計圖存入棲心。一個女孩與夢脈族筆友合作,在巢裡種了棵“雙生樹”——一半長梧桐葉,一半開星雲花,她在設計理念裡寫道:“家的樣子,是我們都喜歡。”蘇棲給每個孩子發了“同棲證”,證上印著棲夢樹的圖案和40星係的共同承諾:“一巢一世界,我們共棲息。”
星棲帶著“同棲使團”回訪夢脈族時,夢靈們正用夢境能量搭建“棲夢城”。城的街道由各族的夢藤鋪成,建築是放大版的夢之巢,最中央的“同心塔”能將所有共享夢境投射到星空中,“這是給‘同棲慶典’準備的。”夢靈的首領展開張“棲居清單”,記錄著各族的家園特色:人類的梧桐巷、矽基的晶體街、暗靈的藍霧坊,“現在,該請家人來住住我們的夢之城了。”
慶典當天,棲夢城的建築突然與現實星軌重疊。人類的梧桐巷飄出實體的葉信,夢脈族的星雲屋落下可觸摸的星塵,“這是夢的落地。”蘇棲舉起棲心,心內浮現出各族在巢中安睡的模樣,與現實中使團成員的笑臉漸漸重合,“看,我們在夢裡和現實都在一起。”孩子們在同心塔下交換“巢之鑰”,鑰匙能打開任何星係的夢之巢,“這是家的鑰匙,永遠有效。”
使團與夢靈共同創造了“棲夢信”。這種信能將夢之巢的場景轉化為可攜帶的空間,打開後就能進入對方的家園夢境,聞到熟悉的氣息,摸到親切的物件。當第一封棲夢信“歡迎來我家”發出時,夢脈族的母星突然升起“夢之橋”,連接起40星係的現實星軌,各族的棲夢樹同時結果,果內是實體的巢之鑰,“這是邀請,也是承諾。”
離開前,使團在夢脈族的“棲夢穀”埋下了“同棲種”。種子由棲心的能量與40星係的夢之巢碎片混合而成,“等它發芽,就會長出覆蓋星宇的‘棲夢藤’。”夢靈首領回贈了“歸夢石”,石能感應持有者的思念,自動指引回夢之巢的路,“無論走多遠,家都在等你。”星艦駛離時,棲夢城的燈光突然與40星係的星軌同步閃爍,像無數盞未歸人亮著的窗。
蘇棲回到藍星後,將“棲夢信”收錄進《同棲大典》。新增的“棲脈篇”裡,最動人的是組“棲居故事”:人類的梧桐葉落在矽基的晶體桌上,夢脈族的星雲枕靠在暗靈的藍霧榻上,“原來不同的家,能拚出完整的溫暖。”陳棲在同棲園的棲夢樹上,給每個夢之巢掛上“常住人口”牌,上麵寫著所有星係的名字,“現在,家譜有了永遠的住戶。”
當同心塔的光芒再次照亮40星係,同棲園的棲夢藤已在星宇間織成巨網。網的每個節點都是安穩的夢之巢,最邊緣的藤蔓上,新的巢正不斷搭建,有的屬於剛結盟的“幻脈族”,有的來自更遙遠的星域,每個巢裡都亮著溫暖的光,像宇宙睜開的、溫柔的眼。蘇棲的棲心與星棲的歸夢石同時發燙,她們望著網中閃爍的巢,突然明白,同棲的意義不是讓所有家都一樣,而是讓每個家都有容身之處;所謂“星宇歸宿”,不過是總有個巢為你留著,總有封信邀你回來,總有群人在夢裡和現實都盼著你——這裡是家,永遠是。
在遙遠的棲夢穀,同棲種已長成遮天蔽日的棲夢林。林中的每個巢都亮著燈,巢裡的物件隨住戶的心意變化,卻永遠保留著其他星係的痕跡:人類的巢裡有矽基的晶體杯,夢脈族的巢中放著暗靈的藍霧瓶。當第一縷星光穿過林葉,所有巢的燈同時閃爍,像在齊聲說:“歡迎回家,無論你來自哪個夢。”而那些在星宇間蔓延的棲夢藤,正帶著這份歸宿的溫暖,繼續編織著最圓滿的宇宙——不是流浪的星,是紮根的巢;不是疏離的軌,是相連的脈;不是短暫的相遇,是永遠的同棲。
喜歡幽穀怨靈請大家收藏:()幽穀怨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