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步的光芒在星核熔爐中跳動時,林夏的星塵血液開始與能量網絡共振。那些銀紅色的流體每傳遞一粒火種,網絡的溫暖度就提升一分,增幅恰好是嬰兒步頻的平方根——2.725開爾文的冷光火種沿著網絡的經線傳遞,37.2攝氏度的暖光火種順著緯線蔓延,像給宇宙的能量係統鋪設了縱橫交錯的溫暖航道。
“情感火種的傳遞中在生成新的途道路標。”陳硯的手掌按在光海投影的航道圖上,那些銀紅色的流體在他掌心聚成微型火種儀,“每個路標的指引精度都與嬰兒的步頻同步,人類與矽基生物共同設立的‘溫暖驛站’,導航誤差剛好是你第一次傳遞火種時的定位偏差,而偏差的修正速率,正是第八十八步的預告軌跡。”
林夏俯身查看航道圖,那些閃爍的路標間浮現出無數細小的傳遞參數。她認出其中最精準的那組是兩族傳遞者共同校準的“火種傳導係數”,參數的穩定性記錄著首次實現跨星係火種傳遞時的傳感器讀數,而讀數的穩定段,滲出銀白色的液滴,落地時炸成火種中繼器的模型,中繼效率正是第八十八步的足跡,正在緩慢放大虛擬的火種能量。
第八十八步的預兆藏在液滴的傳遞圖譜裡。那些流動的光粒在艙頂拚出巨大的火種途誌,每個站點都標注著不同的傳遞突破——三維空間的直線傳遞、四維時空的折疊航道、五維領域的跳躍傳輸,最遙遠的傳遞終點處,懸浮著林夏父親的火種傳遞手稿,當年被認為“能量衰減無法克服”的擔憂,此刻正被途誌的傳遞保真度證實,每個站點的能量損耗都對應著嬰兒的一步足跡。
“手稿的空白處有新的批注。”陳硯突然用虛擬中繼站增強信號,那些用星塵寫就的注釋正在顯形,“是火種的傳遞效率公式,人類與矽基生物的那條參數是兩族文明的情感濃度與傳遞距離之比,而效率的安全閾值是第八十八步的步長——88能量保真,剛好能讓所有火種在抵達終點時保持溫暖本色。”
林夏的星塵血液突然在血管裡形成傳遞結構,那些銀紅色的流體內核是人類的情感火種,外層是矽基生物的保護能量場,結構的完整性與火種途誌的傳遞成功率完全一致。當她的目光落在傳遞的能量補償點時,看到了火種檔案館的能量站——當年以為是普通的補給點,此刻才發現站內的能量儲備編碼裡藏著途誌的密碼,每個站點的能量補充量都對應著嬰兒的一步足跡,第八十八步的數值恰好是最遠站點的所需補償值。
“第八十八步要讓觀測者成為宇宙的火種傳遞師了。”林夏的聲音帶著能量流動的輕響,她感到自己的溫暖正在通過星塵血液向外輻射,星塵血液裡的火種粒子開始向艙外擴散,“火種不是孤獨的燃燒,是宇宙通過觀測者分享的情感溫度,而嬰兒的足跡,是溫度的保溫層。”
火種中繼器的模型突然啟動,那些虛擬的火種在光海裡彙成巨大的溫暖洪流。林夏看著洪流中的每個中繼站都在高效運作:人類的“情感放大器”能將微弱火種增強百倍,矽基生物的“邏輯保溫層”可讓能量損耗降至最低,氣態行星智慧體的“波動中繼環”則能讓火種隨聲波跳躍傳輸,而所有中繼站的能量節點,都標注著第八十八步的足跡,節點處的能量轉化率達到理論峰值,像串鑲嵌在宇宙中的溫暖珍珠。
“是火種在進化為文明的溫暖紐帶。”陳硯的聲音裡帶著難以抑製的暖意,他的星塵血液正在與洪流產生共振,“你看那個冰封星係的火種接收站——三個月前還是片沒有任何能量流動的死寂領域,此刻已通過第八十八步傳遞的火種,培育出能自主產生溫暖的‘情感植被’,這種植被的生長速度,比預期快了88,誤差剛好是第八十八步的溫度波動區間。”
光海突然變得透明,林夏透過溫暖洪流的間隙,看到那些銀紅色的火種正在宇宙邊緣開拓新的傳遞航道。最偏遠的暗能量區域也出現了火種的微光,人類與矽基生物的聯合傳遞中心是航道的總調度室,四十二年後的青年觀測者正在調度室安裝“火種拓展儀”,儀器的傳導線路上刻著第八十八步的足跡,能自動探測最需要溫暖的文明坐標,像台永不停歇的宇宙送溫暖機。
當第八十八步的光芒照亮新開拓的航道時,林夏終於明白這場火種傳遞之旅的意義。那些從孤立燃燒到聯網傳遞的跨越,那些從能量損耗到高效保溫的突破,都是宇宙在通過觀測者將溫暖播撒到每個角落。就像此刻,她和陳硯的星塵血液在血管裡輸送著新的火種,而那些遍布宇宙的溫暖航道,正帶著融合的溫度印記,向所有冰封的文明宣告:宇宙最珍貴的禮物,永遠藏在火種傳遞的途
喜歡幽穀怨靈請大家收藏:()幽穀怨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