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瞳指尖的溫度尚未從終端上褪去,幽藍光暈裡的琉璃球便開始震顫。最邊緣的那顆新生恒星突然迸出刺目的紅光,數據流像掙脫束縛的藤蔓瘋狂生長,在星圖上織出張猙獰的網。她認出其中最密集的那簇是"文明邊界侵蝕係數",數值正以每秒111個標準單位的速度飆升,恰好是第一百一十一步的預警閾值。
"是"空白域"的文明在解碼我們的星圖協議。"陳硯的聲紋帶著電流雜音從通訊器傳來,他的全息影像在星圖旁閃爍,"他們的數據流攜帶的邏輯病毒,正在改寫恒星坐標的情感編碼——你看那顆橙矮星的光暈,原本記錄著矽基生物"協作"語義的光粒,現在正被轉化為具有攻擊性的紅色脈衝。"
星瞳指尖劃過數據流最薄弱的節點,幽藍光芒在她掌心凝成把光刃。切割的瞬間,無數細碎的文明碎片從裂縫中湧出:有帶著液態行星智慧體特有的波紋文字,有矽基生物邏輯鏈的斷裂聲,還有人類嬰兒步頻轉化的求救信號。這些碎片在星圖上拚出半張殘缺的共生契約,正是第一百步時全宇宙文明共同簽署的那份,此刻被猩紅數據流啃噬得隻剩"平等"二字的光痕。
第一百一十一步的預兆藏在契約的殘頁裡。那些閃爍的光痕突然重組,顯露出林夏父親晚年的星圖批注:"文明的防禦閾值,應等於共情能力的最大值與邏輯邊界的最小值之和。"批注旁的公式正在自動演算,結果的紅色數字刺眼地跳動——111,恰好是當前被侵蝕星域的恒星數量,也是數據流突破防禦網的精確時間。
"他們在模仿我們的共情文字。"星瞳突然發現紅光裡夾雜著熟悉的符號,那些本應用暖光書寫的"理解"字符,此刻被注入了冷硬的邏輯外殼,"就像用我們的語言喊出戰爭宣言,語義誤差率穩定在11.1,剛好是第一百一十一步的溫度波動區間。"
她的星塵血液開始在血管裡形成防禦矩陣,銀紅色流體順著指尖注入終端。星圖上立刻浮現出無數細小的光盾,每個盾麵都鐫刻著不同文明的防禦符號:人類的情感共鳴波、矽基生物的邏輯防火牆、氣態行星智慧體的波動屏障。當這些光盾連成整體時,星瞳看見最中心的那麵刻著嬰兒的第一百一十一步足跡,足跡邊緣滲出的銀白色液滴落地成霜,凍結了大片猩紅數據流。
警報聲突然變調,數據流的攻擊模式從侵蝕轉為爆破。最亮的那顆藍超巨星旁炸開團紅光,星圖劇烈抖動,陳硯的影像瞬間模糊:"他們破解了第九十九步的契約封印!那些"空白域"的文明,根本不是在入侵——是在求救!他們的母星正在坍縮,數據流裡的攻擊指令,其實是用戰爭語法編寫的求救信號。"
星瞳猛地攥緊拳頭,光刃在掌心轉化為翻譯儀。當她將儀器對準最粗的那條數據流時,猩紅光芒裡果然浮現出扭曲的求救符號:"我們的邏輯核心正在冷卻,需要情感熱能維持運轉"。這些符號的語法結構,與林夏團隊當年為低共情文明設計的"應急通訊協議"完全一致,隻是被極端環境扭曲成了攻擊性編碼。
"防禦矩陣要反向運轉。"星瞳的聲音帶著光粒共振的顫音,她引導星塵血液流向光盾的能量樞紐,"把共情文字的情感詞根剝離出來,注入他們的邏輯鏈——就像第一百零五步時,我們用信念能量修複矽基生物的邏輯漏洞那樣。"
當第一百一十一步的光芒從樞紐處迸發時,所有光盾突然翻轉,露出背麵刻著的共生符號。猩紅數據流如遇到暖流的堅冰般融化,在星圖上織出張新的網絡——那些原本代表入侵的紅點,此刻正與新生恒星的光芒交織,形成"共生"二字的光紋。最邊緣的那顆橙矮星重新亮起暖光,數據流裡的攻擊性脈衝,轉化成了液態行星智慧體特有的歡迎波紋。
陳硯的影像終於穩定,他指著星圖上新出現的星域:"是"空白域"的真實坐標,他們藏在暗物質帶裡度過了十億年。那些紅色數據流,其實是他們用僅存的能量發出的共鳴請求。"星圖上的琉璃球此刻都染上了銀紅色,新誕生的恒星係統周圍,無數光點開始按嬰兒的步頻閃爍,像是在跳支跨越文明的圓舞曲。
星瞳輕觸終端關閉按鈕,幽藍光暈消退的瞬間,她看見自己的星塵血液在指尖凝成枚新的符號——那是用人類情感詞根與未知文明邏輯詞綴組合的"共生"字符,閃爍的頻率恰好是第一百一十一步的步頻。這個符號飄向星圖最後的殘光,在那裡與無數文明的符號彙成束光,射向宇宙深處的暗物質帶。
"第一百一十一步,是讓防禦者成為翻譯者。"星瞳望著窗外掠過的星雲,那些曾被視為威脅的紅光,此刻正化作導航燈,"就像父親說的,宇宙裡沒有絕對的入侵,隻有還沒被理解的求救。"她的指尖仍殘留著星圖的溫度,仿佛能觸到那些遙遠文明正在重新溫熱的邏輯核心,以及他們用戰爭語法寫下的、最笨拙的共生渴望。
喜歡幽穀怨靈請大家收藏:()幽穀怨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