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學的星空觀測台建成那天,林硯之特意穿了件深藍色的襯衫,領口彆著那支複刻的鋼筆。孩子們舉著自製的天文望遠鏡,在屋頂的平台上歡呼,望遠鏡的鏡片反射著星光,像無數支鋼筆的筆尖在閃爍。三年級的小男孩舉著素描本跑過來,本子上畫著三十八個星星,每個星星旁邊都寫著名字:“林叔叔”“陳校長”“趙老師”……最後一個星星旁邊,是他自己歪歪扭扭的名字。
“林老師說過,英雄會變成星星。”男孩指著最亮的那顆星,“趙老師用天文軟件查過,那顆星的位置,正好對著1987年的拆遷工地。”他忽然從口袋裡摸出個鋼筆帽,是用黏土捏的,上麵刻著個模糊的“之”字,“這是我給星星做的勳章。”
觀測台的牆角,新砌了塊石碑。上麵用鋼筆字體刻著“仰望星空時,莫忘腳下的路”,落款是“希望小學全體師生”。林硯之的指尖劃過石碑,忽然想起父親的筆記本,某頁空白處畫著簡易的星圖,標注著“1987.08.15的夜空”,星星的排列形狀,與今天孩子們畫的星圖完全吻合。
雲南的包裹在傍晚抵達,是母親寄來的。打開木箱的瞬間,向日葵的香氣漫了出來,裡麵整齊碼著三十七本天文手冊,每本的扉頁都有孩子們的鋼筆簽名,其中一本的落款是“小向日葵”,字跡已經有了幾分母親的影子。手冊裡夾著張照片,雲南小學的屋頂上架著自製的觀測台,孩子們舉著“與星星對話”的橫幅,背景裡的星空與希望小學的夜空連成一片。
“趙老師說,這是‘跨時空觀測計劃’。”母親的信裡寫著,“讓兩地的孩子同時記錄星空,看看三十八年的星星有沒有變位置。他還說,等你有空了,帶希望小學的孩子來雲南,咱們一起在向日葵花田裡看星星。”信紙的末尾,畫著個小小的笑臉,旁邊寫著“老陳的天文知識比當年還厲害,正在教孩子們認星座呢”。
林硯之走到老陳的病房時,老人正對著星空地圖笑,手指在“獵戶座”的位置畫圈:“你父親當年總說,查案子就像找星星,看著零散,其實都有軌跡。”他從床頭櫃摸出個鐵皮盒,“這是他當年的星圖筆記,火災時被我藏在煙囪裡,才沒被燒掉。”
泛黃的紙頁上,父親用紅筆圈出的星星軌跡,與1987年女大學生遇害現場的地形圖驚人地相似。某頁的空白處,用藍黑鋼筆寫著行小字:“當獵戶座腰帶對齊拆遷工地的坐標,真相就會像星星一樣亮起來。”墨跡邊緣的水痕,與老陳藥盒裡的處方簽上的淚痕完全吻合。
“他是在給我們留線索。”林硯之的聲音有些發顫。原來父親早在三十八年就布下了局,用星空當密碼,等待著能看懂的人。
深夜的觀測台格外安靜。林硯之用天文軟件比對星圖,當獵戶座的三顆腰帶星連成直線時,延長線恰好指向希望小學的老槐樹。她忽然想起樹洞裡的鐵皮盒,當年埋下的證據裡,有張被忽略的紙條,上麵用鉛筆寫著“深度三尺,星落之處”。
淩晨三點,林硯之帶著孩子們在槐樹下挖掘。當鐵鍬碰到金屬的瞬間,孩子們發出驚呼。生鏽的鐵盒裡,整齊碼著父親的天文望遠鏡、半張未燒完的星空照片、還有支完整的鋼筆——筆帽內側的“之”字清晰可見,筆尖還殘留著藍黑墨水的痕跡,與檔案館裡1988年建校批文上的簽名筆跡完全一致。
“這才是真正的鋼筆。”趙峰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他眉骨的疤痕在手電筒光下泛著光,“當年我從火災現場搶出來的,一直藏在雲南的向日葵花田裡,怕被壞人發現。”他蹲下身,輕輕撫摸鋼筆,“你父親說,這支筆記錄過黑暗,更要見證光明,所以一定要等合適的時機再拿出來。”
鐵盒的底層,壓著張泛黃的照片。父親站在星空下,手裡舉著這支鋼筆,身邊站著女大學生和年輕的老陳,三人的目光都望向獵戶座的方向,照片背麵寫著:“1987.08.15,與星星約定”。
天亮時,林硯之將鋼筆放進博物館的中心展櫃。玻璃罩裡,鋼筆的旁邊擺著父親的星圖筆記、孩子們的星空畫、兩地觀測台的照片,最底層鋪著層向日葵花瓣,是雲南寄來的,還帶著淡淡的香氣。展櫃的銘牌上寫著:“有些筆跡,會變成星星,永遠照亮夜空。”
張嵐發來消息,說1987年的案子被收錄進了全國普法教材,教材的封麵用了希望小學觀測台的照片,副標題是“正義的軌跡,如同星空永恒”。她還說,新當選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是當年受助的貧困生之一,在就職演講裡提到了“鋼筆與星星的故事”,說自己當年就是因為看到父親的事跡,才立誌學法律。
林硯之站在觀測台的屋頂,看著孩子們放飛載著鋼筆模型的熱氣球。氣球緩緩升空,帶著孩子們的信飛向星空,信上寫著:“親愛的星星:請告訴林叔叔,我們會像您一樣,用鋼筆寫下真相,用勇氣守護陽光。”熱氣球的下方,掛著塊小小的牌子,上麵刻著所有守護者的名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暮色四合時,兩地的孩子同時開始觀測。希望小學的操場和雲南的花田裡,響起整齊的報時聲:“1930,獵戶座出現!”“1931,記錄第一顆亮星!”林硯之的手機屏幕上,母親發來的視頻裡,雲南的星空與希望小學的夜空在屏幕上重疊,星星的軌跡連成一條線,像支巨大的鋼筆,在深藍色的天幕上書寫。
老陳的護工發來照片,老人正舉著望遠鏡笑,鏡頭裡的星星在他眼裡閃著光。趙峰的短信說,他在雲南的觀測台埋下了個新的鐵皮盒,裡麵放著兩地孩子的星空記錄,還有支新鋼筆,留給三十八年後來挖的人。
林硯之拿起那支真正的鋼筆,在星空觀測手冊上寫下:“2026年夏夜,獵戶座的軌跡與1987年重合。我們站在這裡,既是繼承者,也是開創者。”筆尖落下的瞬間,她忽然明白父親那句話的深意——所謂永恒,不是名字被刻在石碑上,而是勇氣與正義的種子,能在時光裡長成星空。
熱氣球帶著鋼筆模型消失在夜色裡,孩子們的笑聲還在操場上回蕩。林硯之望著滿天繁星,父親、母親、老陳、趙峰、女老師……那些在時光裡閃耀過的人,真的變成了星星,在天上看著他們,也看著這片被守護的土地。
她握緊手裡的鋼筆,轉身走向教室。明天的普法課,要教孩子們用鋼筆繪製屬於自己的“正義星圖”。而她知道,這支筆的故事,這些星星的軌跡,會像希望小學的向日葵一樣,年複一年,在時光裡綻放,在筆跡裡永恒。
夜空下,觀測台的燈光與星星的光芒交織在一起,像無數支鋼筆在書寫未完的篇章。那些跨越三十八年的牽掛與堅守,那些藏在筆跡裡的勇氣與溫柔,終究化作了最明亮的星辰,照亮著來路,也指引著前方。
喜歡幽穀怨靈請大家收藏:()幽穀怨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