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物叫做霍去病。
他是衛青、或者說是衛子夫的“外甥”。
當然了,最開始的時候這個人並沒有與漢家雙壁,也就是陳定、衛青並立,因為這個人的年歲實在是太小了。
衛子夫進入到武帝視線的時候,是武帝六年的秋冬之際,那個時候的霍去病方才是三四歲的年紀,對於衛青和衛子夫來說隻是一個“累贅”或者說是“拖油瓶”。
但當衛子夫發跡了之後,她就不再覺著霍去病是拖油瓶了,因為霍去病的年紀較之衛青以及衛子夫都是較小的,這是一個缺點,也同樣是一個優點。
衛子夫知道自己將來一定是會孕有子嗣,甚至一定是會有一個男丁降世的——因為她丈夫的家裡真的有皇位要繼承。
而這個孩子的身旁一定要有一個年紀差不多的人陪伴著,這個人一定是要靠譜、一定是要沒有什麼權勢的背景。
這一點衛青的孩子是不可能實現了。
因為隨著衛青才能的顯現,皇帝為了拴住衛青一定會為他賜婚,且賜婚的對象一定會是皇室血脈,這樣子的子嗣天然的是和皇室站在一起的,他們甚至可以高高掛起。
可是霍去病不同。
霍去病的父族隻是一個小官而已,甚至可以說隻是一個小吏而已,這樣子一個人深度的和衛家綁定在了一起,他隻能夠依靠母族,也就是衛家才能夠繼續往上爬,繼續往上走。
即便他擁有無儘的才能也是一樣。
所以培養這樣子一個人、培養這樣子一個她兒子未來的“伴讀”也好、心腹也好,都是一件無本萬利的事情。
霍去病便是這樣子進入到了武帝眼中的。
因為這個時候的武帝同樣是想到了衛子夫等人想到的事情,並且他想的更多——無論到時候衛子夫的孩子能否奪嫡成功,這個霍去病都可以成為衛氏的退路。
隻能說,劉氏的皇帝在寵愛一個人的時候,一定是會竭儘全力的為她思慮周全的。
雖然到了不愛的時候,很有可能自己出手將這一切的思慮全部都拆除——但這並不影響此時的布置。
於是,在你情我願的情況下,霍去病這個孩子甚至可以經常性質的進出皇宮了。
武帝九年的冬末,匈奴人被暫時打敗了,也因為寒冷的天氣,他們沒有辦法繼續侵擾大漢的邊境,隻能夠拿出來往年的積蓄,想要熬過去這個冬日。
當然了,大多數熬過去的都是貴族——少部分才是那些黔首。
富有的人會越來越富有、有權勢的人會越來越有權勢,富有的人不會將自己的財富分給貧窮的人,而有權勢的人也不會將自己的權勢分給沒有權勢的人。
這是十分簡單的道理,是個人都能夠明白的道理。
如果有人裝作不懂這個最基礎的、不可更改的道理,提出與之相悖的道理,那麼這個人便一定是沒有什麼好心思,一定是在裝傻以為自己謀求利益。
無論是大漢,還是匈奴,都是這樣。
所以,一場寒冷的冬日過去,匈奴其實並沒有損失多少的精銳,畢竟那些精銳都不可能是沒有權勢的貧窮之人。
武帝十年的春日,匈奴人已經開始躍躍欲試,想要發動對大漢的進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