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龍山內的城莊已經建設到將近尾聲,但依然有不少雜活需要乾,這段時間以來,李牧不斷帶著士兵們“南征北戰”,餘下之人也都在山中每日操練武藝,分不出精力來修整城內的設施。
這些山賊們,正好抓回去當免費的勞工。
“牧哥兒,這孩子呢?”賈川指了指那幼童道。
“……”
李牧沉思片刻,歎了口氣道:“帶回大龍山,選個心腸好的士卒家眷收養了吧。”
這間牢房內共有肉票二十多人,其他人離開威虎寨後可以回家、自力謀生,可這孩子若是放任不管便是死路一條。
眼下大龍山內除了那一千多名士卒外,還有他們的家眷也都搬了進來。
上千戶人家,想要找個願意收養他的人不難。
賈川聞言點頭走上前去,儘可能溫聲軟語的安慰著,將那孩子抱起轉身走出山洞。
看到這一幕,其他人皆是目露驚異之色。
有個白發蒼蒼的老漢鼓足勇氣走上前來,小心翼翼的問道:“敢問這位軍爺,你們是哪個營口的兵?”
“是縣內守軍,還是邊軍,亦或者是某位官老爺的衛隊?”
李牧聞言一笑,搖頭道:“都不是。”
“那您是……”老漢欲言又止。
“我這支軍隊是自己組建的,兵卒們也都是些窮苦人家出身的弟兄……雖然有官家的背景,但卻不屬於除了我之外任何一人的轄管。”李牧半真半假的開口道。
“難怪,我就說那些官老爺才不會管我們這些人的死活……”老漢慘笑一聲,繼而又衝著李牧等人跪拜行禮:“李爺,您今日救了我,老頭子無以為報,大恩大恩銘記在心。”
“倘若日後有什麼用得著的地方,您一句話,我豁出這條命去也絕無二話。”
“我就住在黃石村,名叫黃二孬!”
伴隨著老漢這句話,其餘那些被救之人也紛紛開口,表示會為李牧歌功頌德,在十裡八鄉間傳頌他的名號。
這正是李牧想要看到的結果。
“世道艱難,貪官惡吏橫行,惡霸盜匪肆虐,我建立這支軍隊的初衷便是為了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不受欺淩。”
雖然李牧的真實想法並非如此,但此時根本無人會質疑他這句話。
他神情嚴肅,極為認真的開口道:“諸位回鄉後儘可向街坊鄰裡傳達,若是誰有心參軍,不怕勞累凶險的話,儘可來安平尋我即可。”
眾人聞言神情頗為激動。
“先是有了個黃巾教,如今又有了您,倘若這大齊再多一些像您這樣的人,咱們百姓的日子可就好過了。”黃二孬顫聲開口,而後,他又像是想到了什麼一般詢問道:“李爺,您這支隊伍有名字嗎?”
聽到這話,李牧也愣了一下。
他的確尚未給自己這支軍隊起一個名字。
而一支完整的軍隊無論人數多少、規模大小,都有屬於自己的名號和軍旗,那些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軍團,其名號都頗為響亮。
比如魏武卒、背嵬軍、朵顏三騎、金吾衛、鐵浮屠等等。
李牧這支軍隊組建初期,當時他內心也隻是將其視為一群散兵遊勇,可隨著這些日子的磨煉和實戰,這些士卒們也表現出了一支出色軍隊該有的彪悍之氣和令行禁止的作風。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那麼便有必要給它定下一個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