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雲領著淇淇和唐唐剛進門就被蘇章明拉過去一通詢問。
今年為什麼提前那麼早就回來了?
為什麼開著貨拉拉的車子回來?
寶馬車怎麼沒開回來?
是不是出什麼事情了?
弟弟蘇章明圍著蘇雲問個不停,他本身也是個心思活絡的人,蘇雲昨天開著貨拉拉回來的,這段時間的異常舉動都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麵對蘇爸蘇媽和蘇章明的眼神詢問,配合蘇雲一言難儘的表情。
一家人頓時緊張起來,生怕蘇雲他們真的遇上什麼麻煩了。
於是趁爸爸媽媽弟弟弟媳和蘇小姑都在,支開了孩子們上樓看電視,所有人都坐一起,家裡確保隔牆沒有耳之後,蘇雲直接坦白了天災和空間的事情,5個人從一開始的震驚到最後蘇雲表演了好幾次空間收納大法,才慢慢的接受了天災論。
蘇雲把自己能記住的天災後會發生的事情都大概說了一遍,得知天災即將到來而蘇雲兩夫妻已經把深城的房子車子公司都賣了變現去囤物資,一家頓悟到問題的嚴重性。
蘇媽拉著蘇雲的手,眼淚止不住的流下,總感覺在女兒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吃了太多苦,特彆是聽到蘇雲和家人走散後一直在各大聚集地尋找他們,不僅風餐露宿還成了半個瞎子,最後被人當兩腳羊給賣了,蘇媽心裡跟堵了一塊大石頭一樣鈍痛不已,其他人此時都沒有說話,低著抹著眼淚。
等大家平複了情緒,蘇雲安慰道:“還好我回來了,所以這一次我們一起加油,再也不要分開。”
“天災來了,那世道是不是要亂了呀?”蘇爸問出了關鍵的問題。
“前麵一年還好,洪水過後世道徹底亂了,除了救援基地還有部隊管理,其他地方基本都沒有了秩序......”
蘇家眾人在短短一個小時內很快接受了天災論,大家圍坐在一起商量如何應對天災,除了蘇雲囤好的那些物資之外還需要囤哪些東西,該怎麼最大化去利用空間。
最後得出結論,大頭都讓蘇雲和王傑兩人搞定了,那他們就囤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好了,為了不引起周邊人的懷疑,大家暫時還是和之前一樣該做什麼就做什麼,隻在暗地裡囤物資,家裡所有的現金存款加起來300多萬加上蘇雲剩下的一千多萬,加一起差不多2000萬,這麼多錢他們7個人用1個月時間去囤貨完全沒有足夠了。
蘇小姑一直在鎮上租了門麵做經濟快餐,剛好有條件多囤些食材和熟食,每天換著花樣做菜,然後打包放好,由弟弟蘇章明從快餐店後門送回家或蘇雲悄悄收進空間,好在蘇章明平時也經常幫忙跑腿送飯送肉,倒是不會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蘇章明平時除了跑腿,還要負責采買各種農機和建材,萬一地震之後房子塌了,這些建材就蓋房子。
弟媳在鎮上小學做小學老師,空餘時間也比較多,她負責在鎮上的各種半加工作坊定製吃食,本地米粉,糍粑,豆腐,臘肉,臘腸,粽子,米糕等等。
蘇爸蘇媽還是和之前一樣每天賣肉做做樣子,其實主要目的是自留大部分肉類自己囤著,除了牛肉,豬肉,私底下還要收羊肉雞鴨魚肉。
蘇家生意做得好,經常有縣裡和市裡的人打電話訂肉,每次幾百斤打包好給貨拉拉運去城裡,所以囤肉這方麵基本上沒什麼難度。
蘇雲和王傑負責把村裡的房子進行加固改造和外出趕集收購各種山貨和農產品,極寒這一年也是蘇家最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他們幾乎要把往後所有的食物都要做出來。
而且孩子們也準備放寒假了,到時候四個娃就跟著蘇雲一起勞作,他們要慢慢接觸學習以外的東西,蘇雲想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的去改變孩子們的思想和行為習慣。讓他們不僅要學會保護自己愛護家人還要學會很多應付天災的技能。
安排完所有事情,蘇章明湊上來,一臉戲謔:“前段時間訂的肉丸子還有花生油菜籽油也都弄好了,這兩樣是不是你們之前就預謀好的?哼哼,還說是副食店訂貨,這下我明白了,都是給咱自己吃的。”
賤兮兮的樣子挨了蘇媽一個腦拍,大家心知肚明,兩人之前說的那些話都是幌子,為了以後大家不會缺衣少食,女兒連公司都賣了囤貨,她這個做媽媽的也要加油囤貨。
蘇章明手腳倒是挺快的,這才一個月就搞定了之前訂的東西。
於是讓蘇章明天就開始跑腿把做好的肉丸和油都悄悄拉回來,蘇章明突然有點後悔沒多囤一些肉丸子和牛蹄,牛肉絲倒是做好了都放冰櫃裡,幸好他嘴饞特地多定了一些,本來想著到時候過年自己家吃,吃不完再讓姐姐打包帶走。
蘇雲忍不住給自己弟弟豎起大拇指,趁孩子們都在二樓看電視,蘇小姑已經在旁邊開始搗鼓小燒烤了,沒一會王傑從鐵匠家回來了,大家一邊商討一邊在一樓收拾白天蘇爸蘇媽肉檔囤下的肉,大冰櫃裡麵的庫存也全部拿出來理一理切好塊用袋子裝好真空打包,一個真空袋差不多2斤肉,足足搞了200袋牛肉和120袋豬肉才把冰櫃清空,當著全家人的麵蘇雲又表演了一次空間神奇的收納功能,放冰箱真不如放空間保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邊做事,一邊聊著天,一邊吃著蘇小姑弄好的燒烤,一家人其樂融融,做起事情格外有乾勁。
蘇爸忙活完去廚房洗手時說到:“目前每天宰兩頭牛下午都要剩一些腿肉或內臟,以後咱們每天隻賣到下午兩三點就收檔回來多做點事,囤的肉一部分送到你小姑快餐店裡麵做成熟食,一部分像今天一樣洗乾淨打包好,趁著春節前夕農貿市場肉販子多,咱們順勢也多囤一些肉。”
“那你們把肉送到店裡,我把配菜都準備好,做一些小炒和鹵肉,小弟和姐姐每天要過來幫忙運回家。”蘇小姑感覺可以儘情的發揮自己的廚藝了。
蘇雲也在一邊幫腔:“那我每天晚上都回來收你們白天囤的東西,大家都統一放在一樓的小房間分類擺好,如果想要收其他的物資就在家裡微信群說一聲讓大家都知道彼此都囤了些什麼,私人物品就統一用收納箱裝好後在箱子外麵寫上自己的名字和物品名字,這樣以後你們想要找的話直接找對應的箱子比較方便。咱們一大家子以後回村了吃喝拉撒用到的東西都要過明路,所以囤貨的這段時間要找個借口和村裡的人透出消息是王傑公司做不下去了欠了很多錢才會回村裡住,這樣頂多讓彆人看點熱鬨,但是對於我們日常囤貨修房子來說是一個好借口。”
“你們帶著孩子回村住少不得彆人說你們,也隻能這樣委屈一下了。你們有空經常去後山撿一些柴回來,往後停水停電的,都要先做好準備,極寒真的來了山上的柴就不夠撿了,就算咱們自己囤了木炭這些但是也要象征性多拉幾次柴回來過過明路。”蘇爸擦乾淨手,拿出蘇家平時做賬的本子開始寫起來。
韓章明點頭表示同意:“我認識幾個木材廠的老板咱們還可以多弄幾車廢柴回來,不忙了我也回去給姐夫搭把手把房子加固一下,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你彆到處亂跑就不錯了,每天晚上都出去喝酒,我真怕你把空間和天災的事情說出去。”張麗麗心裡非常擔心蘇章明像以前一樣喝了酒就喜歡吹牛的性格。
“我保證我從現在開始戒酒,我也不出去吃飯了,我每天就圍著你們轉,誰需要我就在群裡艾特我。”蘇章明平時朋友多,啥樣的朋友都喜歡找他吃飯吹牛,因為他又大方又講義氣又不懂拒絕彆人。
“你要是真能戒酒,小姑每天給你多做幾個你喜歡吃的菜!”蘇小姑不太相信蘇章明能戒酒。
蘇章明是個十足的吃貨,當下就點起了菜譜:“小姑,我要吃肥腸,粉腸,扣肉,鹵雞腿...”
話還沒說完又被蘇媽一個腦拍:“你要減肥了,不然到時候地震來了全家就你跑不動,以後你喝酒也隻能在家喝酒,敢出去外麵喝酒你就彆回家了。”
張麗麗看到蘇章明吃癟,嫌棄的捏了捏旁邊蘇章明的遊泳圈,表示同意婆婆的話。
天災重生第29天星期四,一早起來全網炸裂,州城的疫情終於是瞞不住了,幾個大平台都在瘋狂傳播相關的視頻,病毒不僅大規模爆發,並且以每天新增5000多例的速度在傳播,而且這還隻是媒體爆出來的數字,真實數字遠遠不僅這些,周邊很多人已經被封控了兩個多月,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也達到曆史新高,州城路段徹底被封控,所有車輛禁止出入,整個東省人心惶惶,就連附近的城市一夜之間大街小巷各種大紅色的水馬隨處可見。
蘇雲打開手機業主群,之前的鄰居們都惶恐的表示現在進出小區都要每天做檢測,仿佛又回到了病毒剛開始泛濫的那一年令他們十分的沒有安全感。
他們不知道再過一段日子,不僅不能隨意出街,就連外麵跑腿的小哥基本都不敢回家,一回家就直接被封在家裡出不來了,為了多掙些錢大多數跑腿小哥晚上就直接住在外麵公共區域過夜,為了保證跑腿的小哥不會成為間接的傳染紐帶,政府強製勸離在街上騎著電動車跑腿的那些人,到時候隻能是社區工作人員送什麼就吃什麼。
有幾個玩的好的鄰居私聊蘇雲:“阿雲,還好你提醒我囤貨,我買了幾袋大米回家,囤了不少孩子吃的零食和肉菜。”
對門的楊教授夫人:“雲妹,我們昨天已經安全回到貴城老家了,之前還一直抱怨太早回來呢,沒想到發生這種事,真是托你的福,感恩!”
蘇雲對於那些願意相信自己的人是很有好感的,況且之前楊教授一家和她們家關係也很好,所以也特彆願意多說幾句:“李姐,你要是信我,你們現在就出去買多一些的食物放在家裡,越多越好,那些耐放的就多買些,我看這病毒可不簡單。”
楊教授的老婆也就是李姐,她在某銀行做高級顧問兜裡也不差錢,平時可喜歡買東西了,經常和蘇雲分享一些自己覺得不錯的護膚品和家居日用品,家裡又好吃的也很喜歡分享。
李姐趕忙把蘇雲剛打過來的字給自己老公看,楊教授將信將疑,心裡總覺得蘇雲說的話有點邪門:“不至於吧,咱現在離疫情爆發區至少1000公裡遠呢,要傳染也沒那麼快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麼想也對也不對啊,萬一哪個攜帶病毒的人坐車來了咱們這邊,那不就是一傳十十傳百,既然人家都提醒咱們了,咱們好歹也要出去買點弄點東西回來吧,反正過年不也要買嗎。”李姐其實也是半信半疑的,但是她是個標準的購物狂,平時家裡的紙巾都要囤滿櫃子的那種人。
楊教授也想給家裡添置點東西,快一年沒回老家,家裡空蕩蕩的。
這一趟購物,她又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老婆,不知道是不是又蘇雲那句話墊底,她瘋狂的買買買,3輛購物車都裝滿了食物和日用品,這還不夠,回到家用手機在線上超市瘋狂點單。
整整把家裡的小臥室都裝滿才罷休。
蘇雲並不知道這些,她還在和其他的鄰居閒聊,每一次都特意提醒未來疫情更嚴重,這幾天儘量想辦法多買點東西,過幾天東西都買不上了,一部分鄰居表示已經在想辦法弄更多吃的,蘇雲又提醒他們要低調,買回來的物資要藏好,不要惹不必要的麻煩,心思重的鄰居聽了莫名感覺事情好像有點嚴重,心裡越發的不安,趕緊又在買菜軟件上瘋狂下單耐存放的蔬菜水果和糧食。
甚至還有兩個鄰居私信蘇雲,謝謝她的提醒才提前回老家過年,人剛剛回到老家就爆出深城靜默的消息,沒及時走的話鐵定被困在小區過年。
蘇雲不忍心在一起住了幾年的鄰居們凍死餓死,在群裡發了小長文:“聽說今年疫情嚴重,我一個在州城的朋友已經被隔離了2個多月了,周邊情況真的很不好,醫院已經沒辦法收更多的感染者了,未來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封控,大家做好囤糧的準備,這幾天能下單的就多下單,多買些耐吃耐放的食物,水和救命的藥品也要多準備一些,如果有機會出去還是回老家過年吧。這一次封控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蘇雲說的這些現在網上都爆出來了,也沒什麼好隱瞞的。
群裡頓時999?的信息,每個人都在猜測和不安,聰明人已經在瘋狂下單能吃的東西了,蘇雲心裡真誠的希望這一次小區的業主們能過得更好一些。
疫情不止是在東省蔓延,雖然經過三年的努力,每個人都打上了疫苗,但是據說病毒又變異了,因此上麵對疫情防控從未放鬆,春節是我國最大的人口遷徙節,現在疫情又開始反撲,首先中招的就是人口密集的各一線城市,然是二線城市,城鎮,鄉村。
蘇雲在業主群和相熟的鄰居都聊了一會,收起手機就開著麵包車去鎮上,弟弟弟媳已經把肉丸子,新鮮牛肉,食用油整理打包好,分類放在一樓的小房間,蘇雲在小房間一樣一樣的按照空間裡麵的區域分類收貨。
蘇章明遞給王傑一支煙,自己吧嗒吧嗒的抽起來,王傑很少抽煙,看著蘇章明微眯著眼睛吐煙圈的樣子,也在一旁也有一口沒一口的抽著。
“今天宰了兩頭牛,留了一頭自己囤著,車上還有爸爸收來的豬肉和羊肉,攤子上的肉賣不賣無所謂,主要是障眼法,對了,姐夫你們等下要去哪個鎮?”
王傑:“現在基本就是哪裡趕集日就去哪裡,也不是每天都去,家裡還要裝暖氣,我早上打電話定了一批材料,到時候你有空回來幫忙。”
王傑也是做了不少的功課,打算親自動手給村裡的彆墅做保溫工作。
時間還早蘇雲帶著兩孩子開著麵包車,王傑自己開著蘇章明平時拉貨的皮卡車出發去隔壁的小鎮。
車子停在集市附近的大榕樹下,兩輛車子停在一起,蘇雲和王傑換著上街采購,剩下的人就守著車子收貨,等兩車都收滿了就開著車到無人的地方利用貨拉拉的密閉空間為遮掩再收進空間。
蘇雲拉著一個買菜專用的小推車帶著兩孩子們在集市上繞了兩圈就當逛街了。
今天集市上擺小攤賣菜的人特彆多,都是自家種的水靈的大白菜,青菜,蘿卜,辣椒和薑蔥蒜之類的,這些蘇雲之前囤了非常多了,所以就挑一些看起來特彆新鮮的買。從街尾開始掃蕩到街頭隻要是家裡有人愛吃的蘇雲都叫攤老板送到大榕樹下讓王傑收貨付款,為了方便蘇雲還在車上也備了稱,王傑每次收獲核對好重量之後就拍個照發在群裡,現在的工作基本不用動腦,王傑十分享受這種不計成本買買買的快感。
十分幸運遇到過來趕集的豆腐張,她算是一個職業趕集人,蘇雲從小吃他的豆腐長大,還有她做的豆腐腦和豆腐包,用豆腐碾碎,裡麵包著肉餡,再煎的兩麵金黃,每次打火鍋的時候吃上一塊,彆提多美了。
“老媽老爸,我遇到豆腐張了,你們喜歡吃啥?”蘇雲在群裡發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