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爸說蘇雲太謹慎了,自己需要適應這種惡劣的天氣。
蘇雲心裡吐槽,以後多的是鍛煉的機會,彆在第一天就凍壞了。
雖然天氣不尋常,但是在農村奉行死者為大,再冷也要先忍忍,死去的老人一共9戶,有3戶是兩位老人雙雙被凍死。
隻能一家一家的處理,第一戶就是聯係不上親人的李大爺,彆家有親人的還要安排後麵的葬禮。
李大爺家門口站滿了來幫忙和吊唁的人,年輕人都自覺在門口等年長者安排乾活,沒有家屬也沒人張羅席麵,村裡死了這麼多人,大家也沒有心情計較這些。僅僅一個上午就處理好了李大爺的身後事。
蘇家這邊孩子們早上醒來,才發現外麵變天了,蘇雲給孩子們做好防護才領著出了房間門,蘇家供暖的房間裡麵維持在20度,房子外麵快零下30度,50度的溫差很容易讓人感冒生病,外麵的空氣單單是吸入鼻腔都感覺鼻子不是自己的。
這幾天大家吃的比較油膩,昨晚又出了大事,張麗麗心情也很低落,早上隻煮了一鍋青菜湯麵,等大家都吃完早餐,幾人就商量著給孩子們安排每天的功課,一整天極寒大人小孩在家不僅要學習應對天災的技能還要學習知識。
周一到周五早孩子們在二樓看學習視頻、寫作業和練字,主要由做小學老師的張麗麗和上過大學的蘇雲輔導監督,中午天氣暖和了就在地下室鍛煉身體,做做家務,練習射擊等戶外活動。晚上睡覺前孩子們自由活動,看電視,看書,玩遊戲。
張麗麗和蘇雲早上輪流監督孩子們做功課,下午也要跟著孩子們鍛煉體能,有空了要在廚房打下手做些家務,空間的很多原材料還要進行清洗和加工,數量太大蘇小姑和蘇媽有時候會忙不過來。
王傑和蘇章明負責安排孩子下午的射擊練習,體能練習和戶外活動和家務安排。
蘇爸每天早上收聽收音機信息和負責在家裡科普各類極端環境下的求生技能和知識。
蘇小姑和蘇媽負責家裡的一日三餐和做一些吃食。
這樣每個人都有事情做,但又不至於太辛苦。
周末兩天大家自由活動,有可能會組織戶外活動或者家庭集體活動,太安逸的生活會讓人放鬆警惕,忽略危險,所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儘量安排戶外出行或在周邊進行物資補充,讓大家更快的去適應極端氣候和未來可能遇到的各種危機。
蘇章明和蘇爸參加完李大爺簡單的下葬禮就匆匆趕回家,佛開大門厚重的隔熱門簾,感受著一陣暖氣拂麵而來,兩人沒敢直接進屋,在玄關跺跺腳緩一緩再脫下中筒靴換上了居家毛拖才進屋。
客廳15度讓人相當的舒服,兩人直奔廚房找吃的,灶台一直下麵燒著柴火溫著灶台上麵的一口大鍋,兩人洗了手坐在灶台邊取暖,蘇雲從空間拿出兩份熱騰騰的煙筍臘肉煲仔飯給兩人,冬天身體熱量流失太快兩人都餓的不行,加上兩人早上在李大爺家門口忙活連口水都沒喝,天氣太冷,很多人還沒結束就早早回家了。
下午還有一場葬禮,後麵幾天每天兩場葬禮,天氣太冷,屍體全都凍得硬邦邦,就儘可能的按照當地習俗都給安葬了。
其實再過一段時間,大家習慣了之後就沒那麼在乎儀式感了。
蘇家一上午除了4個孩子,大人們情緒都不太高,家裡一下子安靜了許多。
蘇爸一邊吃一邊計劃著晚餐:“晚上咱們吃臘肉火鍋吧,天冷不能吃炒菜了,放一會就涼了。”
蘇章明也揚聲道:“媽,我等下去地下室拿兩串香豬臘肉出來,再取點乾香菇泡一泡。”
蘇媽一邊調整水龍頭的水流一邊念叨:“還好你姐那裡有青菜,不然這大冷天去哪裡找青菜打火鍋,咱們老屋那邊種的菜剛發芽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等下你們兩個吃完去看一下老屋的溫度,彆把雞鴨凍死了。”
蘇爸剛好也想去隔壁看看暖棚裡麵的雞鴨。
這段時間為了能更好的照料雞鴨,蘇爸找了視頻學習了雞鴨養殖技術,為了在家裡做好極限自救科普,每天跟視頻和書籍死磕。
網絡上麵全部都是關於低溫的報道,氣象學家認為,這種極寒天氣並不會持續多久,等過完春天氣溫就會升高。
各電視台也循環播放各種保暖小技巧,反而都沒人報道疫情的近況了。
極寒天氣下,人們減少活動,出門基本都是全副武裝,感染的風險也大大降低,漸漸取消了各地卡口。
晚上6點天就黑透了,蘇小姑做了一鍋熱氣騰騰的臘肉火鍋底配上新鮮蘿卜片、萵筍。豆腐、香菇、白菜、金針菇、豆芽等,廚房裡麵彌漫著臘肉和香菇的味道,配上蘇媽特製的蘸醬和之前放進空間的肉丸子和豆腐包。
折騰了一天,大人和小孩直接涮了一大鍋香噴噴的五常米飯。
灶台上麵的24小時都燒著熱水用來給房間供暖和日常清洗。
水龍頭沒敢關嚴實,總是留著小水流防止水管凍結,廚房不管什麼時候進來都感覺紅紅火火熱熱鬨鬨。
喜歡末世重生之全家低調苟著請大家收藏:()末世重生之全家低調苟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