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昨晚大家在廚房忙到很晚,第二天早上都很有默契的睡了個懶覺。
起來竟然發現下了一個月的雪停了,隻偶爾刮一些風,蘇雲心情更好了。
十點大家陸續起來吃早餐。
昨天做的豆漿和之前做的香菇蒸餃,還有一盤蓬鬆柔軟的雜糧餅。
熱騰騰的豆漿從空間拿出來還是滾燙的,倒一些出來放點冰糖攪拌開。
餃子蒸了一大鍋。
雜糧餅是之前在外麵早餐店囤的。
一家穿著家居服在暖烘烘的廚房享受美食。
臨近中午溫度漸漸升了一些,白天室外40度,晚上要55度左右。
經過一個多月的適應期,一部分人明顯感覺身體對寒冷更耐受了。
但也有一些溫室裡麵的花朵如果沒有很重要的事情,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出門。
譚哥今天心情非常低落,他家養的雞鴨鵝雖然上個月趕去了暖棚,但是氣溫太低了,暖棚的雞鴨鵝陸陸續續凍死了一大半,愁得他晚上都睡不著。
隻能一家一家的串門問問看哪家要凍死的雞鴨,手機沒電之前他也刷到了很多末世言論,所以他不打算換錢,還是以物易物比較安心。
王傑正在和孩子們在院子裡麵練習射箭,這段時間孩子們臂力和耐力都有所進步,王傑每天都對他們的體能數據做好記錄。
這時候譚哥過來敲門:“蘇嬸在家嗎?”
王傑聽到有人過來行雲流水的把客廳的溫度調低了一些,讓孩子們去廚房找蘇雲和張麗麗。
打開門看到譚哥在門口凍的一直哈著氣,迎人進門:“譚哥來了,進屋喝杯水。”
譚哥上一次進蘇家的院子還是去年過年吃殺豬飯的時候,今天天氣不好,村裡也沒人開殺豬宴。但是看得出來蘇家的院子打理的真好,積雪都清理的乾乾淨淨,玄關大門處還掛起了厚厚的防風簾。
蘇家之前就商量過,村裡來人做客串門一樓客廳的溫度就控製在10度左右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客廳裡麵平時有蘇媽收拾,打理的乾淨衛生又不會有不該出現的東西。
譚哥剛踏進玄關就感覺渾身暖洋洋的,屋裡的溫度竟然在10度左右,和外麵零下40度相差了50度。
忍不住左右打量起來,才發現蘇家客廳燒了一大盆爐火,上麵還溫著一些烤好的紅薯。
心中暗歎不愧是村裡的土豪,吃了一個月還能紅薯自由。
昨天蘇家開車出去花了重金買了米麵和木炭的消息在村裡傳開了,大家都不認同他們這種散財童子一般的消費觀,一部分人暗地裡都在吐槽和看笑話。
此時譚闖恨不得把家裡兩個孩子也帶過來蹭一下這一室的溫暖,瞬間就覺得這錢花了就花了,至少不挨凍不受罪。
蘇媽提著一壺薑茶從連通後院的門進來,給譚哥倒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薑茶假裝抱怨道:“這天氣也太冷了,之前看新聞人家有的地方雖然也零下好幾十度,但是人家有供暖啊,咱南方本來就很難得下雪,現在下的都是重雪,每天要是不清理積雪,房子得壓垮了。”
雖然是抱怨,也變相提醒譚哥彆光在村道清雪也要留意村裡的老房子。
譚哥也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村裡好多大樹都被壓倒後又被附近的村民砍了抬回家當柴燒了。
忍不住也埋怨道:“誰說不是呢,我接到鎮上的消息,上麵說過段時間開始供炭,也許到時候情況好一些吧,這世道難啊,我家的雞鴨鵝都凍死了一大半了,今天過來想問問嬸嬸,有沒有什麼辦法,或幫我出個主意,畢竟你家女婿不是做生意的嘛,腦子比我好使。”
譚闖沒敢直接說要賣掉這些凍死的家禽,畢竟現在家家戶戶雖然都抱怨,但是大多人家還有臘肉沒吃完呢,在當地農村大家對這些死的雞鴨鵝非常忌諱,多年前這裡發生過嚴重的禽流感,特彆是雞鴨鵝一類的感染了疫病,吃了有病的雞鴨鵝身上就會長疹子紅斑,好些人還出現了嚴重的不良反應,有個村低了小一百人,後來大家對病死的雞鴨鵝十分的忌諱,所以沒敢直接售賣,也擔心冒犯了彆人。
王傑在旁邊給紅薯翻身,又在上麵鋪了一層帶殼的花生,稍微烘一下,又香又脆的花生就可以當零嘴。
招呼譚哥隨意吃一些,想了想譚哥的難處,蘇家是想收的,但是不能做得太明顯。
於是說道:“譚哥,咱雞鴨鵝是凍死的又不是病死的,吃肯定是可以吃的,但是直接賣恐怕不太好,現在價格都不透明了,我們昨天去鎮上超市買吃的,價格比平時貴了很多,市場價都亂套了也沒人管。你那些雞鴨鵝現在也不好估價啊,或許稍微處理一下留著自己吃,吃不完再賣掉。
譚哥頓時來了興趣,喝了一口薑茶,放下杯子一副小學生人身聽課的狀態。
王傑抓了一把烤好的花生塞他手裡麵繼續道:“把凍死的雞鴨鵝都處理好,然後醃製好做成蠟味的,煙熏的都行。現在天氣這麼冷也容易保存,到時候你看行情換自己需要的東西不是更劃算嗎,你看這世道,以後怎麼樣都說不好呢,這些凍死的雞鴨鵝現在沒人喜歡,過兩個月如果天氣不轉暖,大家肉都沒得吃,誰還在乎這些細節,也許在咱們自己村就能消化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傑拿出昨天的購物小票和他做了一下市場分析。
本身王傑就擅長做市場調查和市場分析,對於物價、行情的變化也十分敏銳。
譚哥點點頭,無奈道:“你分析的對,但是數量太大了,凍死了一千三百隻呢,光是處理我都怕處理不來”。
蘇雲從廚房出來,聽到他們的對話:“哥,活的那些雞鴨也不要留太多了,留一些能下蛋的就行,不然這天氣雞鴨鵝還真挺不住多久。到時候人手不夠我叫幾個人去幫忙,忙個幾天就好了。”
譚哥覺得這一趟來值了,他早上問了十幾家關係比較好的,彆人就算願意收凍死的家禽,也隻勉強的換了幾隻:“蘇妹子活得你們要不要?我這裡活雞還剩50多隻,活鴨80多,活的大鵝30多。凍死的就更多了,雞500多隻,鴨子800多隻,鵝50多隻。你要是能收一些,半賣半送了。”
蘇雲心裡盤算了一下,這種事情不能一家吃獨食,容易讓人眼紅。
未來幾個月大家存糧吃光了,容易成了彆人眼中的獵物“哥,這麼多我們可吃不完啊,而且凍死的太多了,你們也不好處理,我給你叫人一起去你家幫忙處理,到時候我叫他們多買些,不過你到時候要提前準備好柴和場地。”
蘇雲也想給譚哥留點後路,幾個月後譚哥迫切想要出手的雞鴨鵝成了香餑餑的時候會不會後悔今天的行為從而記恨自己,這個真的說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