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低頭聞聞自己身上的餿味,再看看兩個孩子臉上因為感冒留下的鼻涕印,嫌棄的看了一眼旁邊整理磚頭的蒙哲。
基地今天開始準備災後重建的工作,首先第一步已經沒辦法拯救更多被埋的人之後,就開始大量清理廢墟,所有能用的磚頭清理出來快要再賣給基地,要求磚頭保留一半以上且沒有多餘的水泥附著。
新圩村這次雇來了一百多個人,現在活著的不過六十多個,一部分人全家都被埋在廢墟裡,譚闖這幾天一直帶人去搶救,隻搶救出來兩個村乾家的小孩。
蒙哲則是和秦果他們越來越像了,開始變得不愛說話,每天去基地的任務欄看最新任務和積分兌換比例,今天她就開始整理廢棄的磚頭,處理好之後就整齊的碼在他們臨時的居所邊上,害怕彆人順手牽羊,還特意喊了蒙媽媽一邊帶孩子一邊看著,他帶著蒙爸爸再附近螞蟻搬家一樣往回運,運回來之後再一起處理。
李梅是不會幫忙的,她每天隻想著吵架,或者去泉哥家找楊漣訴苦,偶爾不知道從哪裡拿回來一些米和麵,家裡兩位老人覺得兒媳婦是真有本事,還能弄來米和麵,對她格外客氣,就連她經常和蒙哲吵架也全當看不見。
蒙哲自己是知道的,李梅自從進入基地之後,和楊漣兩個人每天形影不離,他們似乎是參加了什麼組織,神神秘秘的?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李梅的手機似乎都沒有缺過電,蒙哲是不舍得給手機充電的,乾活掙得那點積分也剛好能交割房租,混個不被餓死,多餘的鍋碗瓢盆都買不上。
現在倒是不用交租了,房子都沒了,隻能露天睡,他現在最慶幸的是天公作美不下雨,氣溫也是剛剛好,不然他都沒有勇氣活下去。好在基地這邊快速做了反應,每天發一頓粥,還可以做任務掙積分,之前存的積分也還算數,這對他來說就是最大的希望。
磚頭壘到一百塊他們就拿去兌換,絕不囤著,基地裡麵太多不安定因素,小偷小摸實在太正常,明搶都經常發生,他在想,大概瞪以後基地重建好了,他的積分應該也足夠住上一間能遮風避雨的房子。
譚哥這邊情況不太好,本來家裡人逃出生天是一件該高興的事情,但是廢墟裡麵救回來的兩個小孩讓他十分為難,家裡已經十分困難了,如今多了兩個人吃飯,譚媽媽火冒三丈,說什麼都要把人送走,絕不允許留在家裡浪費糧食,其他人也都不同意。
最後譚闖沒辦法,跑去問秦果秦頌兩兄弟,願不願意帶兩個七八歲的男孩子,秦果和秦頌一開始根本沒有搭理他,最後不知道哪裡想通了,竟然說願意讓兩個娃跟著。
兩個燙手山芋就這樣落到了秦果兩兄弟的手裡。
泉哥眯著眼看著秦果領回來的兩個娃,揮了揮手,轉頭對楊漣說道:聯係上了嗎?現在可是最佳的時機,基地少多少人都沒人查。
楊漣一天看八百回手機,手機都快看沒電了:寬哥還沒回複信息,不知道那邊的情況,該不會是被埋了吧?
泉哥:不至於,沒了他還會有彆人,咱們在名單上,寬哥真出意外,也會有人來找咱們的。對了,秦果,這兩個兔崽子就先跟著你,等那邊來活了再送出去。
秦果應了聲:好的,泉哥。
就沒再出聲了,他也知道帶回來的這兩個男孩子凶多吉少了。
蘇家這幾天一直處於養傷狀態,王傑帶領著隊伍支援梁燦燦救人之後,又開始專心清理那些被毀壞的建築物。這些隻塌了一半的房子經過評估認為還能繼續使用,於是王傑率領著隊伍清理出來。梁燦燦對王傑和他的隊伍讚不絕口,他們工作效率高,不抱怨也不偷懶,完全不用擔心進度。王傑、蘇章明和其他六個人配上基地的兩名士兵,就組成了一個高效的搶救小組。
基地根據實際情況發布了好幾種積分任務,像蒙哲那種屬於自由拾荒小隊,自己組隊,自己管理,人數不限,工作內容單一,就是在全基地甚至基地外圍搜羅一切能用的建材。
還有一種是固定組隊模式,這種隊伍人數穩定,成員穩定,有一定的凝聚力,基地隨便配兩人帶著做事,這兩個人叫做指導兵,起到了監督和發放具體任務的作用,每天根據隊伍的完成度給到一定的積分,這種模式按一天收費,基本每個小組一天4060積分,同樣的工作內容,今天表現好了拿60,狀態不佳拿40,這個完全是看指導兵的意願。工作內容也更加的靈活方便,比如有時候跟著指導兵去挖基地的舊水井,跟著指導兵去給災民拉遮陽布,各式各樣的活都是隨機指派。
從地震之後,各大基地重新審視了基地和災民的關係,各大基地長在基地群聊中一致認為,災民不能是一盤散沙以家庭為單位存在,因為太多的人流離失所,妻離子散,家已經不是家了,上級鼓勵大家重建人與人之間的聯係,所以才有了小組共存的模式,讓災民在災難中尋找能互相扶持的隊友,才能更好的共建新生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項建議出現在各大基地信息欄的時候,大家似乎重新找到了生存的動力。
基地裡麵到處在求組隊的信息,很多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快速組建了自己的隊伍去接基地的小組任務。組建了正式的隊伍之後,做任務的時候需要被基地約束,不能隨意離開,所以蒙哲才決定自己單乾,家裡兩個孩子每天都需要人帶著,兩個老人家管不住,也追不上,很容易弄丟,李梅也指望不上。
譚哥和譚海還有潭江很想去問問蘇雲那邊缺人不,卻被泉哥截胡了,最後還是留在了新圩村組建的小隊。
隊伍多了,自然就需要區分,各種隊伍名字應運而生,王傑這邊的隊伍還是蘇雲想的名字,就叫“飛龍隊”,與之前的飛鼠隊一字之差,氣勢卻高了一大截。
蘇章明很滿意這個名字,他已經受夠了李二狗這個網名,實在太有損他的威名了。
得意洋洋的蘇章明念叨著:飛龍在天,多霸氣的名字,感覺我下一秒我就要無敵了。
今天是地震後第八天,指導兵帶著飛龍隊去搶救基地的醫院,醫院年代久遠,四層樓被震塌了兩層,需要清理掉周邊的零散的碎石,把剩下的兩層清理出來給李主任辦公。
李主任地震的時候剛好下班走在路上,被突如其來的天搖地動嚇得直接抱住了旁邊的一棵枯樹。地震後,他被人拉著去基地部隊大院先處理了士兵們的傷,所以蘇雲那天晚上一直找不到他。
醫院裡麵不僅有病床和設備,還有一台發電機,今天飛龍隊就是清理現場,搶救一切能用的物資,現場的石塊太大,王傑不知道去哪裡弄來兩把一大一小專業砸牆的錘子,那些水泥板連著鋼筋的,搬不走就直接現場粉碎。
天災之前有一錘80的說法,現在錘錘免費,指導兵驚喜的發現這個飛龍隊真是不得了,經常會有他們想不到的工具,乾活起來經常事半功倍,每天都是60積分他們兩個都感覺少了,特意上報到梁燦燦這個副指揮這裡,要求升到80積分,這樣每個人乾活都能分到多一些。
醫院裡麵的鋼筋全都嚴重變形了,指導兵也默認這些作為每個小隊的額外收入。因為基地也在回收鋼筋,但是要回收直條的,變形沒那麼嚴重的。
各個小組每天收回去的鋼筋都要想辦法捋直了送去兌換,
小孩子們也在到處撿鐵釘和鋼條之類的,基地仿佛進入了空前的大團結,每個人都願意出一份力去重建家園。
蘇誌邦指著被砸變形的鐵架床問道:這種是醫院財產還是外麵小隊拿自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