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家新開的高山茶園產的,絕無僅有,彆的地方找不到。董老板說個價?合適就出。”陳源試探道。
“茶肯定是好茶,是真好喝,就是沒有名氣,不知道好不好賣。要不我先按照明前極品綠茶的價位試一下?五千一斤。如何?”董超沉吟片刻說道。
“沒問題。要多少?”陳源也不磨嘰,這也是自己的心理價位。對方是生意人,總要給人家留出賺錢的空間。共贏才能長久。
“先來二十斤,看看市場接受度。”董超還是很爽快的。
十萬塊到手,陳源也很高興。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隨後閒聊一陣,告彆董超,從茶樓出來,沿著古玩街隨意逛逛。
隨著修為的增長,陳源現在已經能運用靈力感知近處的靈氣。
他對古玩收藏並不感興趣。古董文物的價值,主要在於其曆史文化意義,本身並不具備多大的價值。逛古玩市場,主要是看看,能不能發現有靈氣的東西,就像那個銅葫蘆。
然而逛了一圈,並沒有任何收獲。大多都是些現代工藝品,或者來自民間的廢銅爛鐵。想來也是,隨處可見,那還能是寶貝嗎?
陳源準備不逛了,直接回去。
順著古玩街的儘頭右轉,看到公交站點旁邊,有個身著樸素的老人在擺地攤,都是些地瓜、蘿卜之類的冬儲農作物,一看就是農村來的。
有些生活困難的郊區農村人,會坐公交車,把自家出產的農產品,帶到城裡賣,能多賣幾個錢。現在的老人,坐公交車都是免費的。他們有的是時間。
陳源也是農村出身,不免多看了一眼。忽然,眼前一亮,有個東西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是一團像生薑的黃色根狀物,走近了看,確定不是薑。奇怪的是,陳源竟然從那上麵感受到了淡淡的靈氣。
“大爺,那是什麼東西啊?”陳源指著那團東西問攤主老伯。老伯看起來七十多了,膚色黝黑,臉上溝壑縱橫,一看就經曆了歲月的風霜。
“那個啊,雞頭參,是藥材,也可以燉雞湯。我在臥牛山上挖的。”
臥牛山是本地南部最大的一座山,離城區不遠。看來老伯是城南郊區農村的。
“雞頭參?怎麼賣啊?”陳源頭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帶個參字,應該是好東西。
“新鮮的,不到半斤,你給個十塊八塊的就行!”老伯答道。
“行,我要了!”陳源掏出錢包,隻有一張二十的零錢,遞給老伯。
“就二十吧,不用找了。”
“行!”老伯很高興,找了個塑料袋給裝起來。
“我再給你個蘿卜吧,拿回家吃!”老伯又抓了個蘿卜,要裝到袋子裡。
“不用,不用,家裡有。”陳源連忙拒絕。農村人就是這麼樸實。
陳源提著袋子美滋滋地走了。沒白來,回去研究下是什麼好東西。
沒走幾步,經過旁邊一個洗車店,抬頭就看到門口一個人。
那人也同時發現了陳源,小眼立即瞪圓了。
得,麻煩來了!陳源暗道。
喜歡都修仙了,誰還怕離婚啊!請大家收藏:()都修仙了,誰還怕離婚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