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
太多的時候,我以為,對的任何描繪都是才子佳人、文人雅士的事。可這次多日徘徊在邊上,終究還是抑製不住自己的情感,且裝做文人士子般抒發一回情感,無論誰,站在邊,看著餘波嫋嫋的湖水,總會不經意的有些話想親訴。
的水是甜的!大自然甜甜的味道。
朋友說水甜是因為自然的原因,沒經過化學藥品處理,喝起來的感覺自然好了,我隻是笑笑,並不反駁。但在我心裡,我知道那水裡邊有母親乳汁的味道。
綠樹陰濃,榴花正紅。夏天張開熱情的臂膊擁抱人間。扇子在曆經一年的寂寥落寞之後,再一次握在了我們燥熱的手中。
扇子明眸善睞,閱儘天下事;扇子睿智聰慧,了悟人間情。
扇子閱儘三國英豪。頭束綸巾雄姿英發的青年儒將公瑾,手搖羽扇,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羽扇伴著孔明,草船借箭,舌戰群儒,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扇子,伴著滾滾長江東逝水,閱儘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情壯誌與是非成敗。
對,中國文人幾千年來的情懷,是與生俱來的,如一粒種子,一旦澆灌的山色湖光、和風細雨,必定如雨後竹筍。每天站在湖邊,幾欲即興賦詩卻才思哽噎,又想像古人一樣描繪美景,筆到紙上卻無半點墨跡,滿腦紛飛的全是白娘子與許仙,若順著蘇堤千絲楊柳隱隱望去,似乎看到蘇軾、白居易漫步長堤,手指相望,漣漪粼光中漂浮著李後主春水東流般的無奈。那豪氣衝天的嶽飛輾轉八千裡路雲和月,終究隕落風波亭。心似乎要沉入湖底了,還是讓我隨著連綿不休的歌舞,隨著商女的委婉,應著漁歌,泛舟湖上,看沙鷗翔集。一定要邀請猶抱琵琶半遮麵的女子,到舟上對飲淺酌,和著曉風入醉。
看到的美景和古人描述的大不相同,那更應該是心境的不同吧。“山色空雨亦奇”,“隔江猶唱後庭花”……都是古人內心深處對的感受,這種情結古往今來交織在一起,彙聚成了中國文人對江南的一種集體憧憬,如滾滾長江般走向下江南的道路。貧困潦倒的杜甫在成都草堂倚門扶杖,打問到江南的費用而轉頭不語,那是怎樣一種失落和抱憾?安得腰纏十萬貫,定當助夫子朝辭江陵,騎鶴下揚州,留園小繾,終在邊上撚須而笑,即使溘然長逝,定然麵色安詳,再無遺憾。
今生有幸,此時釋懷,這種思緒如同彙入淼淼的一條小溪,悄無聲息地彙入她的時空和肺腑,如湖麵的寧靜和沉著。
扇子閱儘紅樓裙釵。它曾陪寶釵在滴翠亭戲過翩躚彩蝶;它情願粉身碎骨博得晴雯的千金一笑;它曾隨湘雲醉眠芍藥裀,半被落花埋,與大觀園眾女兒一道聽那臥於石凳上的湘雲在香夢沉酣中說出的酒令……一把把團扇,目睹過這座敕造公府多少“烈火烹油、鮮花著錦”般的綺麗與繁華;一柄柄折扇,又折疊起了這個侯門世家多少盛筵必散人事莫定的慨歎與唏噓!
扇子閱儘後宮佳麗。唐代詩人王昌齡在《長信秋詞》中以優柔婉麗的筆觸描繪出了得不到君王恩寵的失意宮女們淒清寂寞百無聊賴的日常生活“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無獨有偶,杜牧的《秋夕》也描畫了一個拿扇撲螢的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淒涼心情“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我喜歡收藏扇子,尤愛折扇和團扇。折扇上古韻綿長古風浩蕩的字畫印鑒,團扇上精美雅致形神畢肖的梅蘭菊竹,都令我沉醉其中癡迷不已。但願人長久,年複一年,春去夏至,讓這一柄柄流淌著清泉般詩韻的極品扇子來典雅我們的生活,來華美我們的日子吧。
靜靜地聽音樂,感受詞曲中那蒼老的氣息,心不由得被拉回了承載著兒時快樂的小山村。
小屋門口的梨花、櫻桃花應該開了吧,或許早已經開過了。我是很久沒回去了,不知隔壁阿婆家的小黃狗是不是還記得我曾經給它喂過食,屋外的小河也應該開始流動了吧,現在早已是春天了。
兒時小夥伴們經常在小河裡釣魚、捉蝦,記得有次同村的小胖子被一隻大蝦夾住了手,痛得死去活來的,怎麼丟也丟不掉,最後硬是把蝦的鉗子給掰斷了才脫離魔爪。
聽父親說家鄉的變化挺大的,以前的石板牆式結構的房屋已經不多了,現在都是磚、混凝土一類建造的,跟城市裡一個樣。不過我總覺得缺少點什麼,總找不回那鄉村清秀的模樣。
上次回去已經是春節的時候了,差一點都不認識路了,變了許多。鄉村周圍被幾條鐵路圍繞,小時候玩樂的山也少了一半,昔日那塊桃園也不見了蹤影。原本清清的小河也一去不回,很少能再釣到魚,更沒有肥大的蝦了。我總感覺彎彎的小河像是麵頰上沒有擦乾的淚痕。
古井還在,井口那古老的花紋禁不住歲月的流逝已經若隱若現。井不深也不大,據鄉裡的老農說,這口井一直沒乾過,不論多麼乾旱的天氣井裡的水總是滿滿的。時至今日整個鄉村都變了,唯有古井還是那般清澈,裡邊的水還是那般甘甜。每次回去我都會去井口邊站上一會,用手捧起水來美美的喝上幾大口,頓覺神清氣爽。水很甜!
朋友說水甜是因為自然的原因,沒經過化學藥品處理,喝起來的感覺自然好了,我隻是笑笑,並不反駁。但在我心裡,我知道那水裡邊有母親乳汁的味道。品一品,這就是的味道呀。
喜歡夏天快來啦請大家收藏:()夏天快來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