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硝煙尚未散儘,法拉利卻被陰霾籠罩。
雪邦賽道,熱浪蒸騰,壓得人喘不過氣。
馬拉內羅的咆哮震耳欲聾。阿德裡巴貝內和策略組,如同頭頂懸刀,連呼吸都小心翼翼。
林逸風坐進sf70h駕駛艙,三擊隊徽的賽前儀式一絲不苟。
他閉上眼,眼前是雪邦賽道每個彎角的精確數據。
“雪邦關鍵在輪胎管理,ethan。”舒馬赫聲音冷靜,帶著提點,“溫度和濕度對輪胎摧殘是現象級的。記住,排位賽衝刺,不僅是速度,更是對賽車平衡的極致感知。”
林逸風在腦海中默默吸收。
新加坡失利,策略組的責任占九成。
他自己,雨戰中的猶豫和對車隊指令的盲從,也讓他深刻反思。
他需要更相信自己的判斷,以及舒馬赫的“預感”。
排位賽q3最後衝刺,林逸風駕駛法拉利,如同紅色閃電般疾馳。
舒馬赫幻影細微調校,他對賽車平衡的理解躍升。
每一個刹車點,每一個彎心,每一次油門開啟,精準如計算機程序。
“p2!林逸風p2!難以置信的圈速!”解說員的驚呼傳遍全球。
他僅以0.02秒微弱劣勢,屈居紅牛車隊馬克斯·維斯塔潘之後。
維特爾排在第四。
法拉利雙車占據第二排,這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阿德裡巴貝內看著屏幕成績,緊繃臉頰肌肉微微鬆弛,眼中依舊布滿血絲。
這隻是排位賽,正賽策略才是真正考驗。
他不敢有絲毫懈怠。
比諾托心中默默盤算,林逸風展現出的細微感知能力,以及壓力下跑出極限圈速的冷靜,讓他再次想起阿爾卑斯山深處,眼神清冷的女人。
如果她在……或許,法拉利策略不會如此被動。
正賽日。
五盞紅燈熄滅瞬間,引擎轟鳴撕裂雪邦濕熱的空氣。
林逸風完美起步,緊咬維斯塔潘,兩台賽車衝入一號彎。
維特爾試圖超越另一台紅牛,未能成功。
比賽節奏很快,高溫使得輪胎衰竭異常迅速。
維斯塔潘率先進站,更換全新中性胎,試圖undercut搶占先機。
法拉利維修區瞬間緊張。
“馬克斯進站了,ethan,他換中性胎。”比賽工程師羅伯托·奇亞帕聲音急促。
“收到。”林逸風回應簡潔而冷靜,他注意力高度集中,感受著輪胎每一絲抓地力變化。
舒馬赫幻影在他腦海浮現,迷你卡丁車模型在虛擬雪邦賽道飛馳,推演可能性。
“ethan,你有三個選擇。”舒馬赫聲音在他意識深處響起,“一,下一圈立刻進站,換中性胎,出站後會非常接近馬克斯,主動權在他手上。”
“二,堅持兩到三圈,利用舊胎的最後餘熱和賽道變化,嘗試拉開窗口,但有被undercut拉開更多距離的風險。”
“三……”舒馬赫聲音頓了頓,幻影眼神似乎望向天空,“有一個非常激進的方案,基於賽道微氣候的不可預測性。雪邦天氣,比女人心情變得快。”
林逸風心中一動。
雨戰預判?在這樣的天氣下?
法拉利策略組屏幕上,數據飛速滾動。
阿德裡巴貝內和比諾托眉頭緊鎖,汗珠從額角滲出。
馬爾喬內的最後通牒如同魔音貫耳。
“羅伯托,輪胎狀況如何?”林逸風問。
“左前輪磨損略快,還在可控範圍。我們預計你還能堅持兩圈,ethan。”奇亞帕快速回應,將數據反饋策略組。
策略組爭執爆發。
“立刻進!還等什麼?!不進會被馬克斯拉開!”年輕策略師額頭冒汗,吼道。
“不,再等一圈!”金絲眼鏡的分析師猛地站起,語氣斬釘截鐵,“看看馬克斯新胎速度!也許我們能用軟胎跑更短賽段,在比賽後段追擊!”
比諾托揉著太陽穴,耳麥裡充斥著夾雜意大利語和英語的爭論聲,讓他頭痛欲裂。
他瞥了一眼身旁的阿德裡巴貝內,這位法拉利領隊臉色鐵青,嘴唇緊抿,承受著山一般的壓力。
新加坡站策略失誤,幾乎葬送林逸風爭冠希望,如果馬來西亞再出岔子……後果不敢想。
“ethan,兩圈以後進站,換中性胎。”最終,奇亞帕傳遞車隊指令。
林逸風眉頭幾不可察地皺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