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賽季的喧囂與榮耀,終於在阿布紮比的煙火中沉澱為曆史。
當林逸風的航班降落在蘇黎世時,迎接他的是阿爾卑斯山脈吹來的,帶著冰川氣息的冷冽空氣。
欣維爾,這座寧靜的瑞士小鎮,與摩德納的激情和喧囂截然不同。路特斯阿爾法·羅密歐車隊的總部大樓靜靜矗立,沒有躍馬的張揚,隻有一種屬於精密儀器的內斂和沉靜。
他推開車門,寒風灌入衣領,讓他瞬間清醒。
這就是他的新戰場。
領隊趙思寧的辦公室裡,濃鬱的咖啡香氣驅散了些許寒意。她一身剪裁得體的車隊製服,顯得異常乾練,目光平靜地落在林逸風身上,沒有過多的寒暄。
“坐。”
她將一份文件推到辦公桌中央,指尖在光滑的封麵上輕輕敲擊了兩下,發出清脆的聲響。
“2021賽季,車隊的目標。”她的聲音和她的人一樣,沒有多餘的修飾,“我們更換了梅奔引擎,需要適應期。整個圍場都在盯著2022年的規則大改,我們的資源也必須向那邊傾斜。所以,今年,我們的戰場在中遊。”
林逸風的指尖劃過紙張邊緣,目光掃過上麵打印出的一個個數字和目標。
力爭中遊集團領跑者。
穩定獲得積分。
賽季結束時,至少一名車手進入車手積分榜前八。
每一個字,都在提醒他,這裡不是法拉利。這裡沒有爭奪世界冠軍的豪言壯語,隻有最務實的生存法則。
他抬起頭,迎上趙思寧審視的目光。
他沒有說話,隻是微微頷首,一個極輕的動作,卻表明他已經全盤接受。
趙思寧緊繃的肩膀似乎放鬆了一瞬,她幾不可聞地呼出一口氣。
“你能夠理解,是車隊最大的幸運。”她端起自己的咖啡杯,杯沿的霧氣模糊了她嘴角的弧度,“但這不代表我們會放棄。車隊會傾儘可能,給你一台有競爭力的賽車。你隻需要專注賽道。”
林逸風走出辦公室,在通往技術部門的走廊上,迎麵撞上了技術總監揚·蒙肖。
這位德國工程師的臉上永遠掛著嚴肅,像是剛剛解完一道複雜的數學題。
“ethan,歡迎。”蒙肖與他握了握手,手掌乾燥而有力,“c41的設計已經凍結,彆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它不是革命,隻是在現有規則下,針對新引擎和空氣動力學漏洞做的最大化適應性調整。”
話語很直接,甚至有些不近人情,卻是一位工程師最大的坦誠。
“我明白。”林逸風的回答同樣簡潔。
他知道,真正的戰爭,要等到明年。但今年的每一場比賽,都是為明年積蓄力量的戰役。
二月,新車發布會。
在無數閃光燈的簇擁下,覆蓋在c41賽車上的紅白絲綢被緩緩揭開。
今年的塗裝依舊是經典的紅白配色,但車身上的讚助商ogo卻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最引人注目的,是側箱上幾個碩大的華夏科技企業的標誌,那是傑克·哈裡森冬歇期的戰果。
林逸風站在車旁,媒體的鏡頭瘋狂地捕捉著他與新戰車的第一次同框。他沒有看鏡頭,而是微微俯身,指尖輕輕劃過賽車流線型的車身。
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幾個關鍵區域。
全新的鼻錐設計,更窄,更挺翹,意圖引導更高效的氣流。前翼的細節經過了重新雕琢。最關鍵的是底板入口區域,為了適應規則對下壓力的削減,這裡的處理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這些,就是揚·蒙肖口中,車隊在有限資源下,集中所有精力打磨出的武器。
不遠處的另一側,周冠宇正和他的比賽工程師約恩·貝克爾低聲討論著什麼,他的眼神同樣鎖定在c41的細節上,臉上是毫不掩飾的探究與興奮。這是他作為正式車手的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