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
朱驍虎在程瑋眼中看見了赤裸裸的野心!
不過對於投資人來講,自己所投資的人隻要能力跟得上,當然是越有野心越好。
儘管其他投資人不太看得上,但是朱驍虎還是非常賞識程瑋的,多次說過,創業就得要程瑋身上的那股勁兒。
什麼勁兒?
賣過保險,做過足療,依然奮力掙脫泥潭成功上岸的拚搏勁兒。
隻要一直有這股勁兒在身上,朱驍虎就認為,程瑋配得上他的野心。
於是朱驍虎將自己打算給嘀嘀出行的建議摁了回去,認真問道:“你打算什麼時候融資,融資多少,有沒有意向的融資機構?”
程瑋搖搖頭,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誠懇請教道:
“朱董,融資的事待會兒再談吧,我想先聽聽您對公司應對星聯出行的衝擊的想法和建議,學習學習。”
程瑋心裡很有B樹,知道朱董沒有提前打招呼,臨時殺上門,就是因為星聯出行的戰鬥檄文。
就這件事,朱董明顯有些想法。
既如此,當然要讓朱董把想法說出來。
要不要采用,是一回事。
聽與不聽就是另一回事了。
陰謀論一波的話,壓根不聽可比聽了卻不采用,性質惡劣太多。
朱驍虎當然清楚程瑋的小心思,但是一點也不反感,還很受用。
誰會討厭處處尊重自己的人呢?
理了一下思路,朱驍虎點頭說道:“我確實有一些建議,不太成熟,你參考參考,有用就用,沒用就丟掉。”
悄悄頓了頓,他繼續說道:
“我認為,想要做好手機叫車……按照群星科技那邊的說法就是網約車,有三個關鍵點,一是培養用戶習慣,二是優化使用體驗,三是適配政府政策。
培養用戶習慣方麵,分為司機和乘客兩端。
司機端,嘀嘀出行、塊的打車,包括Uber的模式核心,都是讓私家車車主開著私家車乾出租車的活。
像嘀嘀出行初期那樣拉出租車司機注冊app接單,肯定做不長久,各家出租車公司絕對會有所管束。
那麼,如何讓更多的私家車車主,注冊成為滴滴出行的網約車司機,就非常關鍵。
打車出行的基礎,是有車可打嘛!
乘客端,是要培養社會人士使用手機叫車的習慣。
大家都知道,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最快。
因此,如何讓更多的大學生和年輕白領,養成使用手機叫車的習慣,就非常關鍵。
這一點,我個人直覺星聯出行會玩一些花樣,就像它們在共享單車項目上,搞藍星森林和星語農場的聯動,讓它們的用戶粘性遠高於小橙單車和賽博單車。
嘀嘀出行這邊,是不是也應該想一想,在樸實無華的注冊領紅包、車費打折等打法之外,玩點培養用戶粘性的花招?
我個人認為是很有必要的。
唔……這一點也和我提到的優化使用體驗,有一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