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
轉瞬間就到了2013年1月的下旬。
年關越來越近了,各個商場裡又放起了劉天王的《恭喜發財》。
在萬達·總部國際44層上班的群星科技員工們,最近每天都能聽到王總哼唱這首歌。
“恭喜你發財,我恭喜你精彩……”這不,好似強迫症一般必須在8:55踏進公司大門的王總,臉上容光煥發地哼著這首歌,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走向總裁辦公室。
“早上好,王總。”站在總裁辦公室門口的總裁助理吳偲韞微微欠身打了聲招呼,便替王總推開了房門。
“早啊,吳總,今天上午有哪些安排?”王詡進了房間向辦公桌走去,邊走邊問道。
“財務部的何總約了9點15分向您彙報工作,市場部的李總約了9點40分向您彙報工作,這是上午的安排。”
吳偲韞捧著平板亦步亦趨彙報道,“下午,大河西先導區管委會的書記視察群星科技園,點名請您陪同。”
“嗯?”王詡在老板椅上坐下,眉頭緊蹙,“下午不去不行嗎?”
吳偲韞搖頭,語氣古怪回道:“您要是不去的話,您讓政府關係部謝總出麵和管委會協商的那件事可就比較難辦了。”
“啊?這樣的嗎?”王詡微微張大嘴巴,很是驚訝。
“當然,書記可是管委會的一把手,您要是不給他麵子,惹得人家不高興了,回去之後有的是法子阻止這件事。”吳偲韞理所當然回道。
“行吧,那就去。”向來不愛跟政府高官打交道的王詡隻能無奈答應了。
相比起自己的喜好,還是那件事能否落實更重要。
什麼事?
這還要從星聯出行和嘀嘀、塊的、尤步的路線分歧說起。
嘀嘀、塊的、尤步的司機,是沒有簽署正式的勞務聘用合同的,哪怕是司機自行購買五險一金都非常麻煩。
而星聯出行的司機,有全職司機和兼職司機兩種。
全職司機雖然也不直接和群星科技簽署勞動合同。
但是可以和群星科技在各個城市成立和收購的車輛租賃公司簽署勞動合同。
再通過勞務派遣的方式,給星聯出行開網約車。
這種模式下,app用戶下單視為“租賃車輛”,平台指派駕駛員作為“代駕司機”,打車費用就拆分為“租車費”和“代駕費”。
“租車費”全部歸平台即星聯出行,“代駕費”則由平台和司機分成。
以上是群星科技法務部在現行法律法規背景下,設定的最佳規避“非法營運”的運營模式。
想要玩轉這套重資產的模式,必須充分滿足三個條件——足夠多的車、足夠多的司機和足夠多的用戶。
而這三個條件的基礎,是燒足夠多的錢。
王詡是非常舍得燒錢的。
在他的意誌下,劉達強主管的星聯出行往這一套模式裡已經丟了17個億下去——10個億的BYD·秦訂單,5個億的租賃車牌照,2個億的各項支出。
17個億,這是一筆很大的資金了!
把眼下的嘀嘀出行和塊的打車加一塊兒賣了,都賣不了這麼多錢。
當然了,僅限於眼下。
這17個億投入下去,其他公司的反應且另說。
比亞迪作為群星科技的供應商,已經被倒逼得不斷加碼BYD·秦的生產線,力爭在農曆新年之前下線第一批DMⅡ代插混版BYD·秦。
經過劉達強的反複爭取,比亞迪答應朝著Q1月產5000輛、Q2月產8000輛、Q3月產12000輛的目標,大快步前進。
與此同時,大力加碼對BYD·秦的純電版研發,爭取在2013年Q4之前,完成純電版的各項研發工作,推出測試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