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收購凱利德分兩個階段,共四個步驟。
階段1是出於規避資質凍結風險考慮的間接控股,分兩步走,即步驟1和步驟2。
步驟1是設立SPV資本平台。
SPV的全稱是SpeCialPUrpOSeVee,譯為特殊目的的載體,或特殊目的機構/公司。
其職能按下不表,反正是一種風險隔離設計,降低證券交易中的風險。
具體操作是先在開曼群島注冊保密性高的控股公司A,再通過香港全資子公司B控股境內實體C(實業公司)。
步驟2即是協議控製凱利德。
先是C公司與凱利德創始人/董事長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獲得20%投票權;
再是C公司以戰略投資名義認購凱利德定向增發股份,占股15%,這一步的總成本約2.5億元。
階段1的關鍵點在於,保持凱利德原有法人主體和測繪資質不變,和不變更企業名稱、注冊地、核心測繪團隊。
階段2是漸進式並表,也分兩步走,即步驟3和步驟4。
步驟3為分批收購流通股。
通過二級市場及大宗交易增持至34%,成為實際控製人,避免觸發30%全麵要約收購紅線。
步驟4為業務整合過渡。
即保留凱利德原有測繪團隊獨立運作;
派遣財務總監進駐,控製數據采購和資金流;
新設無測繪資質的子公司D向凱利德購買加密地圖數據,用以開發地圖導航App。
當凱利德董事長張文興在一致行動人協議上簽字,群星科技戰略投資與並購部發起的這場收購案便提前宣告勝利。
王詡在這次收購案中發揮的作用,僅是批錢和給公司D命名。
星鬥軟件有限公司就這樣搶在星聯出行有限公司之前,成立了!
劉達強得知此事之後,生了整整三天的悶氣。
我星聯出行在群星科技內部老大哥的位子,就這麼丟了?
當真是青梅敵不過天降啊!
好氣哦!
群星科技賬上多出1000億資金注資的好消息,都無法讓劉達強解氣。
“既然我不開心,那大家都彆開心好了。”
劉達強一氣之下,做了兩個決定。
第一,嘀嘀和塊的在哪座城市開展了業務,星聯出行必須也要在那座城市開展業務;
第二,無論嘀嘀和塊的搞多大力度的補貼活動,星聯出行永遠都比他們多出2元錢,1元給司機,1元給乘客。
嘀嘀和塊的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徹底懵了。
大哥,李在贛神魔?
你星聯出行的運營成本,本就是我們兩家的好幾倍,現在還這麼玩命燒錢,你燒得起嗎?
彆燒個幾天就偃旗息鼓啊。
那多丟份!
劉達強不知從哪個渠道,聽到了這般陰陽怪氣的話,一怒之下再次加價——
無論嘀嘀和塊的搞多大力度的補貼,星聯出行永遠都比他們多出4元錢,2元給司機,2元給乘客。
麵對網友們諸如“星聯出行,你收手吧,好歹賺點,求求你了”的心疼和呼喚,劉達強財大氣粗地在個人博客上發了一張圖片——
出行業務專項賬戶200億餘額的銀行證明。
其下的博客正文隻有一句話:
“王總命令我務必將這些錢全部花光,建設國家,反饋社會,服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