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也是一位程序猿的王詡不以為忤,也直來直去說道:
“星鬥軟件缺一個CTO,職級P8,第一個任務是組建和帶領技術團隊,在三個月內開發出一款具備實時導航功能的地圖app。
這個位子我屬意你,不知道你自己怎麼考慮?”
升職加薪是好事。
李元恒怎麼可能拒絕?
他果斷回道:“王總,我願意。不過我得先把手頭的工作交接好,才能去新崗位。”
“就這麼說定了,你回去等人事的通知吧。”王詡立即拍板定了調子。
“是,王總。”李元恒應了一聲,轉身大踏步離開。
技術宅就是技術宅,走的時候連告辭的客套話都沒有說。
也就是王詡心胸寬廣,且能共情技術宅。
若是遇上一個心胸狹隘,把麵子看得比什麼都重的上司,這家夥不被穿小鞋,也要坐冷板凳。
選好星鬥軟件的CTO以後,王詡又操心起了星鬥軟件CEO的人選。
群星科技人才濟濟,有能力夠資格坐上這個位子的人不在少數。
比如第二任市場部總監李雲瑞。
王詡挑起來眼花得很,一時間竟不好抉擇。
苦思了一陣,他有了主意。
既然可供選擇的人太多,那就不選了,搞一場內部競聘好了。
思慮妥當,王詡立即把這個想法分享給了人力資源總監莫婷。
對這個想法,莫婷認為非常好,舉雙手讚成。
如此態度,倒不是她一味媚上,而是內部競聘本就是一種非常好的人才選拔方式。
隻要做到透明公開、公平公正,便能對人才挖掘、培養和使用,對內部工作氛圍,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於是,群星科技展開了星鬥軟件CEO這個崗位的內部競聘,共有三輪——
初選、複選、終審。
報名參加這次內部競聘的人很多。
人力資源部“痛苦”地發現,由於公司主要針對35歲以上的人和應屆畢業生兩大人群展開招聘,報名者裡符合進入初選條件的人不免有點多,好幾十個呢!
基本都是三十五歲以上的老登,隻有零星幾個的年輕人。
倒不是說年輕人的能力比不上老登,而是發育時間不足,隻能無奈喊一句:
我未壯,壯則有變!
由於符合進入初選的人數太多,這次本應局限於群星科技內部的競聘,聲勢不知不覺間就鬨大了。
就連飛抵長安坐鎮比亞迪汽車,確保第一批DMⅡ插混版BYD·秦順利下線的比亞迪董事長王川福都通過一些渠道,聽說了這件事。
發動關係稍微打聽一下,隱約知道群星科技已經悄悄展開對凱利德的收購,並提前拿下實際控製權,就此拉開了戰略重構與業務重組的序幕,王川福對這件事的觀感便徹底不一樣了。
這隻是選拔星鬥軟件CEO的事嗎?
不,這是一個加深比亞迪和群星科技之間合作關係的契機!
反正每台BYD·秦DM和其它新能源車出廠之前都得預裝車機係統,
用彆家的產品是用,用被收購之後的凱利德的產品也是用。
隻要是和群星科技有關的事。
我比亞迪一定幫幫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