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沒有白重生一場。
依托係統的兜底,他在共享單車、網約車、團購、外賣、支付等領域,紮紮實實地做出了一定的影響。
目前來看,還都是正向的影響。
這讓王詡感到頗為開心。
便是帶著如此愉悅的情緒,王詡迎來了《經濟半小時》的專訪。
采訪人是央視知名主持人謝影影,她的主持風格是聚焦民生視角和犀利追問。
不少上了《經濟半小時》節目的公司老板被她的犀利問題,問得灰頭土臉。
麵對王詡這位在社會各界擁有極佳口碑的企業家,謝影影依然犀利到底。
在《經濟半小時》本期節目聚集的,共享單車和網約車對民眾出行帶來的究竟是正向好處還是負麵影響的一係列問答結束後,
謝影影突施冷箭問道:
“王總,群星科技近日宣布請您擔任公司形象代言人,並立即全網發布了紀錄短片《王總的一天(一)》。
我們注意到,許多網友認為您在這部記錄短片中存有刻意炫富嫌疑。
我想網友們應該都想知道,您是否真的是刻意炫富,還是平時習慣了那樣的生活?
對此,您有何回應?”
這番問話看似普通,實則挖了坑。
如果王詡回答並不是刻意炫富,而是習慣了那樣的生活,就徹底掉進了坑裡。
不過在挖坑之餘,她又遞了一個自由度極高的“如何回應”的梯子。
王詡是想借著《經濟半小時》這個節目,打響宣傳“群星智家”第一槍的,能明知前麵有坑還往下跳嗎?
當然……能!
隻聽王詡麵色自然回道:
“拍攝這個記錄短片的時候,我確實是在刻意炫富!
為了打造紀錄片裡那個智能化程度極高的衛生間,我花了足足300萬¥。
這300萬給普通人,彆說買一套房了,就是買兩到三套房都行。
那麼問題來了,我為什麼要刻意炫富呢?”
說到這裡的時候,王詡伸手推開了旁邊的門,讓攝影機拍攝到門後的“群星智家”樣板間。
指著星光孵化中心打造的樣板間,王詡鄭重介紹道:
“我們群星科技即將大力發展的‘群星智家’項目,便是將科技運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以一係列的智能家居來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
下班以後,我就拿出手機,或者剛一坐進車裡,立即對控製家裡所有智能家居終端的智能管家下達命令,
讓它拉開或關上窗簾,開啟空調通風或製冷、製熱,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讓它指揮掃地機器人,打掃衛生;
讓它開燈、關燈;
讓它給貓貓狗狗喂食;
讓它提前給浴缸放好熱水;
讓它煮飯、洗衣;
讓它做好一切家務活,而我回了家直接享受就行!
這樣的生活,難道不美好嗎?
我們認為很美好。
因此,我們的科研人員用了1000萬,打造了一個能夠實現以上這些美好設想的智能家居樣板間。
但是問題來了,有多少家庭能夠承擔得起1000萬的開銷呢?
我想應該沒有多少,可能不到總人口的10%。
我一向認為,科技不應該隻為10%的高淨值人群服務,而是解決90%的底層需求。
因此,炫富?不,我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著有一天,群星科技能將現在要花1000萬才能享受到的美好智能家居生活,降到10萬以內就能實現!
甚至是3到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