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省城國際會議中心巨大的玻璃幕牆,灑在林天和白雪兒身上。兩人剛剛結束在五星級酒店的早餐,正準備前往今天的重要場合。
"緊張嗎?"白雪兒輕聲問道,她今天特意穿了一套深藍色的職業套裝,顯得既專業又優雅。
林天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說不緊張是假的。畢竟這次代表的不隻是我個人,而是整個中醫藥界。"
"我相信你。"白雪兒伸手輕撫林天的手臂,"昨天你說服了李建華副會長,今天同樣能讓那些外國專家刮目相看。"
兩人步入會議中心大廳,立刻被眼前的場麵震撼了。偌大的大廳裡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醫學專家,各種膚色的麵孔,各種語言的交流聲混雜在一起。最引人注目的是會場中央懸掛的巨幅橫幅:
"第十二屆國際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融合發展論壇"
"林天!"趙明德會長的聲音從人群中傳來,他快步走向兩人,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來得正好。我來為你介紹一下今天的重要客人。"
跟在趙明德身後的是一群外國麵孔,為首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白人男子,金發碧眼,身材高大,眼神中帶著明顯的傲慢。
"這位是來自哈佛醫學院的詹姆斯·威爾遜教授,"趙明德介紹道,"威爾遜教授是國際知名的內科專家,在《柳葉刀》等頂級醫學期刊發表過多篇論文。"
威爾遜教授打量著林天,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就是這個年輕人?我聽說他聲稱能夠改進傳統中醫?"他的英語帶著濃重的美式口音,語氣中充滿質疑。
"還有這位,"趙明德繼續介紹,"是來自德國柏林醫學院的漢斯·穆勒教授,專精神經內科。"
穆勒教授是一位嚴謹的德國人,戴著金絲眼鏡,神情冷峻:"我對所謂的"傳統醫學"一直持保留態度。科學需要的是可重複的實驗結果,而不是玄學。"
第三位是來自法國巴黎醫學院的瑪麗·杜邦教授,一位優雅的中年女性:"我倒是很好奇,中醫的"氣"和"經絡"如何用現代科學解釋?"
林天感受到了來自這些國際專家的壓力,但他並沒有退縮。反而,內心深處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今天,他要為中醫藥正名!
"各位教授,"林天用流利的英語說道,"我很榮幸能與各位交流。不過我想先糾正一個誤解——我並不是要改進傳統中醫,而是要讓傳統中醫在現代社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威爾遜教授冷笑一聲:"年輕人,你知道現代醫學花了多少年才建立起嚴格的科學體係嗎?你們的中醫,連基本的雙盲對照試驗都做不到。"
"那麼,"林天平靜地反問,"威爾遜教授,如果我能當場治愈一些你們西醫認為的疑難雜症,並且用現代科學設備驗證治療效果,你是否願意重新審視中醫的價值?"
這話一出,現場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天身上。
穆勒教授推了推眼鏡:"你是說,現場治療?這太荒謬了。醫學治療需要嚴格的診斷流程,需要詳細的病史資料..."
"那麼我們就按照最嚴格的標準來。"林天的聲音充滿自信,"請各位教授選擇患者,我來進行診斷和治療。整個過程全程錄像,治療前後都用現代醫學設備檢測,確保結果的客觀性。"
趙明德會長眼中閃過讚賞的光芒。他知道林天這是在主動迎接挑戰,用最直接的方式證明中醫的價值。
"有意思。"杜邦教授優雅地笑了笑,"那我們就按你說的辦。不過,如果治療失敗,你是否願意承認傳統醫學的局限性?"
"當然。"林天毫不猶豫地答道,"但如果治療成功,我也希望各位教授能夠客觀地評價中醫的價值。"
威爾遜教授與其他幾位專家交換了一下眼神,然後點點頭:"好,我們接受這個挑戰。"
半小時後,會議中心的一間大型會議室被臨時改造成了診療室。房間裡擺放著各種現代醫學檢測設備:心電圖機、血壓計、血氧儀、便攜式超聲設備等等。現場還有專業的攝像設備,確保整個過程都被完整記錄。
"第一位患者。"威爾遜教授指向一位坐在輪椅上的中年男子,"這是我的同事,約翰遜醫生。他患有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已經十五年了。目前使用的是最先進的生物製劑治療,但效果有限。"
約翰遜醫生是一位四十多歲的美國人,臉上寫滿了長期病痛的疲憊。他伸出雙手,可以看到關節明顯變形,手指僵硬彎曲。
"約翰遜醫生,能告訴我你的具體症狀嗎?"林天溫和地問道。
"晨僵嚴重,每天早上至少需要兩個小時才能活動。"約翰遜醫生用沙啞的聲音說道,"疼痛指數經常達到89級,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最近連握筆都困難。"
林天點點頭,然後對在場的專家說:"首先,我們用現代設備檢測一下約翰遜醫生的當前狀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眾人的見證下,醫護人員為約翰遜醫生進行了全麵檢測:血壓15095hg,心率88次分,血氧飽和度96。超聲檢查顯示關節腔內有大量積液,滑膜增厚明顯。
"檢測結果確實顯示嚴重的關節炎症。"穆勒教授看著數據說道,"那麼,林醫生,你準備如何治療?"
林天走到約翰遜醫生麵前,金瞳能力悄然啟動。在他的透視視野中,約翰遜醫生的身體狀況一覽無餘:
關節部位有大量炎性因子聚集,經絡嚴重阻塞,氣血運行不暢。更重要的是,他發現約翰遜醫生的肝腎功能也受到了影響——這正是長期服用西藥的副作用。
"約翰遜醫生的問題不僅僅是關節炎症,"林天開口說道,"長期的藥物治療已經對他的肝腎功能造成了損害。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並發症。"
威爾遜教授皺起眉頭:"你怎麼知道他有肝腎問題?我們剛才的檢查並沒有涉及這方麵。"
"那麼我們現在就檢查一下。"林天自信地說道。
很快,血液檢測結果出來了:肝功能指標at和ast都明顯偏高,腎功能指標肌酐也超出正常範圍。
現場一片嘩然。威爾遜教授震驚地看著檢測報告:"這...這怎麼可能?你是怎麼知道的?"
"這就是中醫的整體觀念。"林天解釋道,"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整體,疾病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可以全麵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
杜邦教授疑惑地問:"但是你並沒有進行傳統的"切脈"啊?"